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融合创新驱动下PPP+EPC重大工程的价值共创

技术融合创新驱动下PPP+EPC重大工程的价值共创

1星价 ¥37.4 (5.5折)
2星价¥37.4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227144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18
  • 出版时间:2022-03-01
  • 条形码:9787112271443 ; 978-7-112-27144-3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5章。第1章绪论,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建造与运营两方面长期存在的低质量问题展开。第2章PPP+EPC重大工程项目管理概述,从公共空间价值意义的视角特别约定了PPP+EPC模式的具体内涵。第3章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PPP+EPC重大工程管理技术创新,将重大基础设施作为一个系统进行项目建造管理研究是学界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根据系统的基本概念,工程活动实际上就是一个系统综合过程,而工程产物则是过程结束后形成的一个实体系统。第4章基于价值共创的PPP+EPC重大工程治理体系设计与运作,在管理组织视角下,不管是哪一类型的工程复杂性,都源于各主体对项目实体的目标追求。第5章PPP+EPC重大工程的深度融合技术,重大基础设施项目PPP+EPC模式下由设计方建构一种多主体、多尺度、跨领域的技术深度融合的价值发生机制,主要体现在生产领域、行业交叉领域和消费领域三个方面,并且三方面相互交融促进,形成有机整体的制度性安排。第6章总结与展望,对全文内容进行分析总结。PPP+EPC重大工程的价值共创旨在摆脱PPP模式的发展困境和公共产品的价值困境,从关注工程质量转向产品品质,重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的价值内涵。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工程采用PPP模式的现实困境
1.1.2 社会转型期城市公共产品的价值失范
1.1.3 “十四五”规划的“新基建”将重塑公共产品的价值意义
1.1.4 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的复杂性挑战
1.2 研究现状
1.2.1 PPP+EPC模式的研究现状
1.2.2 城市公共产品价值意义的研究现状
1.2.3 复杂性科学在工程管理领域应用的研究现状
1.3 概念界定
1.3.1 PPP+EPC模式的概念
1.3.2 多功能合建项目的概念
1.3.3PPP+EPC模式下的价值共创
1.4 本书技术路线

第2章 PPP+EPC重大工程项目管理概述
2.1 PPP和EPC管理模式概述
2.1.1 PPP管理模式概述
2.1.2 EPC管理模式概述
2.2 PPP+EPC管理模式概述
2.2.1 PPP+EPC模式的概念辨析
2.2.2 PPP+EPC模式内涵的一般性解读
2.2.3 重大工程应用PPP+EPC模式的优势与存在的困难
2.3 PPP+EPC模式的内涵解构与价值实现路径
2.3.1 PPP+EPC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的价值意蕴
2.3.2 PPP+EPC模式的制度合规性保障逻辑
2.3.3 PPP+EPC重大工程价值共创实现路径
2.4 PPP+EPC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面临的挑战
2.4.1 组织复杂性
2.4.2 技术复杂性
2.4.3 环境复杂性

第3章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PPP+EPC重大工程管理技术创新
3.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3.1.1 系统与系统性
3.1.2 复杂工程系统的一般规律
3.2 复杂系统深刻相似性的引入
3.2.1 深刻相似性概念的引入
3.2.2 复杂系统深刻相似性的定义及性质
3.3 可视化项目复杂性分类
3.3.1 一种识别项目复杂性的宏观定性方法
3.3.2 工程管理模式的复杂性脸谱
3.4 PPP+EPC模式下项目复杂性降解技术
3.4.1 复杂系统结构的型式(网络型式)
3.4.2 复杂性系统的降解原理
3.4.3 PPP+EPC模式下项目复杂性降解路径

第4章 基于价值共创的PPP+EPC重大工程治理体系设计与运作
4.1 PPP+EPC项目管理模式的目标管理体系设计
4.1.1 传统PPP项目的目标管理体系
4.1.2 一体化目标管理体系设计
4.1.3 结构化目标设计基本步骤
4.1.4 以价值共创为核心的项目整体目标设计
4.1.5 从整体到局部的分解、融合
……
第5章 PPP+EPC重大工程的深度融合技术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俞建强,男,1978年9月生于浙江杭州,中国地质大学土木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房建、市政),杭州市危大工程专家库成员,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主要从事岩土工程、城市地下空间与开发方面的课题研究和工程实践。有近20年的工程建设管理实践经验,主要负责完成了杭州紫之隧道BOT工程、商城大道隧道PPP工程等大型复杂工程项目。    谢琳琳,女.1974年12月生于广西贵港,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参与了多个大型复杂工程项目实践,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西软科学项目、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项目、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企业委托横向项目多项。近年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SSCI、EI、CPCI检索论文40余篇,完成专著《重大工程社会责任行为选择与演化》;译著《再造建筑——如何用制造业的方法改造建筑业》;参编教材《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项目前期策划》《工程经济》。    李海林,男,1975年12月生于河北迁安,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专业,正高级工程师,水利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评审专家库成员、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前期工作咨询专家、浙江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评审专家库成员,任浙江华东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职务。主要从事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监测、验收及水资源与环境工程等领域的科研、工程建设管理。有20余年的工程设计、工程建设管理实践经验,涉及水利水电、交通、铁路、码头、核电、火电、风电等各行业。主要负责完成了山东泰安、浙江桐柏、安徽绩溪等抽水蓄能电站;雅砻江锦屏二级、金沙江白鹤滩等常规水电站;浙江省沿海高速工程、杭黄高速、杭甬高铁、杭宁高铁、三门核电、六横电厂等大型复杂工程项目。    奚灵智,男,1982年7月生于浙江台州,福州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正高级工程师,浙江华东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杭州D类人才。主要从事大跨度组合桥梁、城市地下空间与开发方面的课题研究和工程实践。有17年的设计咨询和工程建设管理实践经验,主要负责完成了杭州大江东基础设施PPP+EPC项目,良睦路(文二西路至绿汀路)工程EPC项目等大型复杂工程项目。  王建望,男,1981年9月生于陕西咸阳,华南理工大学在读工程博士,延安大学高级工程师,延安圣地人才。主要从事隧道及地下空间工程方面的工程管理实践与教学科研。有16年的工程建设管理实践经验,参建过公路、市政、城市轨道交通等多项PPP、EPC模式大型复杂工程项目。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