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中国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研究——基于历史和现实的考量

中国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研究——基于历史和现实的考量

1星价 ¥72.3 (7.3折)
2星价¥72.3 定价¥9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60362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B5
  • 页数:204
  • 出版时间:2022-03-01
  • 条形码:9787030603623 ; 978-7-03-060362-3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高校从事气象人才培养的教师和管理者,全国气象行政和业务部门的工作者立足气象人才培养中的关键环节,从问题出发,借助教育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系统地阐述了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拓展气象人才培养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内容简介

本书从我国气象人才培养的历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入手,运用文献法、调查法、个案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借鉴历史上气象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立足于国内外新形势的发展尤其是中国气象事业未来发展的需要,并借助与国外高校气象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力求厘清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在目标、过程、制度和评价等要素层面存在的问题,进而全面探寻我国高校为气象事业未来发展培养适用性本科人才的路径。

目录

目录
前言
**章 绪论 1
**节 气象人才培养研究及意义 1
一、气象人才培养研究的必要性 1
二、气象人才培养研究的重要意义 7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7
一、对于研究时间、空间的界定 7
二、对于高等学校概念的界定 8
三、对于气象专业内涵的界定 8
四、对于本科教育范围的界定 8
五、对于人才培养概念的界定 9
第三节 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研究溯源与发展 9
一、关于国外高校气象人才培养的研究 10
二、关于国内高校气象人才培养的研究 13
第四节 本书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21
一、各章主要内容 21
二、创新之处 22
第二章 我国气象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程 23
**节 中国古代气象人才培养 23
一、中国古代的气象科技成就 23
二、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气象人才培养 25
第二节 中国近代气象本科人才培养 33
一、中国近代气象科学技术的发展 33
二、中国近代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产生与发展 35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气象本科人才培养 39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气象事业的现代化 39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气象本科人才培养发展过程 41
第三章 我国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环境及需求 46
**节 影响我国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经济因素 46
一、当前我国的经济制度 46
二、当前我国的经济水平 48
第二节 影响我国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因素 50
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变革 50
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 51
第三节 影响我国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行业因素 53
一、全球气象事业的发展趋势 53
二、中国气象事业的未来走向 55
第四节 我国气象人才队伍状况及未来需求 56
一、我国气象人才队伍的规模变化 56
二、我国气象人才队伍的结构特征 57
三、与部分气象发达国家人才队伍状况对比 63
四、我国气象行业人才需求状况 63
第四章 国外高校气象人才培养典型案例 66
**节 美国高校气象人才培养 66
一、美国高校气象人才培养的现状及趋势 66
二、美国高校气象人才培养的案例 73
三、美国高校气象人才队伍现状 75
四、美国高校气象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现状及特点 76
五、美国高校气象人才培养对我国的启示 78
第二节 俄罗斯高校气象人才培养 79
一、俄罗斯气象事业的发展 79
二、俄罗斯高校气象人才培养 80
三、研究机构及气象人才培训 82
四、其他形式气象人才培养 86
五、俄罗斯水文气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7
六、俄罗斯高校气象人才培养对我国的启示 88
第三节 日本高校气象人才培养 89
一、课程设置 89
二、师资管理 90
三、校企合作 92
四、项目交流 93
五、跨学科建设 94
六、日本高校气象人才培养对我国的启示 95
第五章 当前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状况及个案分析 97
**节 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现状概览 98
一、培养规模 98
二、培养质量 100
第二节 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个案分析 104
一、北京大学 105
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10
三、中国海洋大学 119
四、个案分析 121
第六章 当前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原因 128
**节 当前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 128
一、培养目标 128
二、培养过程 131
三、培养制度 135
四、培养评价 138
第二节 当前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原因探析 138
一、高等教育准公共产品的特性 139
二、高等教育市场化进程 140
三、高等教育市场化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 141
四、高等教育后大众化对本科气象人才培养的影响 144
五、中国气象局对气象高等教育的支持与引导 145
第七章 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改革策略 146
**节 气象事业发展与新型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前瞻 146
一、气象事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理念 146
二、气象事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类型 151
三、气象事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规格 154
第二节 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改革路径 158
一、厘清人才培养目标 158
二、加强协同培养 160
三、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163
四、改革与完善课程体系 166
第三节 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建立 170
一、深化共建体制改革,创新协同合作人才培养体制 171
二、构建师资建设创新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73
三、优化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完善学分制改革 177
四、健全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实施质量监控和评价 179
五、创新实践课程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实践环节 181
参考文献 188
后记 194
展开全部

节选

**章绪论 **节气象人才培养研究及意义 一、气象人才培养研究的必要性 (一)气象事业现代化的迫切需求 气象事业源远流长,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即已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展开了对风、雨、雷、电等大气现象的观察和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气象科技水平已成为衡量当今世界各国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人类气象知识的重要发源地,曾对气象现象的探索、气象科学的形成与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当前,我国气象事业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越来越具有高科技性、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特征。其科研和业务领域已逐步涵盖天气、气候(气候系统)、气候变化等内容,呈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其服务内容也由传统的天气预报,转向开展天气、气候(气候系统)、气候变化和全球变化监测、预测、评估及对策研究。现代气象事业是由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现代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以及现代气象管理体系所构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及国际合作等重大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为气象事业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对气象事业科学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气象事业科学发展开辟了新空间。当前,我国气象业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应对复杂天气气候的能力明显提高,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正在从世界气象大国走向世界气象强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利益的保障对气象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国气象局在《全国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基本建成气象现代化的目标,气象整体实力接近同期世界先进水平,气象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是:全面贯彻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坚持发展是**要务,坚持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全面深化气象改革、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全面加强气象部门党的建设,突出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双轮驱动,以气象核心技术攻关、气象信息化为突破口,以有序开放部分气象服务市场、推进气象服务社会化为切入点,推动气象工作由部门管理向行业管理转变,加快完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全面提升气象预报预测预警水平,不断提高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构建智慧气象,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气象现代化体系,确保到 2020年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目标,不断提升气象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① 气象事业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科技型、基础性、公益性事业,关乎国计民生。气象事业的公共气象发展方向是由其基础性、社会公益性质决定的,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体现了面向全社会的内涵,渗透在为全社会各行各业的服务之中,事关经济发展的各个部门和社会进步的各个方面。而安全气象是新的国际经济政治格局下国家安全战略对气象事业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气象事业提出的新要求。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以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国家安全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军事安全和社会治安了,而是扩展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其内容已涵盖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环境、资源等方面。“资源气象”是气象事业在新形势下生态文明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气象资源如雨、雪、风等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而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天气、气候监测、预报及评估产品,正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生活信息资源。气象已与上述领域密切交织。总之,我国的气象事业对国家安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作用,对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前瞻性作用。 [1] (二)气象事业发展与人才的关系 气象事业自古有之,但受古代学科分类所限,虽有百科全书式的通才,却难觅精通一科、擅长一术的气象专业人才,将之称为天(文)(气)象人才也许更为合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到了 16世纪中叶,气象学开始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学科,这为专门化的气象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需要说明的是,这时的气象人才是指学科领域内的通才,因为他们可以相对综合全面地掌握整个气象学科的知识。到了 20世纪 60年代,随着各种新技术、新设备(尤其是信息技术、电子设备及卫星)的使用,气象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研究方法由一般性的定量研究发展为需要借助物理和数学方程,利用计算机进行大规模数值运算的数值模式研究,其研究范畴也逐渐突破传统气象学的窠臼,并进而拓展为一门新的学科——大气科学 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和宽泛的研究内容,使得气象科技的专业领域进一步细化,人们很难精通气象科技的所有领域,气象人才的专业化特点也更加突出。 随着国际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气象事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人才资源是**资源。发展现代气象业务,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根本在于要有一支素质过硬、结构优化的高素质气象人才队伍。世界强国都把综合国力的支撑点落在“人才”之上,人才已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国际竞争中越来越显现出决定性意义。 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对于气象人才的培养也高度重视。 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气象工作,促进气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还要求抓好气象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气象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提高教育培训能力,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气象科技教育,提高气象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可见,气象事业的发展同样有赖于人才的支撑,加强气象人才培养,尤其是高校气象本科人才的培养,是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气象业务和科研队伍的必要前提。培养一批既能敏锐观察和分析国际科技动向,又有较强的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并具有国际影响的业务和学科带头人、工程技术骨干是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高等教育是高水平人力资源建设的基础,高校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载体,对于各类人才的输出,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气象高等教育是随着气象事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高校尤其是开设气象专业的高校,为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培养和输出了大批杰出人才,并因此积累了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 20世纪 40年代,竺可桢等老一辈气象学家在浙江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清华大学等高校设立气象学专业,培养出了赵九章、程纯枢、郭晓岚、叶笃正、谢义炳、陶诗言、黄士松、高由禧和顾震潮等一批杰出气象学家,为新中国气象事业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加快气象专业人才培养, 1953年,中央军委气象局成立了气象干部学校, 1955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气象专科学校。1960年中央气象局决定组建北京气象专科学校、成都气象学校,并在南京大学气象系的基础上成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专门培养气象专业人才。 1963年南京大学气象学院改名为南京气象学院,由中央气象局直接管理。此后,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农业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浙江大学、云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一批高校相继成立气象类院系或设立气象类专业,涵盖天气动力学、气候学、大气物理、大气探测和大气遥感、大气环境、农业气象等多个专业,形成了由部门管理的学校培养为主、综合性大学为重要支撑的中国特色气象教育体系,对推进我国气象事业的建立和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 2015年,教育部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气象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教高〔 2015〕2号),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提出了加强新时期气象教育和气象人才培养工作的定位、思路和措施 ①。我国的气象高等教育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三)现代气象本科人才培养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当代气象事业发展的新趋势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即全球气候变化加剧、高新技术设备广泛使用、学科交叉趋势突出以及国际合作广泛等。 一是气候变化问题已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当今人类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2014年发布的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 AR5)第二工作组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已对水资源、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农业、农村和城市、人类健康与安全、人们的生计等造成影响,从热带到两极、从小岛到大陆各地区、从昀富裕国家到昀贫困国家,气候变化的影响遍及全球各个区域。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整体脆弱,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气候变化已对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城镇运行安全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应对气候变化任务十分繁重。随着气候变化异常,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现,强度陡增,损失也越发严重。世界各地区都将受此影响,而受冲击昀强烈的国家将是发展中国家。 2015年 12月,近 200个国家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中国坚定支持和落实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为此需要有气象事业和气象高等教育的高水平发展做基石。 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有关的灾害占自然灾害的 70%以上①。中国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 GDP总量的 3%左右,还有不同程度的人员伤害。随着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频率增加、强度增大的趋势,全社会更加需要全面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监测和防范能力。因此,中国气象事业不仅承担着预测预报任务,更有防灾减灾,甚至在国际交涉中维护国家主权的使命。 二是高新技术及仪器设备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如今,借助航天飞船、卫星、飞机、雷达和海洋浮标等仪器设备和技术手段,气象探测的范围大大拓展,精度也显著提高。其他诸如信息高速传输系统、超级计算机、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新型催化技术、人工固碳技术等的建立和使用,有力地推动了气象事业的发展。此外,随着互联网发展,气象信息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气象应用不断发展;基于标准、高效、统一的数据环境,建立天气预报、气候预测、综合观测、公共气象服务、教育培训以及行政管理等智能化、集约化、标准化的气象业务和管理系统;以信息化为基础,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加快构建和发展智慧气象,实现观测智能、预报精准、服务高效、管理科学的气象现代化发展模式。 三是学科交叉融合逐渐加深。适应气象事业发展需求,气象学科内部各学科之间,气象学科与公共管理、法学等学科之间,气象学科与其他自然学科、工程学科之间交叉与整合加速进行,气象学科正在突破传统的局限,向更加广阔的学科领域发展,单一的理科已经无法涵盖气象学科的所有领域。气象科学发展至今时今日,已不再限于大气科学或地球科学领域,而是与社会科学(如管理学)、人文科学(如艺术学,甚至文学)等学科领域相互交叉,深度融合。 四是国际合作互动频繁。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气象学科发展日趋全球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国与国之间气象的关联度不断上升,各国就防御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及本国所关注问题的合作与博弈不断强化。 同时学科的融合必然促进学术与业务的交流与合作。如世界气象组织、世界天气监视网、全球大气监测计划、全球气候观测系统和全球综合对地观测系统等组织和体系的运转,都需要国际广泛合作。 因此,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高水平气象人才队伍是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新趋势的必然要求,也是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取主动的必要条件。然而,我国高层次气象人才队伍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结构失衡(包括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学科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