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813819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12
  • 出版时间:2021-07-05
  • 条形码:9787208138193 ; 978-7-208-13819-3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本书约二十万字,杨宽充分运用神话学的武器,还原古史传说的本来面目,探究中国古史的源头。他一方面赞成顾颉刚等人提出的古史神话演变说,同时又反对康有为以来的“托古改制”说和“新学伪经”说,他认为古史传说多是古代东西二系氏族原有神话的演变和融合,它的演变多是自然的的演变,而很少是人为的改造。他竭力主张神话分化说,认为这是古史内容日趋复杂的主要原因,这是对顾颉刚“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发展和补充,并得到顾颉刚的肯定。童书业更是在《古史辨》第七册自序中将杨宽赞誉为在顾颉刚之后,集“疑古”史学之大成。 *杨宽先生经典著作相关推荐链接: 1.《古史新探》 2.《古史探微》 3.《西周史》(套装上下册) 4.《战国史》 5.《战国史料编年辑证》(套装上下册) 6.《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 7.《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为杨宽根据1937年在广东勷勤大学讲授“中国上古史”的讲义初稿修订而成,比较和参照了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收入《古史辨》第七册,是中国上古史研究领域的开创性著作之一。在《中国上古史导论》中,杨宽提出神话的分化研究说,是对顾颉刚“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的发展和补充,成为顾颉刚开创的古史辨派神话学的重要后继者。

目录

自序1

**篇 古史传说探源论1

第二篇 论古史传说演变之规律性45

第三篇 盘古、槃瓠与犬戎、犬封76

第四篇 三皇传说之起源及其演变93

第五篇 黄帝与皇帝105

第六篇 尧与颛顼124

第七篇 舜与帝俊、帝喾、大皞136

第八篇 五帝传说之起源与组合156

第九篇 “陶唐”与“高阳”177

第十篇 说夏185

附:“说夏”补199

第十一篇 丹朱、兜与朱明、祝融206

附一:刘为尧后说探源(杨宽)221

附二:说兜所放之崇山(童书业)227

第十二篇 鲧、共工与玄冥、冯夷230

第十三篇 许由、皋陶与伯夷、四岳243

第十四篇 禹、句龙与夏后、后土250

第十五篇 夷羿与商契261

第十六篇 启、太康与王亥、蓐收268

第十七篇 伯益、句芒与九凤、玄鸟275

第十八篇 综论286

附录刘歆冤词297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杨宽(1914—2005),字宽正,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白鹤江镇人。曾就读于苏州中学师范科,1936年毕业于光华大学国文学系,师从史学大家吕思勉、蒋维乔、钱基博。1936年参与上海市博物馆筹建工作,1946年任上海博物馆馆长兼光华大学历史系教授,1953年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1959年调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所长,1970年又调回复旦大学历史系工作。1984年赴美国迈阿密定居至逝世。历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主任秘书、古物整理处处长,上海市博物馆馆长,中国先秦史学会首届至第三届副理事长。著有《中国上古史导论》《西周史》《战国史》《战国史料编年辑证》《古史新探》《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