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7010898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70
- 出版时间:2021-08-01
- 条形码:9787570108985 ; 978-7-5701-0898-5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新中国十七年时期中国画自身的问题,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花鸟画面临的新要求入手,分析了花鸟画艺术立场和服务对象的历史变化以及十七年时期“人民性”内涵的不同向度;“人民性”要求对于艺术的社会功能价值改造,在花鸟画领域往往通过主题的凝练去应对,本书借用社会学视角,重点讨论了“丰收”“百花与山花”主题以及传统题材寓意的新变;而十七年时期写生与创作意识的普及和高扬给花鸟画带来更加直接的艺术本体的“改造”压力,对应着不同向度的“人民性”诉求,本书重点讨论了以于非闇、郭味蕖、潘天寿为代表的三种应对之方和图式转型之路。
目录
序言
前言
导论
**节 新中国十七年时期花鸟画研究的学术史简述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研究理路与方法
**章 进入新中国:十七年时期花鸟画的新要求
**节 面对“人民”的价值诉求
第二节 花鸟画:社会功能与现实主义的要求
第三节 创作与写生之维:花鸟画图式的新要求
第二章 十七年时期花鸟画的命运与三种“改造”趋向
**节 中国画生存危机中的花鸟画与“阶级—写实”趋向
第二节 阶级—民族双重诉求中的花鸟画
第三节 “笔墨”表现现实生活与花鸟画的民族—写意路向
第三章 走向现实价值之途:花鸟画的主题探寻
**节 花鸟画寓意转化与走向现实社会价值的探索
第二节 十七年时期花鸟画中的“丰收”主题
第三节 走向自然:从“百花”到“山花”主题
第四章 承变之间:应对“改造"的图式转型
**节 阶级—写实性的回应:于非闇的“写生”与图式努力
第二节 阶级—民族性改造的应对:郭味蕖的“综合”探索
第三节 民族—写意之维:潘天寿的图式与“创作”自觉
余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董占军,籍贯内蒙古赤峰市,二级教授,艺术学博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山东省首批签约艺术评论家,山东省重点学科设计学首席专家、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库人选、山东省教学名师、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设计史、设计美学、艺术文献学教学与研究工作。承担或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古代设计艺术思想研究》及山东省教学改革立项重点项目《艺术设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及教材建设研究》等科研、教学改革项目十余项,科研及教学成果分别获得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泰山文艺奖一、二、三等奖十余项。近年出版《西方现代艺术设计史》《艺术文献学论纲》《外国工艺美术史》《玩具》等学术著作12部,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
-
中国画在西方:66幅海外馆藏珍品
¥20.7¥58.0 -
齐白石草虫册页精品-经典画库
¥12.0¥30.0 -
神圣的绿洲:1948
¥20.3¥58.0 -
(精)莫奈手稿
¥34.1¥138.0 -
硬笔卷-楷书名家临帖入门
¥4.8¥13.0 -
张大千国画精品-经典画库
¥9.1¥30.0 -
虚静声希-音乐品鉴的乐趣
¥13.6¥35.0 -
纯艺术--欧洲电影(原始冲动影像视觉的内在张力)
¥11.9¥29.8 -
齐白石国画山水精品-经典画库
¥11.4¥30.0 -
中国书画题跋字典
¥23.1¥68.0 -
中国工艺美术史修订本
¥18.4¥58.0 -
齐白石山水册页精品-经典画库
¥11.4¥30.0 -
艺术教育
¥9.4¥26.0 -
梵·高手稿-精装
¥34.1¥138.0 -
数码摄影用光和色彩从入门到精通
¥22.8¥69.0 -
高雅八卦
¥24.4¥58.0 -
品乐之乐-关于作曲家和演绎者的笔记
¥13.6¥35.0 -
中国历代经典名帖集成:唐人摹兰亭序三种
¥3.6¥8.8 -
艺用造型解剖学
¥11.5¥35.0 -
康定斯基艺术全集-精装
¥30.4¥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