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893193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18
  • 出版时间:2022-06-01
  • 条形码:9787568931939 ; 978-7-5689-3193-9

本书特色

本书以劳动为主题,收录了一百幅图,图文并茂地讲述了传统图案里的中国故事。作者不是简单地整理分类,而是深入研究和阐述这些图案的典故和寓意,注重传统图案背后的民俗知识和文化内涵,生动描述其来历和传说故事,深入浅出,娓娓道来。

内容简介

本书选用了汉画像石拓片、汉画像砖拓片、历代石刻拓片、木版画、民间年画等图案,这些图案记载了中国古代生活和劳动风俗,记录着中国的传统故事和劳作生活,为我们讲述了时代变迁下的中国劳动历史。

目录

一 农事图 神农田祖的故事
二 男十忙 男子耕种的故事
三 女十忙 女子纺织的故事
四 农家勤忙 插秧割麦的故事
五 养殖图 养蚕牧马的故事
六 采摘图 摘棉采莲的故事
七 渔樵耕读 四季勤劳的故事
八 渔家乐 打鱼致富的故事
九 刺绣图 手绣列国的故事
一〇 烹饪图 彭祖雉羹的故事
展开全部

节选

盘古开天辟地 这块东汉画像石出土于山东滕州。图案讲述的是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图案右边的圆球代表天、太阳,正方形中的凿纹地代表大地。图案左侧的盘古赤身裸体,头生三角,睁大双目,站在天地之间,双手奋力托举,闭嘴运气,不让天地重合。盘古右侧是双龙绞颈。盘古左侧为一老一幼的连理树。这三个主图分别象征着盘古开天后远古时代的三皇氏之首伏羲、继位者女娲和神农。 盘古开天辟地属于神话题材,亦可归入劳动题材。明末周游的《开辟衍绎》中,盘古手中加上了斧头和凿子这两件劳动工具,寓意劳动开辟天地。故此图可列为劳动图案之首。劳动开天辟地,有了天地才有万物生长,才有人类的劳动。 神农 神农氏是我国原始农业的发明者,他教人们开垦土地、播种五谷,带动了原始社会后期由渔猎畜牧到农业经济的转变和发展。关于神农,有很多传说,其中流传*广的是铲草兴锄传说。神农氏种庄稼,人们用石片在地里敲着、喊着:“草死,苗长。”后来草不死了,神农拿铲子铲草,铲子弯了,便翻过来扒,比铲着轻松,从此有了锄。 嘉祥汉画像石拓片《神农》表现了神农拿铲子铲草的画面,神农创制斤斧耒耜,“以垦草莽”,被后世尊为农业之神。 田祖 从字面上看,田祖是耕田之祖先,即农事之祖。关于田祖,古籍记载有多种说法和多种传说。《周礼·春宫》中有“凡国祈年于田祖”,此处的田祖被认为是指神农氏;《小雅·甫田》中有“琴瑟击鼓,以御田祖。”毛传认为田祖是先啬。还有人认为田祖是后土、田正等。孔颖达和陈启源认为田祖、先啬、神农是“一神而名不同”。《山海经》指叔均是田祖,从《大荒西经》等记载可知,叔均是后稷的后代,继承了后稷播种百谷的才能,并“始作牛耕”,有抗旱兴雨的本领,所以古代滑县等地有《田祖》年画,用于祭祀田祖,求得风调雨顺、牛耕顺利。 灌溉图 传说炎帝教会了人们种植五谷和除草的方法,带领大家制作耒耜、耕翻土地,不断地扩大种植面积。随后,炎帝又教人们打井汲水,对农作物进行灌溉。《灌溉图》刻画的是三人汲井水灌溉的场景,左边一人一手扶井架,一手提井绳,右边一人肩搭井绳拉拽,中间一人掘畦放水。《灌溉图》表现了古代农人按照炎帝教导的方法灌溉农田,画面完美呈现了三位农人分工协作、和谐自然的情景。 牛耕图 牛耕是我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演变的*终结果,古代的耕作方式经历了刀耕火种、耜耕(石器耕锄)和铁犁牛耕三个阶段。“刀耕火种”是远古人类在初春时期,将山间树木砍倒,放火烧作肥料,第二天乘土热下种,等待收获。两三年后,土肥枯竭,人类要另觅新地重新砍烧种植。六七千年以前,古人进入“石器锄耕”或“耜耕”的“熟荒耕作制”的阶段。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战国时期普遍使用铁农具,从此,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的耕作方式。清代北京木版画《牛耕田》,生动地表现了古代农业的这一主要的耕作方式。 P3-7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