×
兰考长歌:焦裕禄及其战友们的无愧人生 详尽解读焦裕禄精神,为兰考英雄群体立传

兰考长歌:焦裕禄及其战友们的无愧人生 详尽解读焦裕禄精神,为兰考英雄群体立传

1星价 ¥49.1 (6.3折)
2星价¥49.1 定价¥7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21449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612
  • 出版时间:2021-11-01
  • 条形码:9787521214499 ; 978-7-5212-1449-9

本书特色

同心协力为人民战天斗地 沥血滴汗驯黄河造福一方 点点滴滴记录兰考干群真挚感人的事迹 生动诠释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内容简介

1966年,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播发,焦裕禄的名字传遍全国,成为家喻户晓的共产党员光辉典范。时至今日,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中华大地熠熠闪光。 在兰考工作期间,焦裕禄与他的战友们为了共同的目标并肩奋斗,带领干部群众除“三害”、驯黄河……在当年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艰辛创业,造福兰考百姓,取得了辉煌成就。他们用生命树起一座共产党人的巍峨丰碑,用苦干实干为国家的发展强盛提供源源不绝的正能量。 作者自幼耳濡目染焦裕禄及其战友们的感人事迹,十多年间遍访当年兰考老同志,精心搜集资料,数易其稿,撰成此部长篇纪实文学。全书史料丰富厚重,叙事详实,情感真挚,图文并茂地塑造了当年以焦裕禄为首的兰考领导干部群像,刻画了他们的人格魅力,歌颂了他们不畏艰苦的牺牲精神,展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革命情谊。为我们今天研习党史,深学、细照、笃行焦裕禄精神提供了扎实的依据。

目录

上部 长篇通讯平地惊雷 历经坎坷不改初心

**章 焦裕禄感动了全中国 / 003

第二章 倾力做好纪念焦裕禄三件事 / 035

第三章 一份圆满的答卷 / 049

第四章 把人民放在心头 / 118

中部 相伴焦裕禄战天斗地 带领兰考人创造辉煌

第五章 “四不两为”的光辉足迹 / 147

第六章 亲密战友生死诀别 / 223

第七章 挥泪继承壮士志,誓将遗愿化宏图 / 239

第八章 领导称赞百姓夸,“一无二有”领路人 / 314

下部 大河咏唱爱民情怀 岁月铸就报国忠魂

第九章 保家卫国,奔赴抗日战场 / 341

第十章 和平时期新贡献 / 363

第十一章 他与黄河的不解之缘 / 407

第十二章 疾风之时知劲草 / 433

第十三章 一枝一叶总关情 / 475

第十四章 活在民心便永生 / 523

第十五章 永远的记忆 / 588

后记 / 607

本书主要参阅书刊 / 608


展开全部

节选

一九六六年二月七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并配发了社论。中央电台著名播音员齐越播音时,几次泣不成声。终于,齐越念到*后一句:“焦裕禄……你没有死,你将永远活在千万人的心里。”长篇通讯的播发,以雷霆万钧之力震撼了中华大地,感动了亿万人民的心灵。中央各部委、各大行政区党委和无以计数的基层党组织,纷纷发出向焦裕禄同志学习的号召。成千上万的人到兰考参观学习,各大新闻媒体和文艺团体蜂拥而至,一个宣传学习焦裕禄的热潮在全国范围内兴起。至此,历经五十余年,被历届中央领导肯定的焦裕禄这一光辉典型,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建设和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焦裕禄精神穿越时空,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们与大通讯 焦裕禄同志,山东淄博市北崮山村人,一九六二年十二月调到兰考县任县委书记。他的搭档张钦礼是刚刚平反复职的兰考县县长。焦裕禄对因反对“浮夸”而被打成右倾,在农村劳改三年的张钦礼十分同情;对张钦礼冒死到北京反映兰考灾情,救民于水火,并受到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的经历由衷地敬佩。焦裕禄认为,在兰考治灾救民、造福百姓,他离不开张钦礼这个“兰考通”。他们俩,一位是新来的急于改变兰考贫穷面貌的县委书记,一位是刚刚平反、憋足劲想大干一场的县长。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使他俩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焦裕禄对张钦礼非常信任,分工他主抓除“三害”工作。从此,两颗高尚的心贴在了一起,谱写了事业与友谊的辉煌篇章。一九六四年五月十四日,焦裕禄英年早逝。张钦礼化悲痛为力量,带领兰考干部群众挥泪继承壮士志,誓将遗愿化宏图。一九九八年夏,张钦礼和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作者在北京穆青家中团聚,提起当年采写宣传焦裕禄的历历往事,仍然是心潮澎湃。如今,大通讯以其轰动中外的巨大影响和难以估量的历史价值被载入了史册,当然也成就了他们事业的辉煌。然而世事难料,他们的命运也因大通讯而引发了鲜为人知的悲喜剧。 原新华社社长穆青曾说:“当年我们在兰考采访焦裕禄事迹时,张钦礼提供了大量素材。如果没有张钦礼的介绍,焦裕禄的长篇通讯我们就写不出来。”一九九八年五月,张钦礼应邀赴京参加座谈会。穆青、冯健、周原亲切接见了张钦礼。穆青对张钦礼迭遭不公的坎坷人生十分同情,送给他两句话:“要相信群众,相信党。”“不怨天,不怨地,不攀比,不生气。”并祝愿张钦礼晚年健康长寿。 周原一家可谓满门忠烈。其父乔秋远,一九四二年在太行山区随军采访左权将军时牺牲,并与左权将军同墓安葬。周原是新华社高级记者、文坛之星。他发表的关于新乡刘庄史来贺的长篇通讯,《人民日报》一版刊发并配发社论;他和冯健合写的通讯《管得宽》,轰动神州。“管得宽”成了当时传遍全国的流行语。他和穆青、冯健合写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长篇通讯,犹如一颗政治卫星,震撼了亿万人民的心灵……兰考人民说他是人民的好记者,兰考人民*好的朋友。是周原同志写出了长篇通讯的初稿,他是宣传焦裕禄的*大功臣之一。 张钦礼同志一生坎坷,曾三次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和搭救。但无论命运把他推向哪里,他对党对人民都是忠心耿耿。虽历经磨难,但他对党组织始终没有任何怨言。顺境时他努力工作,逆境时他视为对自己的党性锻炼。他那大海般的心胸让人敬佩。他对学习、宣传焦裕禄精神的那份真诚和执着让人感动。周原同志不无感慨地说:我自始至终都认为,张钦礼无愧是焦裕禄的亲密战友。二〇〇四年张钦礼病重住院,周原的夫人、新华社高级记者陈健千里迢迢从北京赶到郑州探望。病床前,她泪流满面,说:“钦礼,你是好样的!我和周原希望你站起来,走出病房。”陈健还把和丈夫周原含着眼泪合写的“苍天有眼欲落泪,万民有口皆是碑。心怀天下”的对联赠送给张钦礼。张钦礼感动得老泪纵横、爱不释手……张钦礼病逝,周原全家悲痛万分,并从北京打来电话,哽咽着说:“请把这副对联改成挽联吧!”解放军报社原副社长尚立科回忆起当年在兰考采访、宣传焦裕禄精神、报道兰考人民改天换地的新篇章,以及与兰考人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历历往事,至今仍激动不已。他含着泪说:“钦礼,能再见到你我真是太高兴了。”张钦礼感动地说:“我也想你呀!”尚立科说:“我永远不忘记兰考。那里是焦裕禄精神的诞生地。你几十年如一日地宣传焦裕禄让我感动。”张钦礼说:“我要把宣传焦裕禄当成终生职责。”张钦礼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历史印证了他是宣传、学习、践行焦裕禄精神的带头人。 豫东沙区造林会 一九六四年五月十四日,焦裕禄与世长辞。焦裕禄在兰考工作了一年五个月,张钦礼对焦裕禄既相见恨晚,又深感离别太快。焦裕禄是他的领导和主心骨,又是他志同道合、同甘共苦的亲密战友。张钦礼化悲痛为力量,暗自下定决心,要学习焦书记的革命精神,用这种精神激励兰考人民顽强奋斗,克服困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面貌。从此,学习宣传焦裕禄的事迹,继承焦裕禄的遗志,完成焦裕禄的遗愿,成了张钦礼毕生的任务和至死不变的奋斗目标。焦裕禄去世三天后,张钦礼接到通知,到商丘民权县参加河南省沙区造林工作会议,并作大会典型发言。张钦礼急忙料理好焦裕禄的后事,就匆匆赶到民权参加会议。这次会议由河南省副省长王维群主持。 作典型发言时,张钦礼认真汇报了兰考县的造林情况,同时还流着泪介绍了县委书记焦裕禄在兰考除“三害”斗争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和感人事迹,介绍了焦裕禄全身心地实践党的宗旨和他与兰考人民结下的深情厚谊。张钦礼的发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参加会议的同志被焦裕禄的彻底革命精神深深感动,台上台下一片哭声,整个会场产生了向焦裕禄同志学习的强烈共鸣。主持会议的副省长王维群听了张钦礼的典型发言,高度评价了焦裕禄同志,提出应该很好地学习宣传焦裕禄同志的革命精神,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扎扎实实地把工作做好。参加会议的新华社河南分社记者鲁保国,凭着记者的职业敏感,觉得焦裕禄是一个值得宣传报道的重大典型。会上,他飞快地作着记录;会下,又进一步采访了张钦礼,并立即向新华社河南分社领导作了电话汇报。 二〇〇九年五月十四日,《开封日报》刊登《焦裕禄典型发现始末》一文,其中写道:焦裕禄逝世几天后,一九六四年五月下旬,河南省在豫东民权县召开全省沙区造林会议。按照会议议程,四位沙区造林先进的县长作了发言。第二位发言的是时任兰考县委副书记、县长的张钦礼,他代表兰考县作了典型发言。张钦礼介绍了兰考县的造林情况、成绩和经验,还介绍了已故县委书记焦裕禄对兰考县除“三害”(风沙、盐碱、内涝)做出的重大贡献和许多感人事迹。当介绍到焦裕禄说“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要求组织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丘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时,张钦礼已是泣不成声。会场上,不少同志都流下了眼泪。会议原本规定,典型发言每县一个小时。一个小时过去了,当时主持会议的河南省副省长王维群也被感染,他站起来对张钦礼说:“讲,不受时间限制。”就这样,张钦礼讲了两个半小时,全场泣不成声。会议结束时,副省长王维群宣布:“转变会议主题,下午全体讨论焦裕禄事迹。”当时参加会议的新华社河南分社的记者及时地向分社领导作了汇报。全省沙区造林会议不久,河南省委做出决定,向优秀共产党员焦裕禄学习。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一晃四十多年过去,当年亲历豫东沙区造林会的年轻记者鲁保国,如今已成了白发如雪的老人。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他专程从驻马店来到郑州,将他撰写的《人退休笔不闲》一书赠送给张钦礼的夫人刘秀枝。谈起当年张钦礼在豫东沙区造林会上介绍焦裕禄事迹和他与张钦礼在晚年赶赴兰考、山东采访焦裕禄精神的往事,他仍然激动不已。那是一九九六年,鲁保国、张钦礼与一位名叫华生的记者一起,由兰考到山东楼庄,采访焦裕禄式的好干部王明杰。沿途,他们查看了当年的“三治”工程、修建的桥闸等,走访了当年治沙、碱、水的劳模,还看望了战争年代的八路军老战士。张钦礼一行到达楼庄乡,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山东省委和菏泽地委的领导闻讯赶来与他们座谈并合影留念。所写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报纸上。临别,山东亲人将六件土特产让司机装入车内,当时张钦礼不知道。半路上,记者华生对他提起,张钦礼十分感动,说:“这是山东人民对咱们的心意呀!”又语重心长地对华生说:“华生,咱啥没吃过呀!咱们把这些东西送到山东大寨集敬老院吧,他们就会像过年一样高兴。敬老院里都是些上了年纪的八路军老战士和孤寡老人,咱们到那儿看望他们,老人们会感到很温暖。这个敬老院我以前去过,我来带路。” 华生看着年过七十的张钦礼,听着他对几件礼品的安排,想着他那坎坷不平的人生,眼睛湿润了。张钦礼几十年如一日地宣传焦裕禄精神,学习焦裕禄从自身做起深深感动了他。华生动情地问:“张老,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让大女儿派车,领着鲁老和我跑到山东来采访,为啥?”张钦礼说:“学习宣传焦裕禄精神是一个共产党员一生的职责,也是我们的历史使命。”鲁保国笑着说:“我和钦礼都希望你们年轻人为宣传焦裕禄多做贡献。”

作者简介

叶留阳,生于一九五二年,大学毕业。其父叶丛善系一九三二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负伤后拄着双拐走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父辈的正直、坚忍对其影响很深。一九六九年参加工作后,当过工人,下乡驻过队,曾任开封地区团委副书记、地区妇联常委等职。退休后开始写作生涯,先后在《河南青年报》、山西《党史文汇》、河南《时代报告》等报刊发表多篇文章。 张占亭,曾用名张战挺,共产党员,大专学历,军队转业干部,经济师。在部队荣立三等功一次,多次受到通令嘉奖,并光荣出席了中央军委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炮兵部队学雷锋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转业后任开封市医药公司工会主席,曾担任《中国医药报》特约记者。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