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71672081147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1-04-01
- 条形码:9771672081147
内容简介
2019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适逢新中国成立70年、五四运动100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两个重要讲话,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学在锻造国民灵魂的过程中,起了并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卷年鉴特设“新中国文学七十年”“五四新文学百年”两个研究专辑隆重纪念,一是总结新中国文学在创作与研究中取得的成绩、经验和教训;一是反思五四新文学在启蒙方面的历史得失,进一步借鉴与深入挖掘其丰富的精神资源。除了“70年”“100年”,本卷年鉴的关键词还有:“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人民”“非虚构写作”“科幻小说”等,在“创作综述”“现状考察”“热点聚焦”以及“研究综述”“论著评介”等等固有栏目中,各有反映。此外,本卷还设“文坛忆旧”栏目,追念逝去的作家、译者、诗人们……该书多角度、全方位的反映了该年度中国文学的全貌,既有优秀的作品选载,又有各领域的研究综述,读者范围既涵盖普通读者,又面向专业研究人员,可以一本多用。
目录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上的讲话习近平(3)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习近平(6)纪念“新中国文学七十年”专辑与时代共进步 与人民同呼吸——新中国70年的文学成就与经验钱小芊(15)70年来中国文学研究的学术体系建构刘跃进(20)中国文艺理论70年的分期及发展历程高建平(31)艰难的历程,卓越的成就——新中国70年的古代文学研究张伯伟(46)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李怡王永祥(55)文学:如何正视历史而又直面现实——新中国文学70年回眸王卫平(66)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七十年刘大先(77)纪念“五四新文学百年”专辑追问“五四精神”——《五四运动史》《启蒙运动》《启蒙观念史》读札丁帆(101)思想的优胜:新思潮与五四新文学王本朝(110)走出百年文学的两极摇摆——也算是一种“五四”“记念”郜元宝(118)新文化运动与“女性主义”之诞生杨联芬(123)新文化运动中“偏师”的作用及价值——以林琴南、刘师培、张竞生为例陈平原(131)现状考察“人民”内涵的变化及其对文学的影响赵炎秋(139)对延安文艺讲话中文艺批评思想的重新认识丁国旗(152)传承与超越:数字文献学的未来发展刍议——兼论日本文献数字化对我国之启示郑永晓(162)文学史如何妥置民国古典文学王达敏(170)对现代文学研究几个基本问题的理论思考杨庆祥(175)从报刊角度重述香港文学赵稀方(183)热点聚焦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感言:向现实主义致敬,向人民致敬梁晓声等(191)当代文学的经典生产与典范示例——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述评徐刚(194)新世纪中国文学非虚构写作的现状、困境及发展前景王光利(200)数智时代的文学幻想——从文学人类学出发的观察思考徐新建(209)创作综述体裁的迷恋与书写的危机——2019年长篇小说综述刘小波(219)直面现实处境与自我困境的写作——2019年中短篇小说综述张艳梅(227)2019年青年创作:相遇在幻想与写实的两端刘秀林(240)热闹呈一场势,冷静蓄一种力——2019年海外华文小说综述戴瑶琴(244)2019年散文:时代的情感轨迹与美学景观王清辉(250)2019年诗歌:活力与生态何言宏(254)2019年中国新诗之一瞥谭五昌(261)2019年报告文学:时间的年轮丁晓原刘浏(269)展现生活中的艺术美——2019年话剧创作演出综述刘平(274)“从天马行空的虚拟世界走向热腾腾的现实生活”——2019年网络文学综述舒晋瑜(285)2019年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综述邱婧(289)作品选载长篇小说(缩写)·云中记阿来(303)你好,安娜蒋韵(321)草鞋湾曹文轩(339)中篇小说·有粮之家丁颜(359)来访者蔡东(397)卡夫卡家的访客东君(426)短篇小说·送太阳去乌沙镇余同友(450)旧爱时光路文彬(459)缕缕金张怡微(469)迟到的青年黄锦树(477)少年的金牙吕翼(485)制琴记阿占(492)散文·“五四”文学的青春和梦想——迎接五四新文学运动一百周年谢冕(503)蕴藏着奋力前行的精神力量——说说我心目中的新中国文学70年梁鸿鹰(506)厮守,一眼千年樊锦诗(509)种下一棵理想主义的梭梭朱向青(511)与你遥遥相望——关于母亲的一些话陈福民(514)那一束光李朝德(521)李清照的隐衷杨闻宇(523)吴趼人的夜与昼艾云(526)特立独行的文学大师萨特邢秀玲(540)称呼问题张映勤(545)虚谷的猫真肥钱红莉(549)站着睡觉的人张蔓莉(550)纪实文学(节选)·寂静的孩子袁凌(557)你和我万方(566)诗歌·对我们而言……吉狄马加(577)快递宣言王二冬(577)兰州,又见黄河李元胜(578)天地间西渡(579)写信陈年喜(579)黎明前在克莱山上直到日出(节选)蒋浩(580)未被搬上舞台的戏剧设想翟永明(581)都灵的马入门——重读尼采《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臧棣(582)谒比干庙王东东(582)形式主义的《地球后的夜晚》冯晏(583)那些我们尚未去过的地方纯子(584)有哪一个春天不是绝处逢生潘洗尘(585)从时间边缘探索水的枯荣唐成茂(585)散步伊豆公园黄亚洲(586)夜读南鸥(587)请把她带回来李荣茂(587)一条等待河的船夏海涛(588)我还活着,我还等待余秀华(588)研究综述2019年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综述宋铖铖(591)2019年西方文艺理论研究综述李一帅(602)2019年古代文论研究综述胡琦(616)2019年先秦两汉文学研究综述林甸甸陈壁君(657)2019年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综述许继起(676)2019年唐代文学研究综述陈才智(690)2019年宋辽金文学研究综述王润英(719)2019年元明清文学研究综述王宣标朱姗郑妙苗(743)2019年中国域外汉籍研究综述刘慧婷金程宇(770)2019年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综述郜同麟王敏庆王楠(797)2019年近代文学研究综述潘静如(813)2019年现代文学研究综述吕晴胡博(832)2019年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概览徐刚(853)2019年网络文学研究综述乔钰茗(862)2019年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综述涂珂(874)2019年比较文学研究综述郑熙青颜淑兰(892)2019民间文学研究综述祝鹏程(908)2019年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综述刘大先(923)论文摘要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的文学与政治新探胡亚敏(937)人工智能开启中国文论自主创新时代刘方喜(939)马克思的“不平衡”理论要对艺术生产说什么高楠(942)论选本的文体批评功能党圣元(945)鲭鱼精与秦可卿:明清小说中的“情妖”和“幻情身”杨子彦(948)“文学”概念的古今榫合周兴陆(950)地方文献、文化记忆与名物纪胜:宋代博物学视野下的洛阳王莹(952)新出土《诗论》以及中国早期诗学的体系化根源常森(954)西周册命文体的文本生成李冠兰(956)《庄子·让王》脱文辑证——基于衍生型文本生成方式的研究程苏东(957)世系和统系的构建及其意义——《史记·太史公自序》相关内容解读过常宝(959)汉魏六朝“诗赋”整体论抉隐钱志熙(961)论建安文学批评的发生傅刚(963)论北朝前期的文馆制度与文学发展李德辉(966)杜集宋本编次源流考论——兼论《草堂先生杜工部诗集》成书渊源及意义曾祥波(968)《文苑英华》所据《白氏文集》诸本考富嘉吟(971)元白新乐府的“题意距离”马里扬(973)文本的“公”与“私”——苏轼尺牍与文集编纂\[日\]浅见洋二(976)苏轼与士大夫化的庄子孙明君(978)南宋与金、元对峙时期的苏学与程学盛衰论江枰(981)笔记体与宋代诗学马自力王朋飞(983)闲逸与沉郁:元明之际两种诗学形态的生成及原因左东岭(986)《牡丹亭》集句与汤显祖的唐诗阅读——基于文本文献的阅读史研究叶晔(988)论词体与其他文体之关系——以况周颐为中心彭玉平(991)“女中太清春”一说的形成与确立李芳(993)《水浒传》与宋元话本程毅中(995)也是园古今杂剧发现及购藏始末新考潘建国(997)离散、记忆与家国——论民国初年的香港词坛张宏生(1000)晚清文学论述中的口传性与书写性问题陆胤(1001)“数字人文”如何与现代文学研究结合?王贺(1003)从访碑到抄碑,从国魂到民魂——以金石传统三个脉络解读鲁迅的“钞古碑”王芳(1006)“热风”的温度——鲁迅在一九一九张洁宇(1008)作家南下与国家革命张武军(1011)新文化运动的“主义”对话——以青年张闻天的文学、思想为中心熊权(1013)新大陆的旧文苑——重构文学革命的前史袁一丹(1016)郭沫若《庄子批判》之批判周泉根(1018)身体表征的现代中国发明:以刘海粟“模特儿事件”为核心朱国华(1021)“新中国文学70年”的几个文学史问题吴俊(1023)史料多元化与当代文学研究的相互参证黄发有(1026)作为文学史研究过程的“历史化”王尧(1029)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再解读”思潮刘诗宇(1032)《讲话》传统、人民伦理与现实主义——论路遥的文学观杨辉(1035)思想的混乱与自我的复制——对《山本》文学价值的重新考量贺仲明(1037)从“群众科学”到“民科”:新时期科幻的一个侧面闫作雷(1040)论钟惦棐电影美学的实践性和原创性祝晓风(1042)新时期小说的嗅觉书写刘军茹(1045)澳门文学与汉语新文学的理论启示朱寿桐(1047)“出走”与“走出”: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的历史进程黄万华(1049)地方知识与文化传统——从郑用锡的经学到龙瑛宗的文学看竹堑学之“道”黎湘萍(1052)抗战初期的香港文学新论赵稀方(1054)台湾文学的生产机制及传播方式古远清(1057)重写台湾文学史中的“南方问题”刘小新(1059)跨文化视界的变焦与“中国学派”建构的虚实——中国比较文学研究70年回眸张晓红邓海丽(1062)幼者本位:从伦理到美学——鲁迅思想与文学再认识董炳月(1065)整合与创新: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七十年谭佳(1067)从比较的角度说镜与鉴张隆溪(1070)论新历史主义及后殖民主义对世界文学的重写生安锋(1072)中国网络文学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内涵、路径与影响吴赟顾忆青(1074)《肉蒲团》事件与中国文学的域外发生范劲(1076)翻译的文本活力与意识形态限度——Chinese Characteristics早期汉译中的“借位”形象问题陈博凯(1078)口述历史与正史:言说历史的两种路径——以辽宁满族地区民间叙事与区域史的建构为例詹娜(1080)“朝向当下”的神话学论纲:路径、视角与方法杨利慧(1082)谚语研究的形态学及生态学——兼评薛诚之的《谚语研究》岳永逸(1085)新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七十年毛巧晖(1088)“母题”概念再反思——兼论故事学的术语体系漆凌云万建中(1091)理想故事的游戏规则施爱东(1094)发现“民”的主体性与民间文学的人民性——中国民间文学发展70年高丙中(1097)新世纪少数民族电影与“中国故事”表述初探林琳(1100)“乾嘉苗民起义”的多民族文学叙述与建构刘雪莲李远达(1103)世界文学视野下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汪荣(1105)积极的多样性——文化多元主义的超越与少数民族文学的愿景刘大先(1108)文化记忆与身分认同——白马人族源神话的多元叙事王艳(1111)论著评介《前所未有的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农村的历史叙述问题》鲁太光著(1117)《说书人与梦工厂:技术、法律与网络文学生产》储卉娟著(1119)《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邵亦杨著(1121)《海外汉学与中国文论·欧洲卷》方维规主编(1123)《日本文论史:公元712—2000》靳明全著(1125)《宋元文艺思想史》张毅著(1127)《明代文话研究》龚宗杰著(1131)《有“文体”之前:中国文体的生成与早期发展》陈民镇著(1134)《两汉语类文献生成及文体研究》夏德靠著(1136)《文本秩序:桓谭与两汉之际阐释思想的定型》孙少华著(1137)《汉魏六朝集部珍本丛刊》刘跃进主编(1139)《将毋同:魏晋南北朝图像与历史》韦正著(1141)《清编〈全唐文〉研究》夏婧著(1143)《历史的倒影:元稹传播接受史》周相录著(1146)《苏轼苏辙研究》朱刚著(1148)《元代文学通论》查洪德著(1151)《钱谦益的“诗史”理论与实践》严志雄著(1153)《清代诗学史(第二卷):学问与性情(1736—1795)》蒋寅著(1156)《全元词》杨镰主编(1158)《中国小说发展史》石昌渝著(1160)《红楼梦皙本研究》刘世德著(1162)《古本戏曲丛刊八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1165)《古典诗歌的现代嬗变——近代诗学研究集帚》朱兴和著(1166)《现代性的想象——从晚清到当下》李欧梵著(1168)《赤地立新:王富仁先生学术追思集》李怡商昌宝编(1170)《诗人革命家——抗战时期的郭沫若》刘奎著(1172)《民国时期新诗论稿》张洁宇著(1175)《穆旦诗编年汇校》易彬汇校(1178)《中国现代作家佚文佚简考释》宫立著(1180)《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女性服饰研究》刘延红著(1182)《青草绿了又枯了:寻找战火中的父辈》严平著(1184)《传媒时代的文学重生》杨早著(1187)《路遥的时间》航宇著(1189)《中国网络文学二十年·典文集》邵燕君薛静主编(1192)《中日间的思想——以东亚同时代史为视角》赵京华著(1195)《翻译文学与政治——以〈世界文学〉为例(1953—1966)》崔峰著(1197)《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石松著(1199)《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王超著(1201)《蜕变与守望——比较视域中的中国现代家族小说研究》赵树勤李永东龙其林著(1203)《玉石神话信仰与华夏精神》叶舒宪著(1205)《夏禹神话研究》杨栋著(1207)《民间笑话的民族志研究:以万荣笑话为例》王旭著(1209)《鄂伦春族神话研究》杨金戈著(1212)“本土人类学与民俗研究专题”丛书周星著(1214)《个人叙事与地方传统:努尔哈赤传说的文本研究》刘先福著(1217)《中国民间故事研究史论》漆凌云著(1219)《中国民间文学史》(六卷本)祁连休吕微主编(1220)学术会议第八届国际马克思主义美学论坛暨“当代美学问题:理论与艺术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1225)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六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坛暨“人民性与中国文论建设”学术研讨会(1227)七十年中国文论的回望与反思——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16届年会(1228)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1233)第二届古代文学研究的新视野与新理念学术研讨会(1236)“中日周秦汉唐文学学术的再出发”国际学术研讨会(1237)“十六国北朝佛教与民族”圆桌论坛(1238)“重走杜甫秦州路——唐代文学与甘肃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1240)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唐诗之路研究会成立大会暨次学术研讨会(1241)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1244)“宋代文献新视野:研究课题及方法的反省与前瞻”国际学术研讨会(1245)中国古代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2019)(1247)第三届“戏曲与俗文学”学术研讨会(1249)《新文学史料》创刊四十周年纪念会(1252)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鲁迅研究会2019年年会(1253)“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研究”工作坊(1255)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近现代史料学分会第四届学术年会(1257)“中国文学研究70年”学术研讨会(1259)“百年回顾:文化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1260)当代文学研究会第二届全国青年论坛(1262)回望四十年展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成立四十周年座谈会(1264)“卅年重聚说路遥”——纪念路遥诞辰七十周年(1265)第九届中国新锐批评家高端论坛(1267)“开放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1270)第六届国际新移民华文作家笔会暨“新移民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1271)“对话:华人文学创作与批评”座谈会(1274)“欧美华文社团、期刊网络史料整理与华文文学史书写”学术研讨会(1275)“跨学科:现当代文学与华文文学”学术研讨会(1278)“中美比较文化研究会中外民族/族裔文学文化”专题研讨会(1280)2019国际比较文学学会执委会会议暨国际比较文学高峰论坛(1282)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22届大会(1283)“世界文学:理论与方法”高端论坛(1285)首届中日妖怪学研究专题研讨会(1287)“弹词的历史、传承与传播”暨俗文学学术研讨会(1289)“端午与神话”学术工作坊(1293)“中国民俗学70年:学科发展与话语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1294)中国民俗学会2019年年会(1299)2019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年会(1300)文坛忆旧编舟记徐鲁(1307)让鸟儿带他去天堂——倪庆饩先生与他的文学翻译祝晓风(1318)那些年,我的诗坛前辈韦泱(1330)作家与编辑的交往——怀念红柯张艳茜(1338)文坛纪事2019年文学大事记(1347)2019年逝世的文学界人士(1363) 编后记(1384)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建立于1953年2月22日。研究所分设文艺理论、中国古代、现代、当代、民间文学以及苏联与东欧、西方、东方各文学研究组。1964年外国文学各研究组分出,另建外国文学研究所,从此该所的研究范围主要是中国文学。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她们
¥16.0¥46.8 -
我是一只骆驼
¥14.2¥32.0 -
中国小说史略
¥15.4¥35.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10.2¥26.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3.5¥39.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门
¥14.4¥42.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到山中去
¥9.1¥30.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随想录-版本摭谈
¥17.3¥65.0 -
浮生六记
¥10.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