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8948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60
  • 出版时间:2021-07-01
  • 条形码:9787520389488 ; 978-7-5203-8948-8

内容简介

《东方哲学与文化》是由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南京大学道学与东方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本刊宗旨是推进国内的东方学研究,构建中国东方学研究的学术阵地和交流平台,弘扬和传播包括中华很好传统文化在内的东方文化,提高中国学术的靠前影响力。拟每年出版两辑,向国内外发行。本刊常设的栏目包括:理论前沿、专题研究(道学研究、佛学研究、儒学研究、印度哲学研究、犹太学研究、日本哲学研究等)、比较研究、书评讯息等。本集刊将发挥作为国家一级学会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的优势,汇聚国内外道家道教研究领域的很好专家学者,届时从中择优选取论文作为刊物的主要栏目内容之一。同时向儒学、佛学、犹太学、印度学的知名学者约稿。刊物的发展规划与当前东方哲学的热点问题紧密相连,以促进东方哲学各领域热点问题的研究和学术繁荣。本集刊获得了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南京大学犹太和以色列研究所的支持,还将联合国内外东方学各研究机构,推进东方哲学各专业间的互动交流和比较研究。道学研究文章7篇,佛学研究文章2篇,儒学研究文章2篇。

目录

专稿
教节关系:从“圣教”到道教的马来西亚华人节俗观

道学研究
论原始道教与仰韶文明的关系
道教黄帝信仰的再考察
试论道教起源兼论老子与道教的关系
剥卦的龟卜文化与生命关怀
历代真武灵应文献编纂史考
冥府图像:关于十王信仰的历史考辨

佛学研究
从“体用”到“体相用”——《大乘起信论》“三大”说思想渊源考
《金刚经》的解释与佛教中国化

儒学研究
先秦儒家的工夫与本体
略论梁漱溟对“直觉”的使用

《东方哲学与文化》稿约
展开全部

节选

  《东方哲学与文化.第四辑》:  西方学界所提出的“庆典”理论,包括生命礼仪与季节性庆典,宗教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等各有所取,显示出此一理论具有普世性,以此观察华人节日在马来西亚的相关表征。各种族各有节庆,按照宪法的宗教平等而力求均衡,只要列入公共假期的即三族共享。就像华人的年节根据黄历,因而具有宇宙更新性质,其经验既来自华人(汉人)社会,故被视为民族节日。马来西亚人的过年节庆,其性质则属宗教节日,为马来西亚族群所共有,却形成“教节一体”现象。而华人节日则不尽然,经常游移于民族节日与宗教节日之间,难免浮现一个根本问题:教节关系是否亦属一体?类似疑问不会出现于其他华人世界,而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在南方则是另有天地,即可赋予过节的新意,故有些节日会被适时改造,其节庆性质就会发生微妙的变化,故可用于检验“教节一体化”的可能性。  在华人兴革调查中列出的“传统节日”,按时序排出先后之序,总共七个:新年、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和冬至,此一文化传统相较于友族的教节关系,就有一个问题特别值得关注:华人节庆中所占的宗教成分比重如何?三教中又以何教为重?将节庆视为文本,置于马来西亚的社会语境中,所出现的语意变化就颇有意义。故从七个节日中选取部分,再加上另外两个(九皇斋节与福德节),将其全部重新排列,其两极按照传统用语就是“人文化成”与“神道设教”,而根据现代观念则是“人文或神道”与“文化或宗教”,可列出五项指标作为教节关系的标准:信仰成分轻重、进行时间长短、举办规模大小、参与人数多寡,以及受重视程度高低。可将九个节日分为三组;文化性、人文性较强的一组,即为元宵节、端午节及中秋节,原本仍有些信仰成分,但在现代化社会随着社会变迁,宗教性也逐渐淡化。如元宵节为上元节,原属道教三元日的天官赐福的节日,该日常有祈福仪式,但目前仅存在于道观、神庙内,民众则重视灯节赏灯,其活动性质偏重于娱乐。在马来西亚的华人聚居区内,届时可见各家各户仍悬挂灯笼,从挂灯笼与否即可友族相区别。显示挂灯为华人的节庆图像,配合五脚基的柱上常见“天官赐福”的牌位,可证其宗教性尤被重视。而端午与中秋这两个节日,其活动即龙舟竞赛与中秋赏月,历经衍变后也偏重竞技性与游乐性,其文化意涵均重于信仰成分,但均可列人民族节日。  清明节、重阳节及冬至则为另一组,新年也可列入,其神圣性又增强一些,乃属祭祀祖先的生命礼仪,其节日性质归属“圣教”,其孝义精神所具有象征意始终不变,纵使时序、节气变化,无妨其春秋二祭的祭祀礼仪,在节庆中彰显民族文化的旨趣,不忘本。这种礼仪实践的信仰成分,在调查报告中虽说“三教不分”,但其实其祭礼仍然偏重儒家。明清以来华南地区盛行宗族社会,在硬件上重视祠堂,礼仪即属软件,此一家礼的核心就在孝义。故在南方之野传承古意,正是所谓的“礼失而求诸野”,清明扫墓可与重阳祭祖并列,既显扬敬祖追远的祖德,又借礼制达到“收族”的效果,其凝聚宗族从初下南洋到落籍南土,祭祖的礼仪始终如一,故义山与祠堂作为民族根源,这种文化象征无法被取代。在多种族、多文化的社会情境中,可维系其人文意;而从多文化、多宗教言,二者作为文化遗存,故“神圣用途”的义山不至于被搬迁,祠堂也是作为“圣教”的宗教或文化象征,在光谱上这一组作为民族节日,兼具了文化面与宗教面。  相较之下,宗教性较强的一组也有三个,就是在中元节外,另外还要加上九皇节与福德节,其节庆时间既长,规模又大,尤其信仰成分较高,且均与道教有密切的关系。这三个节日在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所发生的微妙变化,就是宗教感被激发出来,彰显华人族群的文化活力。其信仰成分较强而偏于宗教一极,将其作为例证方便观察教节关系。马来西亚华人多、社会实力又强,在文化认同中宗教信仰所占比重较高。因为在国家认同下,国家权力明显地介入,促使华人寻求其文化认同,节庆即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要条件充足就会滋生文化创造力。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既然经历同一过程,从内地化到土著化(在地化)即等同于从“王化仿效”变为“斯土斯神”,分水岭在独立建立国家后。这种转变表现在名称上所出现的微妙变化,就是华侨、海外华人等的称呼;在形势大变后遭遇了“国族”认同的危机,从此定位为华人或华裔,名称不一,方便在不同语境中运用。此一“王化仿效”观念适用于马来西亚建国前,尤其是移民初期,“王化”仅着重在文化面;而提出“斯土斯神”的理念,在马来西亚建国前虽已有之,但真正落实这种感觉则在马来西亚建国后,其意义即标志着“华人宗教”土著化,三个节日均曾历经前后两个阶段,从理念的移植到理念的改造,其变动迹象遗存于节庆的细节中。其实“王化仿效”之“化”具有多义性,从“神道设教”言即教化意,仍然不脱王朝掌控的企图。而在马来西亚华人参加节庆活动的,传统信仰者则占了绝大部分。在这种情况下,“王化”就不拘泥于政治,而是作为民族共同的“文化”资源,故“化”偏于文化意。这一组节庆的信仰成分较高,从三官大帝、九皇大帝到福德土地,概属道教神谱上所封的诸神,这种“道封”便于移植,不会受到帝国体制的限制;就像仙师爷在地成仙后,即兼仿“朝封”与“道封”,其称号仿道教称为“仙”,而有些仙师爷庙则可见一种神牌:“玉敕”“皇敕”下,即仿效“朝封”拟将神格正祠化,这种自行宣称的动作,就可视为“王化仿效”的现象。  ……

作者简介

徐小跃,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会长。南京图书馆(即江苏省图书馆)原馆长,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中央“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理论界),首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儒道释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心”主任,江苏省周易文化研究会会长。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和宗教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是江苏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教学科研项目的主持人。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著有《禅与老庄》《罗教·佛教·禅学》《禅宗与罗教》《中国传统文化与儒道佛》《什么是中华传统美德》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