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气说与董氏奇穴

形气说与董氏奇穴

1星价 ¥89.6 (7.0折)
2星价¥89.6 定价¥128.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776348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520
  • 出版时间:2022-04-01
  • 条形码:9787507763485 ; 978-7-5077-6348-5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来自基层医生对中医深度思考的作品,是作者对其妻子一次误灸造成伤害后的反思和顿悟,是对生命本原和奥秘的艰苦探究。十余年来,作者从“形”和“气”的角度分析中西医理论的迥异之由,使疾病发生的真正病因更贴近临床。全书分为五章,作者基于《黄帝内经》,分析了人体气的奥秘,深度诠释了藏气、府气、卫气、宗气、营气、经气、络气的内涵,深究中医诊治之机理,并对精、神、道、德的本质阐述了作者的见解和认识,使初学者能回归经典,认识中医的本质和思想,相信中医,并学好、用好中医。书中也介绍了董氏奇穴等针灸临床技术。

目录

**章 形气说
一、形气说概述 002
二、生命的组成 002
(一)认识生命的两大体系 002
(二)生命的构成 003
(三)“形”和“气”的关系 004
(四)中西医结合的思路 014
三、人和动物的区别 020
(一)人是有灵的动物 020
(二)经络系统是人类独有的 021
第二章 气


**节 《黄帝内经》 024
一、来源 024
(一)
先分析《黄帝内经》非黄帝和岐伯
等众圣人所作之说能否成立 025
(二)
《黄帝内经》实为黄帝、岐伯、伯
高、少师、雷公、鬼臾区、六臣等
众多圣人们的智慧结晶 025
二、中医是一门非经验性医学 027
(一)中医是先论医理后才实践的医学 027
(二)中医被误认为是经验性医学的原因 027
第二节 气 028
一、概念 028
二、人类“气”的独特性 028
三、气的分类 029
四、气的运动 029
(一)气的运动 029
(二)阴阳 029
第三节 脏气 032
一、概念 032
(一)定义 032
(二)构成 032
(三)特点 033
(四)阴阳 033
二、藏象 037
(一)四时 037
(二)藏象 038
(三)五脏应四时五运 039
三、藏象学说 040
(一)五脏藏象 040
(二)五脏藏象之生理 041
(三)五脏藏象之病理 050
四、中医诊断 052
(一)色 052
(二)寸口脉 054
(三)原穴和背俞穴 057
五、中医治疗的思想 058
(一)和情志,起居有常 058
(二)食饮有节 059
六、五脏脏气的圆运动 063
第四节 腑气 068
一、腑气的特点 068
(一)气口成寸 068
(二)传化物——糟粕 069
二、六腑各论 069
(一)胆 069
(二)胃 070
(三)三焦 071
(四)小肠 081
(五)大肠 082
(六)膀胱 083
第五节 奇恒之腑 084
一、概念 084
二、奇恒之腑 084
(一)脑 085
(二)髓 086
(三)骨 086
(四)脉 086
(五)胆 087
(六)女子胞 087
第六节 卫气 088
一、概念 088
二、形成 089
(一)卫出下焦 089
(二)卫出中焦 090
(三)卫出上焦 090
三、卫气行 091
(一)先天卫气之行 091
(二)后天卫气之行 091
(三)卫气行的控制 091
四、卫气的特点 093
(一)循行 093
(二)形成 094
(三)卫气行如环无端 094
五、卫气的作用 095
(一)先天卫气的作用 095
(二)后天卫气的作用 095
(三)卫气和睡眠 096
六、卫气失常 096
(一)卫气虚,卫外不固 096
(二)卫气逆行 102
七、刺卫 104
(一)概念 104
(二)目的 104
(三)治法 105
第七节 宗气 109
一、概念 109
二、生成 109
(一)天之清气 109
(二)水谷之精气 109
三、作用 110
(一)喜乐出焉 110
(二)护卫心包 110
(三)行呼吸 110
(四)贯心脉 110
(五)下注气街 111
四、宗气之患 111
(一)与邪相搏 111
(二)有余和不足 111
第八节 营气 112
一、概念 112
二、生成 112
(一)津液 112
(二)营气的生成 116
三、营气之用 117
(一)营养 117
(二)化赤为血 117
(三)组成经气 123
(四)维持生命 123
四、营气之行 123
(一)营行脉中 123
(二)营气之行 126
第九节 经脉-经气 128
一、概念 128
二、形成 128
三、组成 130
(一)经脉的组成 130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131
四、作用 132
(一)行血气,营阴阳 132
(二)抵御外邪 133
(三)调虚实、和阴阳 134
五、十二经脉系统 135
(一)命名 135
(二)十二经脉与五脏六腑 137
(三)十二经脉循行 138
(四)十二经脉之疾 151
(五)经络系统与心血管系统 156
(六)经络系统与神经系统 156
六、十二经水 158
(一)脉行脉外 158
(二)十二经水 158
(三)十二经水归向 159
七、腧穴 159
(一)定义 159
(二)腧穴和治疗点 161
(三)五输穴 163
(四)原穴 168
(五)背俞穴 170
(六)络穴 170
(七)下合穴 170
(八)募穴 172
八、刺法 175
(一)针感 175
(二)针刺的作用 177
(三)针刺目的 177
(四)上守神之刺法 179
(五)粗守形之刺法 187
(六)超微针刀 191
(七)小针刀 196
(八)毫刃针 197
(九)银质针 197
第十节 络脉 198
一、概念 199
二、组成 199
(一)谿谷络脉 200
(二)孙络脉 200
三、分布 200
(一)十五络脉 200
(二)四末 200
(三)谿谷络脉 201
(四)孙络脉 201
四、络脉脉气的形成 201
(一)十五络脉和谿谷络脉 201
(二)孙络脉 201
五、特点与作用 202
(一)浮而可见 202
(二)络脉是有颜色的脉 203
(三)络脉行血气 203
(四)通荣卫 204
(五)联系表里经脉 205
六、疾病 205
(一)十五络脉 205
(二)谿谷脉与孙脉 206

七、刺法 209
(一)络穴 209
(二)刺络放血 210
(三)缪刺 212
第十一节 奇经八脉 216
一、八脉总说 216
(一)概念 216
(二)作用 216
二、督脉 218
(一)命名 218
(二)循行 218
(三)功能 221
(四)督脉为病 224
三、任脉 224
(一)命名 224
(二)循行 224
(三)功能 228
(四)任脉为病 229
四、冲脉 229
(一)命名 229
(二)循行 229
(三)功能 232
(四)冲脉为病 233
五、跷脉 233
(一)命名 233
(二)循行 234
(三)功能 235
(四)跷脉为病 236
六、维脉 236
(一)命名 236
(二)循行 237
(三)功能 238
七、带脉 238
(一)命名 238
(二)循行 238
(三)功能 239

第三章 精神
**节 精 242
一、精从何生 242
(一)精何以生 242
(二)精以何生 242
二、精何以藏 243
三、精生脑髓骨脉 244
四、精与肾间动气、相火 245
(一)精藏两肾 245
(二)精与肾间动气 245
(三)精与相火 246
五、精生气、精化质生血、生天癸 247
(一)精生气 247
(二)精生血 247
(三)精生天癸 248
六、精和魄、志 248
(一)精和魄 248
(二)精生志 249

第二节 神 251
一、神从何来 251
(一)神因造化而生 251
(二)神为生之灵 251
二、神何以藏 252
(一)神舍于心脉 252
(二)何以资神 252
三、神之象 252
(一)君火 253
(二)心火 253
(三)相火 253
四、神位尊君主 254
五、精神生人身之五行 254
(一)五行生成之*初 254
(二)五行生成之以后 255
六、神和魂、意 256
(一)神和魂 256
(二)神和意 256
七、神和元神 257

第四章 道德
一、道为何物 260
二、道之状 260
(一)无名之状 261
(二)有名之状 261
三、道之动和用 261
(一)无名之动用 261
(二)有名之动用 261
四、道之性,德也 262
五、道何以造化 262
(一)大道生天地 263
(二)道生万物 264
六、道于何处 264
(一)大道造天地,大道隐 264
(二)道生万物,道在其中 265
(三)静和无欲 265


第五章 董氏奇穴
**节 概论 268
一、董氏奇穴实为络穴 269
(一)数目 269
(二)分布和部位 269
二、解剖 270
三、机理 271
(一)源于缪刺 271
(二)导气法 271
(三)董氏奇穴原有的刺法 275
四、针刺深浅度 277
(一)依络脉的深浅度而定 277
(二)依所治脏腑和络穴的距离远近来定 277
(三)以刺中络穴来定其针刺的深浅度 277
(四)依病位的浅深来定 277
第二节 各论 279
一、手太阴肺经 279
二、手阳明大肠经 297
三、足阳明胃经 315
四、足太阴脾经 348
五、手少阴心经 368
六、手太阳小肠经 374
七、足太阳膀胱经 387
八、足少阴肾经 409
九、手厥阴心包经 417
十、手少阳三焦经 431
十一、足少阳胆经 448
十二、足厥阴肝经 477
十三、论左右 488
(一)五脏的中心论 488
(二)五脏脏气的圆运动 489
(三)五脏和经络的关系 494

附录 董氏奇穴索引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陈晓斌,男,1970年出生,1992年毕业于福建中医学院针灸专业,主任医师。多年来潜心研习《黄帝内经》,创立“形气说”的学术思想,中西相参,中西并用,自创岐黄针灸疗法。本疗法是以寸口脉察五脏六腑虚实,以针灸之道,调节经络,补虚泄实,调和阴阳,复五藏藏气升降的圆运动。上防未病,下治重疾,功到效显,玄妙莫测。本疗法能调理亚健康,改善体质,延缓衰老,延年益寿。可以治疗并预防各种癌症、脑中风,可以治疗心脏病、肝胆脾胃病、妇科病、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贫血、皮肤病、失眠多梦、咳嗽、哮喘、咽炎、耳鸣、鼻炎、眼疾、便秘、遗尿、肾虚、阳痿、肝火旺等各种疑难杂症。擅长选择应用针灸疗法、正骨复位手法、理筋推拿手法、放血疗法、小针刀疗法、超微针刀疗法、刮痧、拔罐等疗法,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腰扭伤、落枕、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膝关节炎、肩周炎、股骨头坏死、中风病、面瘫、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等疾病,疗效显著。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