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018467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80
- 出版时间:2022-02-01
- 条形码:9787520184670 ; 978-7-5201-8467-0
本书特色
涂文晖 1972年生。现为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副教授。1993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考入该校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1996年获硕士学位。2019年获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海外华文文学。主持省社科基金一项,曾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
内容简介
本书所称的越华文学,指的是越南的华人用华文写作的新文学作品。越华文学的发展史就是越南华人与异族文化之间冲突与融合的历史,它的价值就在于其独立的主体性和多元文化的内涵。作者以跨文化的视角,系统梳理了生活在越南的华人所创作的华语文学的发展脉络,包括诗歌、小说、散文等,同时对这一作家群体丰富多彩的心路历程进行了分析。时间跨度主要为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抗日战争爆发至九十年代,对近年来越华文学一些新的发展特点也有所涉及。
目录
绪论
一研究对象、研究角度及研究意义
二越华文学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章越华文学生成的文化语境及创作概况
**节不同民族制约下越华社会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越华作家的文化认同及其文化取向
第三节越华文学创作的构成及其演变
第二章越华文学的文化传统与创作主题
**节民族意识与战争纪实的想象
第二节家国观念与地域乡土的描绘
第三节伦理道德与爱情婚姻的书写
第三章越华文学的文化融合与审美取向
**节多元文化交汇的审美底蕴
第二节传统田园牧歌的审美情趣
第三节文学含蓄幽默的审美心理
第四章越华文学中跨文化先锋:现代诗潮诗群
**节现代主义诗潮的兴起和演变
第二节现代诗人审美诉求的移植与改造
第三节风笛诗社民族文化的探索与守望
第五章越华文学的历史考察与文化重构的意义
**节时代嬗变中的越华文学的主体精神
第二节文化融合中的越华文学的发展姿态
第三节双重家园的越华文学与本土特色的不懈追求
结语
附录1越南统一之前越华主要文艺期刊目录
附录2《远东日报》“越南狩猎谈奇”专栏1~110期目录
附录3《应毋庸议斋随笔》(单行本)第1辑序言(2篇)
附录4《远东日报》“学风”发刊词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涂文晖 1972年生。现为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副教授。1993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考入该校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1996年获硕士学位。2019年获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海外华文文学。主持省社科基金一项,曾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见字如面
¥15.9¥49.8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夏日走过山间
¥11.3¥30.0 -
人生非若春日蔷薇
¥12.5¥46.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5.8¥15.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23.1¥39.8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到山中去
¥9.1¥30.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50.3¥68.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6.1¥29.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20.6¥32.0 -
橙黄橘绿半甜时
¥17.9¥49.8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7.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