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50701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B5
  • 页数:164
  • 出版时间:2021-12-01
  • 条形码:9787030507013 ; 978-7-03-050701-3

内容简介

药剂学实验是培养药学专业人才的重要部分,也是药剂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通过药剂学实验,使学生能更加理解和掌握课堂上学到的药剂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严密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本书通过优化、重组、整合药剂学实验教学内容,构建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药剂学实验教学体系,努力做到加强基础,拓宽知识,培养能力,激励个性,全面发展,提高素质。

目录

目录
**部分常用仪器的使用1
实验1实验用安瓿熔封机的使用1
实验2手工胶囊填充板的使用2
实验3实验滴丸机的使用3
实验4澄明度检测仪的使用6
实验5脆碎度检查仪的使用8
实验6崩解仪的使用9
实验7溶出试验仪的使用13
实验8单冲压片机的使用19
实验9多冲压片机的使用21
实验10包衣锅的使用25
实验11实验用小型流化床的使用26
实验12融变时限检查仪的使用31
实验13挤出滚圆机的使用33
实验14纳米粒径电位分析仪的使用36
第二部分验证性实验40
实验15青霉素G钾盐稳定性试验40
实验16溶液剂的制备42
实验17混悬剂的制备45
实验18乳剂的制备49
实验19注射剂的制备54
实验20散剂的制备59
实验21颗粒剂的制备62
实验22硬胶囊剂的制备65
实验23片剂的制备69
实验24栓剂的制备73
实验25软膏剂和乳膏剂的制备77
实验26膜剂的制备81
实验27浸出制剂的制备84
实验28固体分散物和滴丸剂的制备88
实验29包合物的制备95
实验30微囊的制备99
实验31脂质体的制备103
第三部分综合设计性实验108
实验32维生素C注射液的处方设计与制备108
实验33布洛芬包衣片的处方设计、制备与评价111
实验34水杨酸软膏剂的处方设计、制备和释放性能考察117
实验35丙硫氧嘧缓释小丸的制备及释放研究120
第四部分研究创新性实验124
实验36参照已知溶出曲线设计并制备阿昔洛韦片124
实验37沙利度胺的合成、制剂制备126
实验38阿司匹林缓释片的处方设计与优化133
实验39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的制备及包封率的测定136
附录140
附录1制剂常用辅料140
附录2正交设计144
参考文献157
展开全部

节选

**部分 常用仪器的使用   实验1 实验用安瓿熔封机的使用   一、仪器简介   实验室用RF-1型安瓿熔封机可对1~20 ml规格的安瓿瓶及试管进行熔封作业,采用石油液化气为燃料,火焰均匀、熔封速度快,工作效率较高,适合学校、科研单位、医院实验室等机构使用。   二、组成与构造   RF-1型安瓿熔封机由控制箱和熔封台两部分组成,如图1-1所示。熔封台有一双头旋塞,两个喷火口。双头旋塞一头连接液化气源,一头连接控制箱,输出助燃气体与燃气混匀。   图1-1 RF-1型安瓿熔封机构造示意图   三、使用方法   (1) 连接好燃气管、助燃气管道,关闭控制箱电源,关闭燃气阀门、助燃气旋阀门。   (2) 将空安瓿瓶放置托盘上,调节托盘位置,使安瓿瓶处于喷火口中心点,熔封高度适宜。   (3) 缓慢开启燃气旋塞阀门,点燃喷火口。   (4) 控制箱接通电源,缓慢开启助燃气旋塞阀,调节助燃气流直至两个喷火口发出细长蓝色火焰。   (5) 将灌好药液的安瓿瓶放置于托盘上,位于火焰的中心,左手徐徐地均匀转动瓶子,待烧至软化时,右手用镊子夹住安瓿瓶顶端向上拉断,即可熔封。   (6) 实验结束后必须先关闭控制箱电源及助燃气旋塞阀门,而后关闭燃气阀门。   四、使用注意事项   (1) 点火前,燃气管必须连接好,不能有泄漏,以免发生事故。   (2) 点火时,必须先关闭助燃气阀门,缓慢开启燃气阀门点燃喷火口,再开启助燃气阀门调节火焰。   (3) 开启燃气旋塞及助燃气旋塞时应注意速度要缓慢均匀,不可过快,以免发生事故。(李晓芳)   实验2 手工胶囊填充板的使用   一、仪器简介   手工胶囊填充板采用优质的透明有机玻璃板加工而成,仿机械排列设计,排列速度快、自动排列率高;可实行整板排列、整板灌装、整板锁合,锁合速度快、合格率高,比传统胶囊填充板提高工效10倍以上;可避免用手直接接触胶囊和药粉,可有效解决药粉装量差异的难题,而且药物损耗少,是目前国内较理想的胶囊手工填充器械,适用于科研院校、实验室、医院制剂室等生产小批量胶囊剂。   二、胶囊板组成   手工胶囊填充板由胶囊导向排列盘1块、帽板1块、体板1块、中间板1块、刮粉板1块组成,如图2-1所示。   图2-1 手工胶囊填充板外观图   三、胶囊板的使用方法   (1) 体板平整放好,将排列盘放在体板上,排列盘和体板的孔对齐,将适量胶囊体放入排列盘内,端起体板和排列盘上下/左右晃动(注意用手挡住排列盘的缺口,以免胶囊从缺口掉出来),胶囊会一一掉入体板胶囊孔中,然后从缺口倒出多余胶囊,把排列盘拿掉。   (2) 胶囊帽的排列与胶囊体的排列操作相同,用同样方法将胶囊帽排到帽板上。   (3) 往体板上填充:将药粉倒在体板上,用刮粉板帮助填充,待胶囊装满药粉后,刮去体板上多余药粉。   (4) 将中间板两边有缺口的面朝上,放到帽板上对齐,然后两板一起翻过来(翻转180°),扣到体板上对齐,轻轻压下去,再翻转整套胶囊板使体板向上,帽板朝下,用双手在体板上用力向下压到底。拿掉体板,将中间板和帽板再一起翻过来,拿掉帽板,将锁好的胶囊从中间板上倒出。   四、使用注意事项   (1) 胶囊板由有机玻璃制成,受热容易变形,使用前后洗净置阴凉处晾干,不可加热烘干。   (2) 填充时台面保持干净整洁,胶囊板与胶囊壳不得沾水。(李晓芳)   实验3 实验滴丸机的使用   一、仪器简介   DWJ-2000S3实验滴丸机是采用全方位双层保温箱体,直观双层玻璃门,造型美观大方,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是药业生产企业和大专院校、医药研究所等进行滴丸剂实验、研究的必要设备。   二、组成与构造   DWJ-2000S3实验滴丸机的工作电压220 V、功率1.0 kW、滴罐容量600 ml、滴丸质量5~70 mg、搅拌速度0~1400r/min、外型尺寸600mm×600mm×1900 mm、质量100 kg。[H1]DWJ-2000S3实验滴丸机由五大系统组成(图3-1)。   图3-1 DWJ-2000S3实验滴丸机   1. 双层耐高温透明滴液罐 由双层透明保温加热层、导热油、加热器、热电偶、滴头开关、搅拌系统等组成。   作用:保证药液在滴制过程中药液温度无变化,并同时对储存在滴灌的药液进行搅拌,使操作者能观察到药液在双层耐高温透明滴液罐中的变化,得到有效的、准确的实验数据。   2.动态直观滴制系统 由透明冷却柱、溢流管、冷却油循环系统、集粒过滤箱、油泵、油箱等组成。   滴液罐内的药液通过操作滴制速度手柄由滴头滴入到冷却剂中,液滴在表面张力作用下由液态经逐渐冷却收缩成丸。操作者可通过透明冷却柱观察到滴丸在成型过程中的变化。经过冷却成型的滴丸通过出粒管被输出到集丸过滤箱内,可不定时地进行抽样观察。过滤箱分为三层,上两层为抽样或集丸用,*下层为过滤小粒用,以保证冷却油在溢出小粒和杂质。   3. 制冷系统 为了保证滴丸的圆整度,使冷却液形成温度的梯度分布,该机采用了无氟环保制冷机组,控制箱体内冷却液的温度,保证了滴丸的顺利成型。   4. 气动系统 主要为了在黏度不同的药液滴制时采用气压和真空微调滴速,以保证丸重达到需要的标准。   5. 电器控制系统 设备面板上设有电器操作盘和各参数显示仪;各项参数设置方便,操作简单直观。   三、操作步骤   (1) 检查与滴丸机连接的电源是否是220 V,并同时接通气源。   (2) 关闭滴头开关(图3-1B中指示7)(关→开)。   (3) 油箱(图3-1B中指示12)内加入12 kg冷却液。   (4) 打开“总电源(图3-1B中指示25)”开关(向里按),接通电源。   (5) 将“药液温度(图3-1B中指示21)”、“油浴温度(图3-1B中指示22)”、“滴盘温度(图3-1B中指示23)”和“制冷温度(图3-1B中指示24)”显示仪的温度,调节到所要求的温度值。   (6) 启动油泵开关(图3-1B中指示30)并同时调整旋钮(图3-1B中指示11),达到适合滴制的冷却油液位。   (7) 按下“制冷”开关(图3-1B中指示28),启动制冷系统。   (8) 按下“油浴”开关(图3-1B中指示26),启动加热器,为滴罐夹层内的导热油进行加热。   (9) 按下“滴盘加热”开关(图3-1B中指示29),启动加热盘为滴盘进行加热保温。   (10) 当设备达到工作要求时,打开滴液罐上方的加料口(图3-1B中指示2)。(注:加料口是螺纹连接,顺时针旋转为关,逆时针旋转为开)加入熔好的药液后,关闭加料口。   (11) 药液温度是靠油浴温度和滴盘温度影响的,当药液温度到达所需温度时,在滴制开关和冷却柱上口处放好隔板,防止滴头因失手掉入冷却柱中。同时将滴头用开水浸泡2分钟后,取出擦干后装入滴罐下方的滴头连接螺纹。   (12) 一切工作准备完毕后(即制冷温度、油浴温度、药液温度、滴盘温度显示为要求值),方可进行滴制工作。   (13) 缓慢扭动滴罐下的滴制速度手柄(图3-1B中指示7),打开滴头开关,调节到理想的滴制速度,开始进行滴制,并同时通过(图3-1B中指示13-2、13-3)交替抽样检查丸重、丸型,以便更好地调整滴制(注:如因箱体内光线暗,可打开电器控制盘后方照明灯的开关,箱体内的照明灯开始工作)。   (14) 清洗打开加料口,将准备好的热水(≥80℃)加入滴罐内,并同时打开搅拌,进行清洗。在滴头开关与冷却柱上口处放好接水盘,接水盘出口下方放好节水杯,打开滴头开关,将热水从滴头排出。如此反复几次,至滴液罐洗净为止(注:在清洗滴罐时,将接水盘放好,以防热水流入冷却柱内,影响或破坏冷却剂的纯度)。   (15) 当滴制清洗完毕后,依次关闭搅拌、制冷、油泵、滴盘加热、总电源,并拔下电源插头。   (16) 打开箱体门,抽出集粒过滤网,将滴丸取出,擦干(或甩干)即可。   (17) 将集粒过滤网放回原处,清理好箱体内的卫生,关闭箱体门。   (18) 清理好设备表面和工作现场卫生。   四、注意事项   (1) 操作步骤8、9项在**次加热时,应将两者温度显示仪先设置到40℃,当加热达到40℃时,温度显示仪停止工作,停留10分钟左右,再把温度显示仪上的数字调到所需温度进行加热,直到温度达到要求。   (2) DWJ-2000S3滴丸实验机正面上方的有机玻璃和冷却柱有机玻璃请勿用乙醇或其他有机溶剂擦拭,以免损坏。(田燕)   实验4 澄明度检测仪的使用   一、仪器简介   可见异物系指存在于注射剂、眼用液体制剂和无菌原料药中,在规定条件下目视可以观察到的不溶性物质,其粒径或长度通常大于50μm。注射剂、眼用液体制剂应在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条件下生产,产品在出厂前应采用适宜的方法逐一检查并同时删除不合格产品。临用前,需在自然光下目视检查(避免阳光直射),如有可见异物,不得使用。   可见异物检查法有灯检法和光散射法,一般常用灯检法。灯检法不适用的品种,如用深色透明容器包装或液体色泽较深(一般深于各标准比色液7号)的品种可选用光散色法;混悬型、乳状液型注射液和滴眼液不能使用光散射法。灯检法一般使用澄明度检测仪检查。该仪器采用药典规定的专用三基色照度连续可调荧光灯和电子镇流器组成的光源系统,背景采用了遮光板、黑色背景、检测白板以提高目测分辨能力,并减小视觉疲劳。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