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数据报告·农业

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数据报告·农业

1星价 ¥56.9 (7.2折)
2星价¥56.9 定价¥7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64298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69
  • 出版时间:2022-01-01
  • 条形码:9787030642981 ; 978-7-03-064298-1

内容简介

经济增长是在一定的要素约束下进行的,资源和要素的积累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本报告依托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库,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审视长江三角洲核心区16个城市进入21世纪以来的农业发展情况,分别从农业生产、农业要素投入、农业实物产出、农村发展、农民收支等方面客观展示近20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农村的发展变化。 本报告对各类经济主体进行现状概览、决策判断、政策制定、学术研究等工作,均能提供一定的参考。

目录

目录
前言 i
1 农业生产 1
1.1 农业总产值 2
1.2 农业产业结构 8
1.3 种植业 9
1.4 林业 15
1.5 牧业 21
1.6 渔业 27
1.7 农林牧渔服务业 32
2 农业要素投入 39
2.1 耕地 40
2.2 农作物播种面积 42
2.3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48
2.4 有效灌溉面积 54
2.5 农业机械总动力 60
2.6 农用拖拉机拥有量 65
2.7 农业机耕面积 72
2.8 农业化肥施用量 77
2.9 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 81
2.10 农药使用量 86
3 农业实物产出 93
3.1 粮食产量 94
3.2 油料作物产量 100
3.3 棉花产量 106
3.4 水产品产量 111
3.5 蔬菜产量 116
3.6 茶叶产量 121
3.7 蚕茧产量 124
3.8 水果产量 127
4 农村发展 133
4.1 农村基层组织 134
4.2 城镇化率 137
4.3 人均住房面积 138
4.4 农村从业人口 142
4.5 农村户数 148
4.6 农村用电量 154
5 农民收支 161
5.1 农民收入 162
5.2 农民支出 166
后记 169
展开全部

节选

1 农业生产 1.1 农业总产值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和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指标的解释,农业总产值指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的*终成果。农业总产值反映了辖区内农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成果。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周期性特点,农业总产值统计采用“产品法”核算,即用农林牧渔业产品及其副产品的产量分别乘以各自的价格算出,*后将所有农产品的产值加总得到农业总产值。 表1-1为2000~2017年长三角核心区16个城市农业总产值。在空间维度上,各城市间的差距不太明显;在时间维度上,各城市农业总产值总体上稳定增长。从表中可见,除南通市外,所有城市农业总产值都不超过500亿元,且大部分呈现缓慢增长态势。其中,上海市、无锡市和嘉兴市自2013年以后呈下降趋势。 表1-1 2000~2017年长三角核心区16个城市农业总产值(单位:亿元) 注:扬州市、镇江市、泰州市和无锡市2004年前部分年份数据未收集到,故空缺 1.1.1 从数字看形势 2017年,长三角核心区农业总产值为6066.83亿元,比上年增长2.72%。区域农业总产值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9.83%。其中,上海市农业总产值为261.59亿元,占比为4.31%;江苏地区农业总产值为3365.83亿元,占比为55.48%;浙江地区农业总产值为2439.41亿元,占比为40.21%。16个城市中,江苏省南通市以727.03亿元居**位,浙江省湖州市以221.72亿元列*后一位。区域农业总产值占比10%及以上的城市仅南通市。从地区内部来看,江苏地区南通市、扬州市和南京市分别位列前三;浙江地区台州市、宁波市和杭州市分别位列前三(表1-2)。 从2000~2017年各城市农业总产值增长的状况来看,除上海市以外,其余各城市2017年的农业总产值均比2000年增加1倍以上,其中南京市增加超过3倍。 表1-2 2017年长三角核心区16个城市农业总产值及增长情况 注:由于部分城市2000年数据缺失,在计算增长倍数和年均增长率时,扬州市以2003年为起始年,镇江市和泰州市以2001年为起始年 2017年,长三角核心区16个城市平均农业总产值为379.18亿元。其中,江苏地区的南京市、苏州市、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和浙江地区的杭州市、宁波市、台州市8个城市高于平均水平,其余8个城市低于平均水平,如图1-1所示。高于平均水平的8个城市的农业总产值为3969.45亿元,占长三角核心区农业总产值的65.43%。 图1-2为2004年、2010年、2017长三角核心区16个城市年农业总产值情况。图中显示,2004~2010年各城市农业总产值都有所增长,2010~2017年部分城市增长有所放缓,如湖州市和嘉兴市,上海市则出现下降。 图1-1 2017年长三角核心区16个城市农业总产值与平均值比较 图1-2 2004年、2010年、2017年长三角核心区16个城市农业总产值情况 图中数字表示农业总产值,单位为亿元 1.1.2 从增速看发展 2004年后,长三角核心区农业总产值总体呈波动上升状态,由2004年的2426.66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6066.83亿元,年均增长率为7.30%。根据长三角核心区16个城市2000~2017年农业总产值的情况,上海市在2000~2013年处于增长状态,并在2013年达到历年*高,为323.48亿元,年均增长率为3.14%,自2014年开始逐年下降。 图1-3为2000~2017年长三角核心区主要城市农业总产值变化情况。图中显示,上海市农业总产值在2013年达到*大值,此后持续下降;南京市和杭州市持续上涨,南京市于2016年超过杭州市;湖州市变化较为缓慢;南通市显著高于其他城市,且保持一定的增长率。 图1-3 2000~2017年长三角核心区主要城市农业总产值变化情况 图中主要城市选择标准在于上海市为直辖市、南京市与杭州市为省会城市,需包含在内,南通市和湖州市分别是2017年的*大值和*小值,具有比较意义 如图1-4所示,江苏地区农业总产值由2004年的1167.47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3365.84亿元,13年间增长了1.88倍,年均增长率为8.49%;浙江地区农业总产值由2004年的1010.30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2439.40亿元,13年间增长了1.41倍,年均增长率为7.02%。分地区来看,江苏地区农业总产值和年均增长率相对较高,浙江地区在农业规模和年均增长率方面均低于江苏地区。 图1-5显示了2005~2017年上海市、江苏地区、浙江地区农业总产值增长率变化情况。其中,上海市农业规模较小,且增长率波动明显。上海市农业总产值增长率在2008年达到9.52%的增长高峰,随后不断下降,直至2013年接近于0(比上年增长0.54%)。其后,上海市农业总产值进入负增长期,且增长率逐年下降(由2014年的-0.39%下降到2017年的-8.24%)。这一事实表明,非农产业的持续扩张是新时代以来上海市经济结构变迁的主要趋势。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