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中国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与研究数据集:2004-2015:草地与荒漠生态系统卷:青海海北站
1星价
¥49.4
(6.3折)
2星价¥49.4
定价¥7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928395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9cm
- 页数:192页
- 出版时间:2021-06-01
- 条形码:9787109283954 ; 978-7-109-28395-4
内容简介
本书对海北站的地理位置、学科定位、生态要素监测体系、主要研究内容以及长期观测与生态系统过程研究的野外观测场和实验设施做了介绍。整理编撰了海北站近15年(2001-2015年)的代表性生态系统高寒矮嵩草草甸、高寒金露梅灌丛草甸和高寒小嵩草草甸的水、土、气、生要素长期监测数据;青海高原153个调查点,6种类型的高寒草地碳储的空间格局及剖面分异特征数据;2003-2010年,高寒金露梅灌丛草旬生态系统水、热、碳通量观测数据。以期从事高寒生态学研究的学者、学生了解海北站,利用海北站的平台开展自己的研究,从而提高高寒草地生态学研究的水平,丰富高寒草地生态学研究内涵,亦可为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工程的实施及从事高寒草地生态学研究的学者、学生、社会公众和政府咨询提供基础数据。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1章 海北站介绍
1.1 历史沿革
1.2 地理位置
1.3 气候及植被特征
1.4 土壤特征
1.4.1 高山草甸土
1.4.2 高山灌丛草甸土
1.5 河流
1.6 区域代表性
1.7 学科方向与定位
1.7.1 1976~1998年
1.7.2 1999~2012年
1.7.3 2013~2017年
第2章 海北站主要样地和观测设备
2.1 生态系统要素长期监测样地
2.1.1 高寒矮嵩草草甸监测样地
2.1.2 高寒金露梅灌丛监测样地
2.1.3 高寒小嵩草草甸监测样地
2.1.4 气象观测场
2.1.5 关键生态水文过程平台
2.1.6 水体生物地球化学特征观测场
2.2 生态系统过程研究样地与设施
2.2.1 植物生长节律自动观测系统
2.2.2 模拟水热改变对高寒草地影响过程实验平台
2.2.3 高寒草地养分添加实验平台
2.2.4 天然高寒湿地碳过程对气候变化响应平台
2.2.5 水位下降对高寒湿地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过程平台
2.2.6 模拟增温及放牧对高寒草地影响实验平台
2.2.7 高寒草地适应性管理过程平台
2.2.8 高寒草地碳收支平台
2.2.9 高寒草地山体垂直带谱环境置换平台
2.2.10 啮齿动物种群的自我调节机制研究平台
2.2.11 小流域水平的高寒草地水源涵养功能评估平台
2.2.12 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陆地观测卫星共性应用支撑平台
第3章 海北站联网长期观测数据
3.1 气象观测数据
3.1.1 概述
3.1.2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3.1.3 气象观测数据集
3.2 生物要素观测数据
3.2.1 概述
3.2.2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3.2.3 生物监测数据
3.3 土壤监测
3.3.1 概述
3.3.2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3.3.3 土壤监测数据集
3.4 土壤水分与冻土
3.4.1 概述
3.4.2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3.4.3 数据及质量控制
3.4.4 主要研究结论
3.5 地表水环境
3.5.1 概述
3.5.2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3.5.3 水环境监测数据集
第4章 台站特色研究数据
4.1 青海省高寒草地土壤碳储量特征
4.1.1 研究区域自然条件
4.1.2 植被概况
4.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4.1.4 样品采集
4.1.5 样品分析
4.1.6 高寒草地碳储数据集
4.1.7 主要研究结果
4.2 高寒金露梅灌丛通量观测研究数据集
4.2.1 植被类型
4.2.2 数据集
4.2.3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4.2.4 主要研究结果
参考文献
附件 地球化学调查样品中银、锡、硼的电弧发射光谱法测定
序二
前言
第1章 海北站介绍
1.1 历史沿革
1.2 地理位置
1.3 气候及植被特征
1.4 土壤特征
1.4.1 高山草甸土
1.4.2 高山灌丛草甸土
1.5 河流
1.6 区域代表性
1.7 学科方向与定位
1.7.1 1976~1998年
1.7.2 1999~2012年
1.7.3 2013~2017年
第2章 海北站主要样地和观测设备
2.1 生态系统要素长期监测样地
2.1.1 高寒矮嵩草草甸监测样地
2.1.2 高寒金露梅灌丛监测样地
2.1.3 高寒小嵩草草甸监测样地
2.1.4 气象观测场
2.1.5 关键生态水文过程平台
2.1.6 水体生物地球化学特征观测场
2.2 生态系统过程研究样地与设施
2.2.1 植物生长节律自动观测系统
2.2.2 模拟水热改变对高寒草地影响过程实验平台
2.2.3 高寒草地养分添加实验平台
2.2.4 天然高寒湿地碳过程对气候变化响应平台
2.2.5 水位下降对高寒湿地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过程平台
2.2.6 模拟增温及放牧对高寒草地影响实验平台
2.2.7 高寒草地适应性管理过程平台
2.2.8 高寒草地碳收支平台
2.2.9 高寒草地山体垂直带谱环境置换平台
2.2.10 啮齿动物种群的自我调节机制研究平台
2.2.11 小流域水平的高寒草地水源涵养功能评估平台
2.2.12 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陆地观测卫星共性应用支撑平台
第3章 海北站联网长期观测数据
3.1 气象观测数据
3.1.1 概述
3.1.2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3.1.3 气象观测数据集
3.2 生物要素观测数据
3.2.1 概述
3.2.2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3.2.3 生物监测数据
3.3 土壤监测
3.3.1 概述
3.3.2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3.3.3 土壤监测数据集
3.4 土壤水分与冻土
3.4.1 概述
3.4.2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3.4.3 数据及质量控制
3.4.4 主要研究结论
3.5 地表水环境
3.5.1 概述
3.5.2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3.5.3 水环境监测数据集
第4章 台站特色研究数据
4.1 青海省高寒草地土壤碳储量特征
4.1.1 研究区域自然条件
4.1.2 植被概况
4.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4.1.4 样品采集
4.1.5 样品分析
4.1.6 高寒草地碳储数据集
4.1.7 主要研究结果
4.2 高寒金露梅灌丛通量观测研究数据集
4.2.1 植被类型
4.2.2 数据集
4.2.3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4.2.4 主要研究结果
参考文献
附件 地球化学调查样品中银、锡、硼的电弧发射光谱法测定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马蹄实用栽培和加工技术
¥12.8¥32.8 -
药用植物图鉴
¥29.3¥45.0 -
南瓜栽培新技术
¥3.2¥7.5 -
禽病鉴别诊断与防治-(第2版 )
¥4.5¥11.0 -
小浆果栽培技术
¥6.1¥19.0 -
流行草花图鉴
¥4.8¥13.0 -
现代花卉园艺学原理与切花百合生产技术
¥11.0¥37.0 -
玉米生产技术大全(第二版)
¥50.6¥80.0 -
中国畜禽种业发展报告2024
¥75.6¥120.0 -
蛋鸡养殖技术精解
¥31.2¥48.0 -
农业推广
¥41.1¥68.0 -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体系构建及投入机制研究——以典型稻麦区为例
¥66.0¥100.0 -
药食同源中药材实用栽培技术
¥31.8¥54.0 -
现代糯高粱绿色生产技术
¥34.6¥60.0 -
土壤农化分析 第三版
¥37.3¥55.0 -
高粱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34.7¥45.0 -
大豆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
¥22.0¥35.0 -
玉米绿色生产技术
¥22.0¥35.0 -
现代农业种植技术
¥49.4¥88.0 -
游动的宝石——锦鲤
¥67.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