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炼狱的诞生/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炼狱的诞生/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1星价 ¥48.4 (5.5折)
2星价¥48.4 定价¥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186742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617
  • 出版时间:2022-06-01
  • 条形码:9787100186742 ; 978-7-100-18674-2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对中世纪史、宗教史、《炼狱的诞生》是法国著名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也是心态史领域的代表作品。 彼岸世界是各宗教与社会的一个重要境域。当信徒认为并非在死去之后便没有转圜余地,他的人生便发生了改变。作为空间和时间上的中间地带,炼狱信仰给将死者以救赎的希望,亦给生者为亡者祈祷襄助的可能和寄托。 炼狱信仰首先包含对不休和复活的信仰,还依赖于对死者进行审判,甚至二重审判的概念,也关联着对个人责任、人的自由意志的认识。“炼狱”信仰的诞生过程是西方的精神与社会史的重要一环。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专研中世纪史的法国有名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的代表作品之一,是中世纪历史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如高利贷者正是经由炼狱的概念而得以逃脱地狱,从而发展壮大,而引领了中世纪经济往资本主义的方向发展。本书从概念史入手,探讨炼狱诞生的过程是中世纪精神与社会史的重要一环。作者意在追踪其漫长的形成过程,揭示在12世纪后半叶中世纪西欧的鼎盛期里的炼狱的诞生及其在下一个世纪中的迅速成功,并尝试解释为何其与这个重要时期紧密相关。

目录

第三个处所

**部分 炼狱诞生之前的各彼岸世界

1 古代的想象

2 作为炼狱之父的教会诸圣师

3 早期中世纪:教理的停滞与灵视的繁荣

第二部分 12世纪:炼狱的诞生

大飞跃的世纪

4 炼狱之火

5 “炼狱”:炼罪之所

6 西西里与爱尔兰之间的炼狱

7 炼狱的逻辑

第三部分 炼狱的胜利

8 经院哲学的条理化

9 社会意义上的胜利:牧道与炼狱

10 诗歌的胜利:《神曲》

炼狱的理性

附录一 炼狱问题的参考书目

附录二 “Purgatorium”(炼狱): 一个词的历史

附录三 *初的意象

附录四 近期研究著作

致谢


展开全部

节选

对中间地带的思考 作为中间地带,炼狱在多个方面均是如此。在时间上,它处于个体死亡与*后审判之间。炼狱要经过很多漂移才被固定于这个时间段。虽然圣奥古斯丁在这一问题上起了决定作用, 但他并未彻底为炼狱在这一时间段里打开局面。炼狱时间在世俗时间与末日时间之间摇摆,炼狱的起点在俗世,是要通过人的赎罪行为来界定的,而*后彻底赎清罪过只能是在*后审判的时刻,这一时刻是在不断推迟中的。所以炼狱延续到末日时间,*后审判日不仅是一个时刻,它还是一个时间段。 炼狱同样是纯粹空间上的中间地带,它在变迁中,在天堂与地狱之间不断扩大。但是这两极的引力同样也长时间作用于它。要想存在,炼狱必须取代叫作“refrigerium”(安息地 / 清凉狱)的接近天堂的地带,那是基督教初期人们想象出来的,此后重获活力的地带,是《新约》(《路加福音》十六:19—26) 中拉撒路和恶富人的故事中称作“亚伯拉罕的怀抱”的地方。 尤其,炼狱必须与地狱脱离,在长时间中,炼狱一直是地狱的一个不明确的分区,是地狱上层。在天堂与地狱的撕扯下,可以想见炼狱对于基督徒来说事关重大。在但丁在彼岸天堂、炼狱、地狱三王国的地理分布中给出对炼狱的*终表述之前,彼岸世界中的这个新大陆的确立是漫长和艰难的。*终,炼狱并非一个真正的完善的居间地带。它专用于为那些未来的上帝选民彻底洗清罪过,它是向天堂倾斜的。这是个偏移中间点的居间地带,它不是居于正中,而是在天堂和地狱之间的偏靠上方的地带。因此,它属于偏离中心的平衡系统,是封建制心态的典型特征:即我们在封建时代的附庸制和婚姻模式中看到的平等中的不平等,人们处在一个平等的世界中,但附庸却仍要臣属于领主,妻子仍要服从于丈夫。在得以逃脱的地狱与已然起身前往的天堂之间,炼狱是个虚假的等距点。它是虚假的中间地带,因为炼狱是过渡性的、暂时的,不具有地狱和天堂的永恒。然而,它有别于此世的时间与空间,它服从于一些不同规则,这使它成为我们称作中世纪的“神奇”想象的一个元素。 核心思想也许属于逻辑范畴。要想让炼狱诞生,就必须让中间地带的概念成立,让它对于中世纪的人们变成合理思想。 炼狱属于一个体系,即彼岸世界的地点系统,它的存在仅仅相对于其他彼岸地点才成立。烦请读者们不要忘记这一点。但是因为在彼岸世界三个场所中,炼狱花了*长时间才得到界定, 因为它的作用引发的问题*多,所以我觉得或许可以(并*好) 不进入关于地狱和天堂的细节问题而直接进入炼狱问题。 作为逻辑结构、数理结构,中间的概念与中世纪社会现实与心态现实的一些深层转变有关。不再仅仅让强权者与穷人, 让教士与世俗人针锋相对,而是寻求一个中间范畴,中间阶层或者第三个等级,这些属于同一种举措,它对应着一个发生了改变的社会。从两元图式过渡到三元图式,这就是在关于社会的思想的组织中跨越列维—斯特劳斯强调指出的那重要一步。 ( 摘自《炼狱的诞生》第9-11页)

作者简介

雅克??勒高夫(Jacques Le Goff,1924-2014),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专长中世纪史,尤其是12至13世纪。勒高夫是年鉴学派第三代——“新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并曾于1972—1977年担任法国社会科学高等学院的院长。勒高夫的著作良多,代表作有《圣路易》《试谈另一个中世纪》《中世纪的知识分子》《钱袋与永生:中世纪的经济与宗教》等。 就年鉴学派引发的历史研究旨趣和方法的革命性变化角度,勒高夫以自己的研究将对物质史、文化史和心态史的研究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译者简介: 周莽,任教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为法语史、法国中世纪文学。译有《试谈另一个中世纪》《屎的历史》《论美国的文化》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