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医生生涯和医生梦

我的医生生涯和医生梦

1星价 ¥27.4 (5.5折)
2星价¥27.4 定价¥49.8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843782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08
  • 出版时间:2022-02-01
  • 条形码:9787518437825 ; 978-7-5184-3782-5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三代医生的情怀之作。八位医生均对医生这份职业心怀敬畏,倡导医学要回归临床、回归人文、回归基本功,并身体力行之。各位医生讲述了自己的执业经验、经历和由此形成的认识、思想演变过程等,文中充满了医生生涯中的快乐、幸福与阳光,成长、成熟与担当,读来令人感动。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三代医生的情怀之作。书中汇聚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研究所所长胡大一等八位医生的职业生涯和执业心得,这八位医生横跨三代,见证了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壮大,均对医生这份职业心怀敬畏,倡导医学要回归临床、回归人文、回归基本功,并身体力行之。他们的从医经历以及所思所想,铺开了一幅医生成长、成熟、担当,循环往复以至宣告归隐的生动画卷,以实际行动打造出“中国好医生”的样板。

目录

劳动(爱岗敬业)*光荣——怀念我的母亲胡佩兰 胡大一(2015/07/23)

领悟!平凡的大医生——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老主任王静毅 (2017/02/13)?

理解医学 做合格医生 构筑心长城 整理自胡大一大夫讲课视频(2012/03/13)

医生生涯漫谈 任文林(2017/07)?

缓慢但前行,沉默但不灭 吴彦/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7/06/03)?

医疗实践与医疗观念 戴若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医院(2017/03/11)?

从临床实践到临床思路 高文根/北京航天总医院(2017/04/20)?

硬技术的软着陆 张立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2017/08)?

结束语:三个回归 胡大一(2017/07)

结束语补充文字:从一位患者自述再探医患关系和医学人文 胡大一(2021/06/20)?

附录

医患交流面面观 

患医的交流(2019/08/15) 


展开全部

节选

理解医学 做合格医生 构筑心长城 胡大一 (2012/03/13) 人生很短,抓紧时间干正确的事。 医生的成长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不但学制长,而且一生都在学习、提高、升华。所谓“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著书立说;七十回顾人生;八十游山玩水;九十活不过,那是自己的错”。每十年应该有阶段性的人生和职业目标。 1)三十而立。 我们医生在二十多岁走出学校大门,开始临床实践。**个十年是坚持医疗实践的十年,学会看病,在患者的病床旁摸爬滚打。不会看病,何来合格的医生? 2)四十不惑。 第二个十年是在继续医疗实践的基础上,研究、创新的十年。要在广泛的医疗实践基础上,轮转了各科以后,选定一个具体的专科,甚至是在专科里选择一个具体的自己喜欢钻研的领域,比如你是愿意钻研心律失常,钻研心力衰竭,还是愿意钻研冠心病,钻研高血压?选择一个很具体的领域深入挖掘,做研究,做创新。努力在这个领域做出深度,超过老师,超过前人。 3)五十知天命。 第三个十年应该走出你研究范围的局限。你不能一辈子就研究一个点,应该重新走向更宽阔的层面。五十岁左右正是成为学科带头人甚至学术领军人物的年龄,你肯定要在战略上综合了解学科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了解各方面的重大和关键问题,才能领好这个学科。你不能还只聚焦在某一个领域、某一项具体技术上,那样的话你很难引领一个学科。 4)六十著书立说。 有了30多年的临床经验,又通过自己学习读书,是可以总结自己学医和行医经验的时候了,写出自己的水平和特色。现在,有很多三四十岁的医生在拼命写书,写的书越来越厚。实际上,大部分内容是抄来抄去,因为三四十岁还没有足够的体验,很难写出有特色、有自己经验积累的书。60岁的时候除了继续做实践,确实应该著书立说,总结可以启示后人的一些成就。 5)七十回顾人生。 医生的一生不只行医,人生经历也非常丰富。以我为例,我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经历过 SARS,参加过医疗队,到过西藏阿里……我们有很多人生的经历,这些经历当中有很多值得总结的财富。 6)八十游山玩水。 我们有些医生(专家)到80岁还在做手术,我觉得不可思议。80岁还做手术,并且一个人做,一定是牺牲了两代、三代人,甚至更多人的成长。应该把更多的机会让给年轻人,自己也可以享受人生。 7)九十活不过,那是自己的错。 通常情况下,如果能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零吸烟、管好嘴、迈开腿、心态好),那么你的期望寿命是 90 岁以上。医生是获得医疗保健知识更多的职业,所以大家的期望寿命一定是90岁,不是70岁、80岁。90岁活不过,一定是自己的过错,是自己没有好好关注自己的身体和健康。 医生一生的三种身份 1. 实践者 医生每天都在看病,都在实践。 2. 教育者 医生要带学生,培养下级医生,同时有责任做公众健康科普教育。不要把健康教育局限于上电视、做节目或者开设健康大课堂。实际上,医生每天都在做健康教育。 你接诊了一位喜欢吸烟的心肌梗死患者,你给他做了支架,还应该跟他讲清楚:“以后不能吸烟,吸烟可能会使心肌梗死再发,而且容易长血栓。” 你接诊了一个肥胖的青少年,天天喝含糖量高的饮料。你有责任和他父母与本人谈:“孩子应该控制体重,如果不控制体重,长大以后,不但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增加,患癌症的危险因素也增加。” 医生每天的日常工作,无论查房还是看门诊,在对患者的治疗和处方当中肯定不只是药物和技术的使用,也需做好健康教育。 3. 探索者 学医、行医无止境。时至今日,我们面对的仍然是大量的未知数。真正能够找到病因并根治的疾病寥寥无几。医生的一生更多是在探索。 医生生涯漫谈 任文林(2017/07) 从事职业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从事社会活动、进行人生实践的*主要的方式,是实现个人生存需要、获得个人安全感并为社会做出贡献的重要途径。我们那一代人的职业选择不像现在的人这么自由和丰富,并且许多都是由“组织”决定和安排的。我这个“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医生职业也是被决定的,不过我依然热爱它并至此无悔。 一、起步 走进医学的初始感觉比较沉重。这除了与医学专业本身的特点有关外,那个特殊年代所形成的氛围也是重要原因。走进校园后,77级学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在让人感动的同时,也给虽然胸无大志但也不愿太落后的我带来了无形的巨大压力。相比那些早晨三四点钟起床,凌晨一点还不睡觉,走路、排队买饭甚至上厕所都要看书或背单词的勤奋学子,我这个扛不住而不得不在十一点半前睡觉的人除了感受到了催人奋进的力量外,还常常会有深深的不安与自责。尽管后来学校为了学生的健康不得不在十点半后对教室、图书馆和宿舍实行熄灯制度,但是,马路路灯下、附近医院的门诊大厅里以及其他类似的还有灯光的地方又开始涌动起学而不厌的身影。那时正值文艺复苏和伤痕文学兴起的年代,历经十余年的文化荒漠后,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学和影视作品如雨后春笋,颇具诱惑力。然而这些与专业学习无关的绚烂带给我们更多的是遗憾,有时在操场看电视的人群后面多站一会儿都会感到不安。记得有一个周末,我去电影院看了一场《庐山恋》,不务正业的罪恶感在随后的一个星期都挥之不去。 当然,医学院校沉重的课业负担、枯燥的学习内容更让人压抑。一开始就是解剖学、组织学、生物学等等,整天隆突、结节、陷窝,神经、血管、淋巴之类的,摸着骨头、翻着尸体死记硬背。睡眠不足,食欲全无,每天看到菜里面不论什么样的肉都觉得像是从解剖室弄来的。有同学不堪忍受就直接退学了。与考入文科院校的同学见面时可以看到他们显而易见的优越感。欣赏性阅读是他们重要的学习内容,天天徜徉于中外名著的海洋中,时时与浪漫和快乐相伴,相比之下我们的失落不言而喻。 好在还有临床见习。记得**次到医院,带教老师是一位身材颀长举止优雅的中年大夫,他带我们到病房看了一位 50 多岁的男性患者,因为突发偏瘫伴失语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血压依然很高。老师在系统而简洁的病史介绍后,认真做了示范性查体,然后让我们回答患者是什么情况。刚上基础课而没有接触过临床的我们当时是一头雾水。 接着,老师根据患者的相关病史,为我们做了临床及定位和定性诊断分析:该患者表现为右侧偏瘫且伴失语,其病变部位应在中枢而非外周;既有肢体瘫痪又有同侧面瘫,表明病变应在脑干以上、锥体交叉之前;如此大面积的运动障碍伴感觉异常但暂无明显意识障碍和颅内高压症,暗示病变应在运动及感觉神经纤维高度集中的区域而非广泛性皮层损伤,符合这一特征的部位只能是内囊。因为外周神经功能在中枢的定位特点是上下颠倒、左右交叉,所以导致该患者右侧偏瘫的中枢病变定位应该是左侧内囊。右手优势者的语言中枢在左侧,因此,患者也同时伴失语。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该患者的左侧内囊部损害呢?患者既往无神经系统的任何异常表现,本次工作时急性起病,这种情况多为脑出血或脑栓塞。患者没有产生动脉性栓塞栓子来源的基础疾病证据,但有高血压史,入院时血压依然很高,所以应该是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脑出血。入院后腰穿抽出了均匀的血性脑脊液,证实了脑出血的诊断。综上所述,患者本次入院是因为卒中,性质为出血性,部位在左侧内囊,基础疾病是高血压。 如此渊博的学识,严密的逻辑思维,无懈可击的推理过程,清晰而自信的诊断结论,顿时让我肃然起敬。原来医生的风采也可以如此迷人!我也应该做这样的好医生! 目标是无形的动力,兴趣是*好的老?。有了做好医生的理想,此后面对的虽然是同样枯燥的内容,承受的是同样沉重的负担,我却感觉痛苦指数大减。从此,我不仅认真对待要求掌握的知识,连那些教材上以小字排版仅供参考和了解的内容也力求能掌握,尽量不留知识盲区和缺陷。同时,我开始思考各门课程的特点、功能和相互联系。首先要学好解剖学、组织学、生物化学和生理学,从宏观及微观结构、代谢以及生理功能的角度去完整地认识和理解“正常人”,这是比较、区分和识别“病人”的基础。学好微生物、寄生虫、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学,认识和理解重要的致病因素、致病过程以及患病后人体器官、组织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改变。掌握问诊、物诊,学好检验、心电、超声、放射和核医学,正确选择和应用相关技术手段,寻找线索,评价相关系统的结构、代谢和功能状态,正确地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为疾病治疗提供正确方向。要重视临床各个学科,即使无志于从事的专业也不偏废,这既可为将来的专科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也可避免视野狭小、专科局限和忽略整体所带来的风险。寒暑假没有上课的干扰,是可以自由选择、系统复习、比较归纳和消化所学内容的宝贵时间,在我完成学业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

主编 胡大一 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研究所所长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国家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负责人 国家和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专家津贴) 担任《中华心血管病杂志》总编辑,《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中文版执行总编,《欧洲心脏病杂志》国际编委会委员,《中国医刊》编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导刊》《中国心血管病研究》《心肺血管病论坛》总编辑,《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全科医师杂志》副总编辑等职务。 获多项科技进步奖,1998年获北京市先进科普工作者奖,2000年获“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2001年获“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一等奖,2005年获“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贡献奖”,2006 年获“中国医师奖”。由其主编的《胡大一医生浅谈心脏健康》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获评“2016 中国好书”。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