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八旗子弟书研究
读者评分
5分

包邮清代八旗子弟书研究

1星价 ¥37.5 (7.5折)
2星价¥37.5 定价¥50.0
商品评论(1条)
ztw***(三星用户)

清代八旗子弟书研究。

2023-03-30 21:56:58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516500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533
  • 出版时间:2021-12-01
  • 条形码:9787105165001 ; 978-7-105-16500-1

本书特色

子弟书盛行于清代,主要以演唱以及文本的形式流传于北京、天津、沈阳等地的八旗群体当中。随着八旗制度的消亡,八旗子弟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子弟书作为一种演唱形式也逐渐消亡了,但其文本却因其载体形式而得以留存下来,其艺术价值也逐渐得到了学界的认可。曾有研究者对子弟书唱腔进行过考索,但终因资料的缺乏而没有实质性的成果。所以子弟书研究主要围绕文本展开。子弟书是特定年代满族与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产生的一颗奇果,有着我们古老文化的甜美与芳馨,终被研究者发现和采撷。子弟书的研究从时间上划分为三个阶段:清代、民国时期和当代。这三个阶段的资料整理和研究,将子弟书的价值逐渐凸显出来。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探析了子弟书产生的原因,认为折子戏是子弟书产生很为直接的原因。子弟书是一种诗学特征鲜明的艺术形式,本研究对其诗学特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对于发掘俗文学的文学价值可以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对大量子弟书作品的细读,本书解读了子弟书承载的文化意蕴和文化传播功能。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思路

**章 子弟书的形成与发展
**节 子弟书的形成
一、八旗子弟群体的文化特性与需求
二、折子戏对子弟书形成的作用
三、子弟书与其他说唱艺术的关系
第二节 子弟书的兴盛
一、子弟书文本的兴盛
二、子弟书文本流传的兴盛
三、子弟书演唱的兴盛
第三节 子弟书的退场
一、八旗子弟的衰落
二、子弟书文本的失范
三、大鼓书对子弟书的替代
清代八旗子弟书研究

第二章 子弟书的形态模式
**节 子弟书的诗化特征
一、叙事诗特征
二、对古典诗词的继承
三、诗篇的功能与特点
四、诗篇的类型与特点
第二节 子弟书在形式上的模仿与创新
一、形式多样
二、形式探索
三、形式创新
第三节 子弟书的描写模式
一、人物模式
二、景物模式
三、声音模式
四、情感模式

第三章 子弟书的文化意蕴与传播功能
**节 戏曲题材子弟书的文化意蕴和传播价值
一、古代女性的美德
二、丰富的情感世界
三、红颜祸水与红颜薄命
四、仕进与退隐
五、人生如梦
第二节 从子弟书看经典小说的民间接受与传播
一、《红楼梦》子弟书
二、其他长篇小说改编的子弟书
三、短篇小说改编的子弟书
第三节 现实题材子弟书的文化交流功能
一、军旅题材
二、仕进题材
三、职守题材
四、纨绔题材
五、民俗题材
六、艺人题材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尹变英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博士,山西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近现代文学、俗文学。代表作《中国古代的诗社与诗学》(商务印书馆)。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