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70118915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3
- 出版时间:2021-11-01
- 条形码:9787570118915 ; 978-7-5701-1891-5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从“文儒”“文艺”“文献”等多维文化视角切入,对汉唐文学经典作品的内涵及特点进行深入的阐释,探讨与史学、哲学相融的文学是如何走向审美化的特点,以及文人阶层在这一进程中的历史作用。所涉及的作家作品具有经典性和可读性,对于推动汉唐文学研究大有裨益。本书作为汉唐文学研究的学术著作,力求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新的研究观点;强调文学的文化阐释意义,特别是从儒学与文学的结合、古代文人的心态与文化背景等方面,展现汉唐文学的多元发展方向;考虑到汉唐文学的时代个性,在研究方法上突出融通多元的特征,强调“文儒”“文艺”与“文献”共通的意义,可以为汉唐文学研究提供方法论借鉴。
目录
前言
**章 文儒与中古文学观念的演进
**节 唐前“文儒”概念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文”“儒”分合与南朝至初唐时期的文学史谱系建构
第三节 初唐史官对“文儒”观念的认识
第二章 文儒与初唐王氏家族文学
**节 王通文学思想中的“文儒”特征
第二节 王勃文学思想中的“文儒”特征
第三节 “文儒”王勃的人格特征与创作特色
第三章 汉唐文学经典意蕴发微
**节 “个人”的发现与“究天人之际”的史书叙事——以《史记》中的“项羽”为例
第二节 《文选》西汉赋中的李善注引楚辞考
第三节 《文心雕龙》对初唐文学的影响
第四章 文艺融通与中古文学创作因革
**节 魏晋南朝时期别情诗中的山水描写
第二节 从崇尚王羲之书法看唐太宗朝文化渊源和审美理想
第三节 诗法传承与理念创新——南朝文学和李白创作中“清”概念的比较
第五章 文化复古与盛中唐时代的文学嬗变
**节 李白《古风》其一再探讨
第二节 荆楚文化与韩愈险怪诗风的关系
第三节 从制礼作乐的“质文代变”到个体创作的“立言不朽”——唐代古文运动中关于文学观念的新变
附录 文献、文学与文化新探
附录一 储光羲诗集考略
附录二 让“文学史”还原“审美”的面貌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李伟,1982年生,籍贯山东兖州,201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后在山东大学文学院从事博士后合作研究,已出站。先后就职于济南大学文学院和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计划”、济南市和山东省高层次人才专家库,系山东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理事,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东海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儒学文化、汉魏六朝唐代文学史和中国古典散文史。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山东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项目、全国古籍整理专项等***和省部级以上项目7项,出版《文儒演生与文脉传承》《以文化人:齐鲁文化与中国人文智慧》《齐鲁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导论》《中国近代女性文学大系·诗词卷》等著作7部,在《中华文史论丛》《山东大学学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山东社会科学》《中国诗学》和《光明日报》等CSSCI期刊和重要报刊上发表论文近50篇,相关成果获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成果三等奖、济南市社科成果二等奖、山东省奎虚图书奖等奖项。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见字如面
¥15.9¥49.8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夏日走过山间
¥11.3¥30.0 -
人生非若春日蔷薇
¥12.5¥46.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5.8¥15.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23.1¥39.8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到山中去
¥9.1¥30.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50.3¥68.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6.1¥29.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20.6¥32.0 -
橙黄橘绿半甜时
¥17.9¥49.8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7.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