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产状复杂矿体分区协同开采技术

产状复杂矿体分区协同开采技术

1星价 ¥46.8 (7.2折)
2星价¥46.8 定价¥6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874758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177页
  • 出版时间:2022-03-01
  • 条形码:9787548747581 ; 978-7-5487-4758-1

内容简介

本书以**作者提出的“协同开采”理念为指导, 拓展形成“分区协同开采”思想, 结合产状复杂矿体开发这一具体领域的技术需求, 提出“产状复杂矿体分区协同开采”思路, 并将这一思路科学化、技术化和工程化。其主要内容包括: 产状复杂矿体分区协同开采思路 ; 产状复杂矿体分区技术 ; 产状复杂矿体矿石地下运输功多维竞争与算法 ; 产状复杂矿体开采协同步距类型与计算方法 ; 产状复杂矿体分区协同开采适用采矿方法 ; 产状复杂矿体分区协同开采衔接工程布设 ; 产状复杂矿体分区协同开采工程实践 ; 产状复杂矿体采空区处理方案与实施。

目录

第1章 产状复杂矿体分区协同开采思路
1.1 产状复杂矿体
1.2 产状复杂矿体的地质成因
1.3 产状复杂矿体开采系统的失衡现象与灾害后果
1.3.1 开采系统失衡现象
1.3.2 开采系统灾害后果
1.4 分区协同开采
1.5 产状复杂矿体分区协同开采
参考文献
第2章 产状复杂矿体分区技术
2.1 产状复杂矿体分类
2.2.1 单要素变化矿体
2.2.2 双要素变化矿体
2.2.3 三要素变化矿体
2.2 产状复杂矿体分区的意义
2.3 产状复杂矿体分区的原则
2.4 产状复杂矿体分区的一般方法
2.4.1 单要素变化矿体分区方法
2.4.2 多要素变化矿体分区方法
参考文献
第3章 产状复杂矿体矿石地下运输功多维竞争与算法
3.1 传统矿石地下运输功算法
3.1.1 舍维亚科夫准则
3.1.2 准则的适用条件与局限性
3.2 竞争与多维竞争
3.3 矿石地下运输功多维竞争
3.3.1 地下运输功竞争
3.3.2 地下运输功竞争维度
3.4 多维竞争的矿石地下运输功算法
3.4.1 一维竞争的运输功算法
3.4.2 二维竞争的运输功算法
3.4.3 三维竞争的运输功算法
参考文献
第4章 产状复杂矿体开采协同步距类型与计算方法
4.1 协同步距
4.2 产状复杂矿体开采协同步距类型
4.3 两相邻矿体回采协同步距的计算方法
4.3.1 两相邻矿体之间的开采扰动关系
4.3.2 两相邻矿体协同步距计算式
4.4 多阶段回采协同步距的计算方法
4.4.1 多阶段协同步距计算思路
4.4.2 多阶段协同步距计算体系
4.4.3 多阶段协同步距综合模糊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第5章 产状复杂矿体分区协同开采适用采矿方法
5.1 适用的传统采矿方法
5.2 传统采矿方法在回采产状复杂矿体时的不足
5.3 协同采矿方法创新路径
5.4 适用于产状复杂矿体回采的协同采矿方法
5.5 分区协同开采多采矿方法的竞争与协同
参考文献
第6章 产状复杂矿体分区协同开采衔接工程布设
6.1 衔接工程
6.2 产状复杂矿体分区协同开采衔接工程
6.3 褶皱区衔接工程布置设计
6.4 断层区衔接工程布置设计
参考文献
第7章 产状复杂矿体分区协同开采工程实践
7.1 大新锰矿矿区基本概况
7.1.1 矿区位置和交通
7.1.2 矿区自然地理与气候简况
7.1.3 矿床地质
7.1.4 矿区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
7.1.5 矿体赋存条件
7.1.6 矿物成分与组成特征
7.2 西北地采区段产状复杂矿段开采工程背景
7.3 产状复杂矿段分区技术
7.4 产状复杂矿段矿石地下运输功的计算
7.5 各区适用采矿方法的选择与创新设计
7.5.1 一区采用浅孔留矿法
7.5.2 二区采用电耙出矿房柱法
7.5.3 三区适用采矿方法的创新设计与选择
7.5.4 采场内爆力运搬与电耙运搬的分界线
7.6 部分衔接工程的设计与布置
7.6.1 相邻矿层间矿石运搬衔接工程的设计
7.6.2 局部构造区域衔接工程的布置
参考文献
第8章 产状复杂矿体采空区处理方案与实施
8.1 产状复杂矿段采空区综合信息
8.2 产状复杂矿段采空区围岩稳定性评价
8.2.1 数字化模型
8.2.2 矿岩体物理力学参数
8.2.3 数值计算模型
8.2.4 采空区围岩稳定性计算结果
8.3 单空区安全性分级
8.4 单空区处理方法优选
8.4.1 各级单空区处理方法初选
8.4.2 模糊优选模型
8.4.3 各级单空区处理方法优选结果
8.5 产状复杂矿段采空区处理方案
8.5.1 各级采空区分布状况
8.5.2 采空区处理方案
8.6 采空区处理方案的实施
8.6.1 地表警戒
8.6.2 封闭隔离采空区
8.6.3 崩落采空区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陈庆发 男,1979年7月生,河南郸城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1998-2002年在南方冶金学院采矿工程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2002-2005年在武汉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2007-2009年在中南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2010一2012年为中南大学矿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和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指导老师为古德生院士。 现任广西大学资源与冶金学院副院长,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矿山信息化智能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广西水土保持学会理事,广西安全生产专家,广西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广西高校矿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等。 目前主要从事非传统采矿理论与工艺、岩土力学、工程灾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提出“协同开采”重大采矿技术命题和“同步充填”采矿技术理念,系统开展了采空区隐患资源协同开采理论、柔性隔离层作用下散体介质流理论和地下矿山岩体结构解构理论等研究。主持和承担***与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被SCI、EI检索4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l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2012年获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