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四川养猪业发展史研究

近代四川养猪业发展史研究

¥32.3 (4.7折) ?
00:00:00
1星价 ¥53.8
2星价¥53.8 定价¥6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2011963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99
  • 出版时间:2022-04-01
  • 条形码:9787220119637 ; 978-7-220-11963-7

本书特色

农牧业的专门史研究;聚焦四川养猪业的技术发展、商业模式转变的研究

内容简介

  四川是我国传统的养猪业大省,养猪业在四川农村经济及对外贸易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在清末至民国四川农业经济发展的第三次高潮中,随着传统畜牧科技的近代化转型,新旧、中西各种畜牧兽医思想与观念开始汇聚、碰撞,推动了四川养猪业发展的现代化转型。  在四川养猪业现代化进程中,四川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悠久的养猪业历史,以及近代外力对四川经济社会的冲击,是四川省养猪业现代转型的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在此历史发展进程中,近代意义的畜牧教育在川兴起,一批高等、中等、初等畜牧兽医学校与畜牧研究机构在川建立,这些教育、研究机构通过各种形式的畜牧兽医教育,培养了大批的畜牧人才,推动了四川畜牧事业的发展,从科技和人才的维度奠定了四川养猪业现代转型的基础。  与此同时,依托西方畜牧兽医科技以及各级各类畜牧兽医人才,四川猪种改良有序推进,在种猪的繁育、饲养的管理、饲料的选择、猪鬃的改良、环境适应性、疫病抵抗力等方面的改良研究取得较大的进展,并在改良试验中科学地提出了四川优质猪种的选育指标体系。随着四川省养猪规模、密度的扩大,猪丹毒、肺疫等“输入型”或“本土性”疫病在四川省频繁发生,使得省内养猪业及其畜产品贸易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部分疫病人畜共患,传染给人群,造成疫病在人群中的传播与流行,引发严重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危及人的生命安全,对社会稳定造成巨大冲击。为此,开展省内家畜疫病调查,建构疫病防控体系,实施家畜疫病防治实践,是四川省养猪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工作。在此过程中,西方一些先进的疫病防控理念及防控技术得到认可、接受,以“防、检、治”为主要手段的“家畜疫政”近代化历程在中国开启,相关政策法规、专业的疫病监管体系、制定疫病防控的流程、治疗药物的研发、人才培养、防疫宣传等构成了我国“家畜疫政”的重要内容。

目录

**章 四川养猪业发展的自然历史条件
**节 四川自然地理环境
第二节 四川养猪业发展的历史概述
一、四川养猪业发展概况
二、近代四川养猪数量的估算
三、四川养猪业兴盛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影响近代四川养猪业发展的外部条件
一、开埠通商与洋行入川
二、滇黔军阀争川与军阀防区制的形成
三、国民党中央势力的进入与冲击

第二章 近代四川畜牧教育与畜牧研究机构
**节 近代四川畜牧兽医教育与人才培养
一、近代四川畜牧兽医教育提出
二、四川畜牧兽医教育机构
三、四川畜牧兽医教育的形式
结束
第二节 四川畜牧研究机构设立及工作
一、晚清时期畜牧兽医机构
二、辛亥革命至军阀混战时期的畜牧兽医机构
三、抗战前后四川畜牧兽医研究机构
四、四川畜牧兽医机构的主要工作
结语

第三章 近代四川养猪业改良与疾病防治
**节 近代四川猪种改良与推广
一、四川猪种类别和改良问题
二、川猪改良与推广
第二节 近代四川家猪疫病及其防控
一、四川猪只疫病及其调查
二、主要猪病及其防控
三、民国四川猪只疫病频发之原因分析
四、民国四川省生猪疫病防控体系及疫政实践
五、经验教训及其启示
……
第四章 近代四川畜产品开发与对外贸易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至于交易所用的度量工具,以研究会制定的“公秤”为权衡标准,由研究会制造分发入会会员。银规秤规,均沿用以前“聚福会”之旧例。因此,研究会成立后,在贸易协调和行业管理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1924年6月8日,遵照部颁《工商同业工会条例》,山货皮毛同业研究会改组为皮毛山货帮同业工会,由张荣廷等人拟具简章,函请前重庆总商会转请前巴县公署立案,经营的商品范围由研究会时的猪鬃、皮毛山货,扩大到包括倍子、生漆、丝茧在内的货品。四川输出货品中,山货约占23%、桐油占20%、生丝占15%、药材约占12%,重庆山货业成为与盐业、钱庄业、匹头棉纱业并列的四大商帮。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着力于从“革命的破坏”转变为“革命的建设”,力图加强对同业公会的整理改组与法规建制,于1929年8月颁布了新的《商会法》和《工商同业公会法》,同时要求各地同业公会在整理改组之后重新注册备案,由此确认其合法地位。1929年12月,重庆市政府发布公告:本市工商人士等须依照国民政府工商同业工会组织法及施行细则,限3个月内一律依法改组呈报设立。  1929年12月20日,由石荣廷、周介眉等人牵头,联合山货各业的头面人物,在重庆市政府市党部的指导下,成立筹备会,拟具了同业公会成立的章程草案。1930年1月15日,筹备会在重庆东华观巷33号,召开了由全体会员参加的成立大会,宣布重庆山货帮同业公会改组为重庆市山货业同业公会。同业公会的成立,突破传统公商“行帮”的组织构架,迈开了由传统的同业帮会向现代意义的同业公会这一新式同业组织的转变。公会依法成立后,能否达成“增进同业之公共利益,及矫正营业之弊害”宗旨的实现,完成公会成立章程规定的八项基本职能,成为组织自身兴衰存废的关键。从公会成立时制定的《重庆山货业同业公会章程》和《重庆市山货业同业公会业规》的内容看,为达成上述目标的实现,同业公会从多方面进行了努力:  首先,组建了较为完整的组织结构,强化其法人社团的主体地位,对会员的权利及义务作了明确的规定。  章程规定,同业会员大会是*高权力机关,由入会的会员构成,下分设执委会和监委会;会员大会闭幕时,由执委会执行一切会务,监察会负责监察。同业公会主席总理内外一切事务,常务委员轮流值日处理日常事务。各常务委员虽均为名誉职位,但因办理会务得核实支给公费,以提高工作效率,强化工作职责,为使工作高效率地开展,主席及常委会下设有事务所、交际股、调查股、财务股、教育股、文书股,具体负责办理各项事务,事务所主任及各股股员的雇佣由委员会决定,他们也有一定的薪资。  在权利上,凡加入公会的会员享有提议权、表决权、选举权、被选举权等。同时,在秤规银规上,亦享有一定权利,会员买货,概照九九一交付货价,如货售与非公会会员,其货价则照十足算收,不得享有九九一利益。至于义务,会员在交易中,除应遵章守规之外,缴纳会费为会员*为重要的义务。山货业同业工会的会费有人会基金、常年费、临时费三类。人会基金由新加入的会员一次性缴纳,其中,人字号者纳洋84元,人洗房者纳洋70元,入堆店者纳洋56元,人中路者纳洋28元。常年费照会员每岁营业总额比例负担,其具体办法为,堆店、中路于营业货价内扣2‰为公益捐;洗房成货每箱捐洋4角;字号出口货以不同配箱货价的高低,从1角到4角不等。临时费为遇有非常事件发生超过预算时由会员大会议决筹集的经费。  其次,联络同业,开通智识,研究商情。  重庆山货业长期受控于外国洋行,主要在于洋商挟近代化的观念、组织、技术手段和雄厚经济实力,传递商情信息迅速准确,对市场需求反应灵敏快速,从而使华商长期陷入仰人鼻息的尴尬境地。故而,石荣廷、周德珊等老一辈猪鬃商人较早切身体会到了掌握商情信息对于商场竞争胜负的重要意义。他们认为:“调查与交际,犹如人之四肢,能竭其股肱之力,而后事克有济。”有鉴于此,改组后的同业工会特设立调查、交际两股专司其职,并通过公会下设的“东方通讯社”以及相关报刊等媒体传递有关猪鬃的商业信息,把行业规则的执行情况、各号经营状况、有关营业统计、市场价格变动及需求信息作为自己关注的重点,以此为同业提供相应的指导与帮助。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  **,价格方面。市场价格是生产与消费的调节器,价格的涨跌对贸易的兴衰、商人的盈亏具有重大的影响。自1891年,四川省猪鬃产业兴起以来,因商人不谙商情,贸然出手交易,致使折本亏损之事时有发生。光绪二十九年(1903),永川人李春林以猪鬃售价甚高,特向立德乐洋行借票银200两贩卖猪毛,不料交货时猪鬃价格下跌,洋行不能收货以致所欠银两虚悬,难以归还,酿成诉讼。*后,李春林只好变卖家产以抵亏折。同样,宣统三年(1911),王小云所开云峰隆洗房,见当年熟货价高,向徐恒源祥等字号借款3000余两,买进大量生货,希望来年大赚。不料辛亥时局动荡,鬃价大跌,不仅造成洗房到号,还被迫卖掉所置房产,以偿欠账。进人民国后,中外经济往来更加密切,信息较之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因价格变化,判断失误,引发商家倒闭、破产仍未禁绝。1927年4月,裕厚长商号收购大批猪鬃、羊皮,雇船运销上海,但恰逢战乱,无人收购,市价猛跌,裕厚长商号亏本倒闭。有鉴于此,公会成立后,研究商情,定期在经济刊物上发布猪鬃等山货的价格信息,成为其服务会众的重要举措。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