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30438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48
  • 出版时间:2022-04-01
  • 条形码:9787300304380 ; 978-7-300-30438-0

本书特色

齐格蒙特·鲍曼对消费主义和新穷人流动的现代性文化的阐述。本书是一部30年前关于文化的书,对文化概念的解构 终是在社会科学“文化”的觉醒中开始的,这只是类似悖论中的一个。文化概念具有哲学愿望的所有标志,包含了作为逻辑悖论而被“回收利用”的人类境况的现代图景。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鲍曼尝试对文化的意义进行分类,他区分了作为概念的文化、作为结构的文化和作为实践的文化,并分析了“文化”这一概念在各类情境下的不同用法。对于鲍曼来说,文化是人类互动中一个不断变化的方面,它必须作为人类生活整体中的一个部分来被理解与研究。
鲍曼认为,文化是内在矛盾的。因此,文化既是失序的能动者,也是秩序的工具;既会陈旧过时,也会永垂不朽;文化的运转并不在于保存自身,而在于确保进一步实验和变革的条件。
本书是文化研究和社会理论领域的经典之作,也展示了社会学大师鲍曼思想发展的关键环节。鲍曼自己认为,在他的著作中,这是**部探索一种新的社会理论而非谬误的作品。

目录

导言 作为现代社会自我意识的文化 系统还是矩阵? 文化与认同 文化的相对性和人性的普遍性 **章 作为概念的文化 作为等级概念的文化 文化作为差异性概念 文化的一般性概念 第二章 作为结构的文化 结构的概念 结构的本体论地位和认识论地位 结构主义规划的纲要 第三章 作为实践的文化 文化的与自然的 文化与社会学 主题索引 人名索引 译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1925—2017),当代西方著名社会理论家之一。鲍曼出生于波兰的一个犹太家庭,1954年起在波兰华沙大学哲学与社会科学系任教,1968年被反犹主义者逐出波兰,1972年起任教于英国利兹大学,1990年被授予雅马尔费奖(Amalfi Prize),1998年被授予阿多尔诺奖(Theodor W. Adorno Prize),著有《现代性与大屠杀》《流动的现代性》《共同体》《个体化的社会》《怀旧的乌托邦》《门口的陌生人》等作品。 译者简介苏婉,女,1991年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毕业,人类学博士,目前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后。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