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087832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38
  • 出版时间:2021-11-01
  • 条形码:9787540878320 ; 978-7-5408-7832-0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全年龄1.结构清晰,逻辑严密,文字平实,让读者无障碍理解新高考。 全书共八章,分别从跟新高考密切相关的八个角度分析、讲解新高考,结构清晰,逻辑严密,文字平易近人,有别于市面上其他高考政策解读书籍的严肃面貌,为阅读此书的每一位读者理解新高考打下坚实基础。2.用设问的形式引起读者兴趣,用充实的内容回答读者疑问。全书以设问的形式,条分缕析地理清新高考脉络,引起读者兴趣。在每个设问之下,作者按照“高考现象+政策解读+具体操作”的结构编排内容,密切回应读者对于新高考的关切,并在每问末尾以“阅读提示”的方式直接给与读者方向性的指引,有极大的阅读价值。3.解读新高考政策,也解读背后的高考文化,手把手带你读懂高考。

内容简介

《新高考100问》是由资深媒体人郑超老师倾力撰写的一本解答新高考相关问题的图书,全书共八章,分别从“高考制度”“科目选考”“日常教学”“高考考试”“高考专业”“高考志愿”“招生计划”“高考录取”八个跟高考密切相关的角度分析、讲解高考,结构清晰,逻辑严密,让学生、家长、学校等各方人士能够无障碍地全面理解新高考政策。

目录

**章 高考制度 1 新高考还能改变命运吗? 2 全国高考改革为何暂停实施综合素质评价? 3 新高考是如何影响基础教育阶段的? 4 家长、老师将面临一场怎样的新高考? 5 新高考下的大学和中学怎样做好衔接? 6 为什么说“大学招生面临严重的人力资源挑战”? 7 新高考时代优选分还有可比性吗? 8 新高考录取政策的核心是什么? 9 高校招生章程的阅读重点是什么? 10 高招咨询会上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1 “双品质”高校生源结构为何发生变化? 12 为什么说“本科线上考生都应该关注强基计划”? 13 新高考实施后想复读的考生还有没有机会? 第二章 科目选考 14 高考生选专业提前到哪一个学段? 15 学生上初二就要选大学专业吗? 16 新高考科目选考有什么趋势? 17 新高考科目选考组合越多越好吗? 18 新高考科目选考*值得注意的是什么? 19 新高考录取选考科目为什么要折算分数? 20 新高考选考科目几年一调整比较合理? 21 新高考科目选考会不会存在大班额? 22 大学工科的生源会不会遇到困境? 23 “弃物理”是怎么回事? 24 这门学科为什么又被少数学生嫌弃了? 25 选考物理和化学为何九成以上专业都可以报? 26 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和挑战是什么? 第三章 日常教学 27 新高考后基础教育的重心会不会转移? 28 新高考后小学学段会发生什么变化? 29 未来全中国会缺哪门学科的老师? 30 新高考对老师优选的冲击是什么? 31 从小学到高中除了高考还能剩下什么? 32 到底什么才是所谓的拔尖创新人才? 33 未来大学会不会到小学预定尖子生? 34 走班制真的要在全国中学推广了? 35 走班制还需要班主任吗? 36 新高考来临,学生是否需要报培训班? 37 新高考需要什么样的家庭教育? 38 新高考需要什么样的新教材? 第四章 高考考试 39 新高考全国要出几套高考试卷? 40 未来高考试卷命题的方向是怎样的? 41 高考试卷命题难度的走势是什么? 42 语文高考试卷重点考儒家文化吗? 43 未来高考会不会考中医知识? 44 高考英语听说考试哪些考生会吃大亏? 45 高考将来会不会考体育科目? 46 高考试卷的小数点是怎么算人总分的? 47 阅卷老师如何处理有争议的判分? 48 两年高考作文题体现了未来怎样的命题方向? 49 高考试卷出现满分作文是否符合写作规律? 50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说明了什么? 51 录取率差距缩小意味着什么? 52 有什么办法能减轻考试压力? 53 高考一年两考能减轻考生压力吗? 第五章 高校专业 54 中国高校专业数量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55 新高考志愿填报优先选高校还是选专业? 56 高中生为什么需要了解大学博士点? 57 考生如何选择高校的新增专业? 58 为什么大学不能100%地满足考生专业志愿? 59 大学文科专业有必要必修数学吗? 60 报错了专业只能退学吗? 61 大学新生为何开学天就琢磨换专业? 62 大学“高冷”的专业如何在中学普及? 63 挑大学选专业,能被当成自助旅游吗? 64 大学里录取分数线优选的是哪类专业? 65 把大学解读成职业培训机构合适吗? 66 专业级差是否走到了末路? 67 专业选择的纠结为什么每年都发生? 第六章 高考志愿 68 高校的校名和录取分数有关系吗? 69 新高考所有志愿有必要都填上吗? 70 本科批次合并有什么影响? 71 “院校专业组”的含义是什么? 72 高考志愿填报改革中如何保护考生的利益? 73 填报志愿是否要参考男女生性别比? 74 新高考能打破“大学优先”的高考志愿惯例吗? 75 “服从调剂”是正确的选择吗? 76 新高考的高考志愿如何调剂? 77 新高考缘何无法取消专业调剂? 78 高考志愿填报到底要参考什么核心数据? 79 北京考生真的不愿去外地吗? 第七章 招生计划 80 高校的招生计划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 81 为什么不允许大学擅自扩招? 82 高校的预留招生计划是干什么的? 83 家长如何正确地分析大学的招生计划? 84 高校扩招20年后的本科会不会减招? 第八章 高考录取 85 新高考录取中,综合素质评价的标准是什么? 86 少数高校实施综合评价录取有什么作用? 87 这些地区的考生考入重点大学的概率会变小吗? 88 模拟投档是什么? 89 高考录取控制分数线背后的含义是什么? 90 新课标的学业质量在录取中会有作用吗? 91 北京新高考录取出现意外了吗? 92 为何“双品质”大学提前批次也参加志愿征集? 93 高校录取为何出现大范围断档现象? 94 为什么部分新高考地区出现考生滑档? 95 高考录取为何出现乌龙事件? 96 为什么大学在高招中录不满计划? 97 “双品质”高校有生源不满的迹象吗?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郑超,安徽省全椒县人,生于20世纪70年代。北京资深教育媒体人,自1999年开始,一直从事报业教育新闻报道。曾在多家都市报担任新闻采访部主任。现为教育新媒体《教育头条》总编辑。熟悉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相关政策,长期关注中国高考政策,研究中国高考制度。已出版《高考之痛》等学术类专著。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