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新型电力系统导论

- ISBN:9787504695499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76
- 出版时间:2022-05-01
- 条形码:9787504695499 ; 978-7-5046-9549-9
本书特色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促进电力领域脱碳,是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
内容简介
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双碳”工作有关部署和习近平主席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按照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部署,自 2021 年 12 月开始,着手组织专家编写“双碳”系列丛书,协助开展高等学校“双碳”相关专业师资教育培训,助力“双碳”相关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服务党和国家“双碳”工作大局,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如期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本书面向的主要读者群体包括但不限于:高等院校“双碳”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和示范性能源学院负责人等。
目录
前?? 言 舒印彪
第 1 章?? “双碳”目标与新型电力系统
1.1?? “双碳”目标的时代背景和战略意义
1.2?? 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内涵
1.3?? 新型电力系统的基本特征
1.4??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给传统电力系统带来的变化
1.5?? 新型电力系统的技术架构
第 2 章?? 新型电力系统的演化路径与主要措施
2.1 电力系统低碳转型的整体态势
2.2?? 能源生产清洁化发展举措
2.3?? 能源消费电能替代发展举措
第 3 章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清洁低碳化能源生产技术
3.1?? 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
3.2 常规化石能源低碳化技术
3.3 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应用
3.4 源网荷储一体化应用
3.5 本章小结
第 4 章??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电网技术
4.1 先进输电技术
4.2 先进配电网技术
4.3 高比例新能源并网支撑技术
4.4 电网控制保护与安全防御技术
第 5 章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能源高效利用技术
5.1 产消融合互动技术
5.2 低碳综合能源供能技术
5.3 终端部门电气化技术
5.4 本章小结
第 6 章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能量高效存储技术
6.1 抽水蓄能技术
6.2 电化学储能技术
6.3 机械与电磁储能技术
6.4 相变储能技术
6.5 大规模储能发展模式及实施路线
6.6 本章小结 117
第 7 章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共性关键支撑技术
7.1 新型电工材料
7.2 新型电力系统器件
7.3 电网数字化技术
7.4 高性能仿真计算与求解技术
7.5 电力北斗技术
7.6 电力网络碳流分析技术
第 8 章 与新型电力系统相适应的市场机制
8.1 我国电力市场发展路径
8.2 电碳联合市场机制
作者简介
本书主编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国际电工委员会主席,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舒印彪,执行主编为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主任康重庆。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牵头组织编写。舒印彪,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电力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和《电网技术》杂志副主编,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第36届主席(任期2020-2022年)。康重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曾获霍英东基金会优选资助,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2007-2008 为剑桥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规划、电力系统优化运行、能源互联网、可再生能源、低碳电力技术、负荷预测、电力市场。
-
发电厂电气部分
¥38.1¥58.0 -
植物进化的故事
¥19.9¥59.0 -
数控车工
¥5.9¥11.5 -
小家电使用与维修
¥4.3¥11.5 -
低空无人机集群反制技术
¥82.6¥118.0 -
奋楫笃行,臻于至善——广州公交服务再提升探索与实践
¥65.0¥80.0 -
数据驱动的剩余寿命预测与维护决策技术
¥63.4¥79.0 -
手术机器人导航与控制
¥127.4¥169.8 -
汽车车身构造与修复
¥30.7¥45.0 -
群目标分辨雷达初速测量技术
¥42.4¥69.0 -
秸秆挤压膨化技术及膨化腔流道仿真研究
¥40.6¥55.0 -
NVH前沿科技与工程应用
¥109.7¥159.0 -
电力系统分析
¥23.8¥38.0 -
继电保护原理
¥30.4¥49.0 -
不确定条件下装备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及应用
¥60.4¥99.0 -
孟山都的转基因之战
¥39.0¥69.0 -
船舶分段装配
¥58.6¥80.0 -
基于深度学习的复杂退化系统剩余寿命智能预测技术
¥54.4¥89.0 -
火星探测器轨道动力学与控制
¥59.8¥98.0 -
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系列丛书 工程结算与决算 第2版
¥38.0¥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