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120944
  • 装帧:8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80
  • 出版时间:2016-05-01
  • 条形码:9787100120944 ; 978-7-100-12094-4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哲学工作者、一般读者亨利希??海涅著的这本《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汉译名著本15)》分为三篇,**篇论述了宗教史(从基督教的产生到路德宗教改革运动时的德国宗教);第二篇论述德国古典哲学的来源,介绍了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人的哲学和影响;第三篇论述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偏重于表述它的革命意义。

内容简介

《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写于1833-1834年间,是海涅的政论作品中*精彩的一本。本书的主旨是要论证:从马丁·路德以来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发展是德国社会革命的一种准备。全书分为三篇,**篇论述了宗教史(从基督教的产生到路德宗教改革运动时的德国宗教);第二篇论述德国古典哲学的来源,介绍了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人的哲学和影响;第三篇论述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偏重于表述它的革命意义。

目录

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

**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篇

第二篇

第三篇

附录

论述德国的书信

再版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你们以为现在我们可以回家去了吗?绝不!现在还有一出戏有待上演。在悲剧之后要来一出笑剧。到这里为止康德扮演了一个铁面无私的哲学家,他袭击了天国,杀死了天国全体守备部队,这个世界的*高主宰未经证明便倒在血泊中了,现在再也无所谓大慈大悲了,无所谓天父的恩典了,无所谓今生受苦来世善报了,灵魂不死已经到了弥留的瞬间——发出阵阵的喘息和呻吟——而老兰培作为一个悲伤的旁观者,腋下挟着他.的那把伞站在一旁,满脸淌着不安的汗水和眼泪。于是康德就怜悯起来,并表示,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而且也是一个善良的人,于是,他考虑了一番之后,就一半善意、一半诙谐地说:“老兰培一定要有一个上帝,否则这个可怜的人就不能幸福——但人生在世界上应当享有幸福——实践的理性这样说——我倒没有关系——那么实践的理性也不妨保证上帝的存在。”①于是,康德就根据这些推论,在理论的理性和实践的理性之间作了区分并用实践的理性,就像用一根魔杖一般使得那个被理论的理性杀死了的自然神论的尸体复活了。  康德使自然神论得以复活也许不仅是为了老兰培,而且也是为了警察吧?或者他当真是出于确信才这样行事吗?难道他毁灭了上帝存在的一切证明正是为了向我们指明,如果我们关于上帝的存在一无所知,这会有多么大的不便吗?他做得几乎像住在威斯特伐利亚的我的一位朋友那样聪明,这人打碎了哥廷根城格隆德街上所有的路灯,并站在黑暗里,向我们举行了一次有关路灯实际必要性的长篇演说,他说,他在理论上打碎这些路灯只是为了向我们指明,如果没有这些路灯,我们便什么也看不见。  我在前面已经说过,《纯粹理性批判》出版当时没有受到任何重视。隔了若干年,一些思想深刻的哲学家写了这本书的说明之后它才引起了公众的注意,1789年康德哲学几乎变成了德国唯一的话题,同时出现了大量的关于康德哲学的注释,摘要,解说,批判,辩护等等。人们只要看一下**流的哲学书刊目录,以及当时出版的有关康德的无数著作,就可以充分证实单单由康德一个人引起的这次精神运动了。有的著作表现了沸腾的热情,有的著作表现了极度的不满,但大多数著作则眼巴巴地等待着这次精神的革命的结局。我们在精神世界中有过你们在物质世界中有过的暴动,在打倒旧教条主义的时候我们激昂得像你们冲击巴士底狱时一样。当然那里也同样只有少数几个拥护教条主义,也就是伏尔夫哲学的老废兵。这是一次革命,所以它并不缺乏残暴的行为。在过去的各党派中真正善良的基督教徒对于这种残暴行为*不感到气恼。其实他们在期待着更为可怕的残暴行为,借此使事态发展到极限,并使反革命作为必然的反动更迅速地产生出来。我们德国在哲学领域中有着悲观主义者正如你们法国在政治上有着悲观主义者一样。我们德国的许多悲观主义者蒙蔽自己到这种程度,他们妄自以为,康德和他们有一种默契;他之所以破坏了上帝存在的一切迄今的证明,是为了使人了解到通过理性决不会使人达到对上帝的认识,所以人们于此不得不依靠天启的宗教。  康德引起这次巨大的精神运动,与其说是通过他的著作的内容,倒不如说是通过在他著作中的那种批判精神,那种现在已经渗入于一切科学之中的批判精神。所有学科都受到了它的侵袭。是的,甚而连文学也未能免受它的影响。例如,席勒是一个猛烈的康德主义者,他的艺术观点便孕育着康德哲学的精神。康德哲学由于它那抽象的枯燥性曾给文学和艺术带来了很大损害。幸而康德哲学还没有混入烹饪术中去。  德意志民族不是个轻举妄动的民族;当它一旦走上了任何一条道路,那么它就会坚忍不拔地把这条道路走到底。在宗教事件中如此。在哲学中也如此。在政治上我们能否同样彻底地前进呢?  德国被康德引入了哲学的道路,因此哲学变成了一件民族的事业。一群出色的大思想家突然出现在德国的国土上,就像用魔法呼唤出来的一样。如果有一天德国哲学也像法国革命一样找到它的梯也尔和米涅①,那么,德国哲学的历史也会提供一些同样引人注目的读物,那时德国人会带着自豪感、而法国人会带着惊讶的心情来读它。  在康德的学生中间约翰??哥特利勃??费希特显露头角是较早的。

作者简介

亨利希??海涅(1797-1856),生于德国一个犹太人家庭,他不仅是诗人和散文家,还是一个思想深遂的哲学家。学过金融和法律,1825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1821年开始发表诗作,以四部散文旅行札记(《哈尔茨山游记》、《观念--勒??格朗特文集》、《从慕尼黑到热那亚的旅行》、《英国片段》)和《诗歌集》而闻名文坛。1825年为取得德国公民权而皈依基督教,但因此疏远了自己的犹太民族。而他的革命思想又使他在德国无法找到工作。1830年革命后自愿流亡巴黎,从诗歌写作转向政治活动,成为国家民主运动的领导人,同时对法国和德国文化有许多评述。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