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817567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47
  • 出版时间:2022-03-01
  • 条形码:9787208175679 ; 978-7-208-17567-9

内容简介

在魏晋玄学的诸多核心论题中,“有无之辨”讨论的是世界的本源问题,属于本体论范畴。“自然与名教之辨”实质上反映的是儒道二家内在的冲突与调和问题,而其外在表现即是彼时士人人生观和行为规范的选择。“才性之辨”所反映的是人的内在本质与外在社会评判标准之间的关系问题,*终指向的是某种特定人格建构的理想。而“言意之辨”涉及认知与表达问题,由其可窥见魏晋名士在本体论、认识论和人生哲学等方面的一系列矛盾和冲突。其作为魏晋玄学的思维方法,为其它问题的讨论提供了认识和思维上的媒介,贯穿整个魏晋六朝思想学术发展的始终。 本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作为思维方法和哲学命题的“言意之辨”,及其与魏晋六朝哲学与文艺理论的关系。取名为“漏船载酒”,意义有二。其一,言能够表意,却难以尽意,而人类的思维和表达离不开言,又断不可止于言;故而借用鲁迅先生之诗,以漏船载酒喻指言对意的承载,言虽不能尽意,但在表情达意时却无法弃之不用。其二,本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广博而深邃,凭一书之研究,只能窥见一斑,照其隅隙。写作者如漏船,而学问似烟海,虽知艰难险阻,但须激流勇进。

目录

1序

1导论

13**章“言意之辨”的发端:先秦两汉言意观考察

13**节孔子的道德观念与对“言”的讨论

22第二节孟子的“心”“气”之说与言意观

34第三节荀子的“名实之辨”与“辨说”之论

41第四节《周易》的象征体系与言意关系

46第五节《老子》《庄子》的言意观念

57第六节汉代经学与言意关系

69第二章作为思维方法的“言意之辨”与魏晋哲学思想

69**节魏晋玄学与“言意之辨”

78第二节般若学言意观与“得意忘言”

98第三节“言意之辨”与“辨名析理”——以汤用彤、

冯友兰等人的研究为例

124第四节“本末有无”与“言意之辨”

136第五节魏晋人物品评与“言意之辨”

151第六节汉魏经籍解释与“言意之辨”

167第三章作为思维方法的“言意之辨”与魏晋六朝

文艺理论

167**节作为文艺理论思维方法的“言意之辨”

178第二节王弼思想方法与魏晋六朝审美意象建构

196第三节“言意之辨”与魏晋六朝乐论

——以《声无哀乐论》为例

207第四节“寄言出意”与文学批评诸范畴

233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袁晶,武汉大学文学学士、文艺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美国杜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现为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有中国文化与诗学、文学理论,近几年主要关注汉魏六朝思想史、文艺理论和物质文化史。主持、参与各级科研项目多项,在各类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