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575397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44
  • 出版时间:2022-02-01
  • 条形码:9787505753976 ; 978-7-5057-5397-6

本书特色

跟随大师脚步 构建知识体系 培养探究精神 提升人文素养 培根 铸魂 启智 润心

内容简介

本书辑录了朱自清的《诗言志辩》、吴梅的《词学通论》)及古典诗学论文4篇(朱自清第五、六、八讲3篇,闻一多第七讲1篇),从了解音律、欣赏词作的角度入手,讲解词学的基本知识及词的演变历史;并以历史衍化为经,以拓展内涵为纬,勾勒了“诗言志”的完整体系。

目录

**讲 诗言志.......................... 001

一、献诗陈志.......................... 001

二、赋诗言志.......................... 011

三、教诗明志.......................... 016

四、作诗言志.......................... 023

第二讲??比??兴............................ 037

一、毛诗郑笺释兴...................... 037

二、兴义溯源.......................... 050

三、赋比兴通释........................ 061

四、比兴论诗.......................... 075

第三讲??诗??教............................ 082

一、六艺之教.......................... 082

二、著述引诗.......................... 088

三、温柔敦厚.......................... 100

第四讲??正??变............................ 113

一、风雅正变.......................... 113

二、诗体正变.......................... 127

第五讲??诗的语言......................... 146

一、诗是语言.......................... 146

二、诗与文的分界...................... 147

三、诗缘情............................ 149

四、组??织............................. 150

五、传达与了解........................ 153

第六讲??诗多义举例....................... 154

一、古诗一首.......................... 156

二、陶渊明《饮酒》一首................. 160

三、杜甫《秋兴》一首................... 162

四、黄鲁直《登快阁》一首............... 166

第七讲??宫体诗的自赎..................... 170

第八讲 ??《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 180

第九讲??论平仄四声....................... 207

第十讲 论??韵........................... 211

第十一讲??论音律......................... 217

第十二讲??论作法......................... 228

第十三讲??唐五代词略..................... 233

一、唐人词略.......................... 233

二、五代十国人词略..................... 238

第十四讲??两宋词略....................... 246

一、北宋人词略........................ 246

二、南宋人词略........................ 260

第十五讲??金元词略....................... 279

一、金人词略.......................... 279

二、元人词略.......................... 289

第十六讲??明清词略....................... 300

一、明人词略.......................... 300

二、清人词略.......................... 309



展开全部

节选

**讲 诗言志 一、献诗陈志 《今文尚书·尧典》记舜的话,命夔典乐,教胄子,又道: 诗言志a,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郑玄注云: 诗所以言人之志意也。永,长也,歌又所以长言诗之意。声之曲折,又长言而为之。声中律乃为和b。 这里有两件事:一是诗言志,二是诗乐不分家。《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也有“诗以言志”的话。那是说“赋诗”的,而赋诗是合乐的c,也是诗乐不分家。据顾颉刚先生等考证,《尧典》*早也是战国时才有的书d。那么,“诗言志”这句话也许从“诗以言志”那句话来⑤,但也许彼此是独立的。 《说文》三上《言部》云: 诗,志也。[志发于言]f。从“言”,“寺”声。 古文作“”,从“言”,“”声。杨遇夫先生树达在《释诗》一文里说:“‘志’字从‘心’,‘’声,‘寺’字亦从‘’声。‘’、‘志’、‘寺’古音盖无二。……其以‘’为‘志’,或以‘寺’为‘志’,音近假借耳。”又据《左传》昭公十六年韩宣子“赋不出郑志”的话,说“郑志”即“郑诗”:因而以为“古‘诗’‘志’二文同用,故许慎径以‘志’释‘诗’”⑦。闻一多先生在《歌与诗》里更进一步说道: 志字从“”,卜辞“”作“”,从“止”下“一”,象人足停止在地上,所以“”本训停止。……“志”从“”从“心”,本义是停止在心上。停在心上亦可说是藏心里。 他说“志有三个意义:一、记忆,二、记录,三、怀抱”。从这里出发,他证明了“志与诗原来是一个字”h。但是到了“诗言志”和“诗以言志”这两句话,“志”已经指“怀抱”了。《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云: 子大叔见赵简子。……简子曰:“敢问何谓礼?”对曰:“吉也闻诸先大夫子产曰:‘……民有好、恶、喜、怒、哀、乐,生于六气。是故审则宜类,以制六志。哀有哭泣,乐有歌舞,喜有施舍,怒有战斗。喜生于好,怒生于恶。是故审行信令,祸福赏罚,以制死生。生,好物也;死,恶物也。好物,乐也;恶物,哀也。哀乐不失,乃能协于天地之性,是以长久。’” 孔颖达《正义》说:“此六志,《礼记》谓之‘六情’。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汉人又以“意”为“志”,又说志是“心所念虑”,“心意所趣向”,又说是“诗人志所欲之事”⑨。情和意都指怀抱而言;但看子产的话跟子大叔的口气,这种志,这种怀抱是与“礼”分不开的,也就是与政治、教化分不开的。 “言志”这词组两见于《论语》中。《公冶长》篇云: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j,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先进》篇记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各言其志”,语更详。两处所记“言志”,非关修身,即关治国,可正是发抒怀抱。还有,《礼记·檀弓》篇记晋世子申生被骊姬谗害,他兄弟重耳向他道:“子盖盍言子之志于公乎?”郑玄注:“重耳欲使言见谮之意。”这也是教他陈诉怀抱。这里申生陈诉怀抱,一面关系自己的穷通,一面关系国家的治乱。可是他不愿意陈诉,他自己是死了,晋国也跟着乱起来。这种志,这种怀抱,其实是与政教分不开的。 《诗经》里说到作诗的有十二处: 一、维是褊心,是以为刺。《魏风·葛屦》 二、夫也不良,歌以讯之。《陈风·墓门》 三、是用作歌,“将母”来谂。《小雅·四牡》 四、家父作诵,以究王讻。《小雅·节南山》 五、作此好歌,以极反侧。《小雅·何人斯》 六、寺人孟子,作为此诗。凡百君子,敬而听之。《小雅·巷伯》 七、君子作歌,维以告哀。《小雅·四月》 八、矢诗不多,维以遂歌。《大雅·卷阿》 九、王欲玉女,是用大谏。《大雅·民劳》 十、虽曰“匪予”,既作尔歌。《大雅·桑柔》 十、??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大雅·崧高》 十二、吉甫作诵,穆如清风。《大雅·烝民》 这里明用“作”字的八处,其余也都含有“作”字意。(一)*显,不必再说。(二)《传》云:“讯,告也。”《笺》云:“歌谓作此诗也。既作,可使工歌之,是谓之告。”《经典释文》引《韩诗》:“讯,也。”《说文·言部》:“,数谏也。”段玉裁云:“谓数其失而谏之。凡讥‘刺’字当用此。”(八)《传》云:“不多,多也。明王使公卿献诗以陈其志,遂为工师之歌焉。”(九)《笺》云:“玉者,君子比德焉。王乎,我欲令女汝如玉然。故作是诗,用大谏正女汝k。” 这些诗的作意不外乎讽与颂,诗文里说得明白。像“以为刺”“以讯之”“以究王讻”“以极反侧”“用大谏”,显言讽谏,一望而知。《四牡》篇的“‘将母’来谂”,《笺》云:“谂,告也l。……作此诗之歌,以养父母之志来告于君也。”与《巷伯》的“凡百君子,敬而听之”,《四月》的“维以告哀”,都是自述苦情,欲因歌唱以告于在上位的人,也该算在讽一类里。《桑柔》的“虽曰‘匪予’,既作尔歌”,《笺》云:“女汝虽牴距,已言‘此政非我所为’,我已作女汝所行之歌,女汝当受之而无悔。”那么,也是讽了。为颂美而作的,只有《卷阿》篇的陈诗以“遂歌”,和尹吉甫的两“诵”。《卷阿传》说“王使公卿献诗以陈其志”,“陈志”就是“言志”。因为是“献诗”或赠诗如《崧高》《烝民》,所以“言志”不出乎讽与颂,而讽比颂多。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实秋,改名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著名学者、散文家、诗人。讲真话、写真情、描绘实景,是他散文艺术的*高成就。 吴梅(1884—1939),字瞿安,号霜厓,江苏苏州人,近代戏曲理论家和教育家,一代词曲学大师。一生致力于戏曲及其他声律的研究和教学,桃李满园。 闻一多(1899—1946),本名闻家骅,字友三,湖北浠水人,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所倡导的新格律诗创作影响了众多诗人,在新诗发展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