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17-19世纪法国美学主潮

17-19世纪法国美学主潮

1星价 ¥68.6 (7.0折)
2星价¥68.6 定价¥98.0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202992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36
  • 出版时间:2022-07-01
  • 条形码:9787100202992 ; 978-7-100-20299-2

内容简介

  《17-19世纪法国美学主潮》以时间为序,分别讨论17、18、19世纪的法国美学。**部分以古典主义奠基为主题。第二部分是全书重点,以美和趣味为主题,分别讨论克鲁萨、杜博、安德烈、巴托、孟德斯鸠和杜博的美学思想。第三部分以美的失势为主题,讨论模仿问题、库赞美学、丹纳决定论、表现与同情问题。全书在全面整理法国美学主要文献的基础上,围绕古典主义这一总论域探讨法国美学的体系性面貌。无论是文献整理还是对法国美学体系的认定,在国内均属首次,有填补空白价值。

目录

导论 古典主义主潮的缘起与依据
**节 “美学竞赛”中的法兰西时刻
第二节 文献的再整理
第三节 主潮美学史
**部分 17世纪:古典主义奠基
**章 古典主义美学的体制成因
**节 绝对主义及其敌人
第二节 黎塞留的戏剧振兴政策
第三节 路易十四的全面艺术政策
第四节 辉煌背后
第二章 笛卡尔的美学幽灵(上)
**节 前克朗茨时期状况
第二节 克朗茨的笛卡尔美学论
第三节 议论纷错
第四节 平议与影响
第三章 笛卡尔的美学幽灵(下)
**节 引子:一幅普桑作品
第二节 笛卡尔论激情及其表现
第三节 勒布伦有关表现的演讲
第四节 勒布伦的面部研究
第五节 王家学院的规矩
第四章 古今之争
**节 古今之争的写法
第二节 法国战况始末
第三节 参战人物及其论题
第四节 古典主义的内在矛盾

第二部分 18世纪:美与趣味
**章 连续与断裂:在古典主义与启蒙美学之间
**节 古典主义的表里与启蒙二元性
第二节 暗线:“不可名状”
第二章 克鲁萨的《论美》
**节 《论美》其书
第二节 美的一般观念
第三节 美的一般原理
第四节 美的感觉论
第五节 克鲁萨的美学史位置
第三章 杜博的情感主义
**节 《对诗与画的批判性反思》
第二节 “人工激情”论
第三节 公众情感判断的有效性
第四节 未尽的对话
第四章 安德烈的《谈美》
**节 《谈美》
第二节 写作动机
第三节 美的分类法
第四节 美在统一
第五节 安德烈美学的特征
第五章 巴托的摹仿论
**节 巴托的真正贡献
第二节 为何寻求单一原则
第三节 摹仿与愉悦
第四节 摹仿与自然
第五节 从巴托到康德
第六章 孟德斯鸠的趣味学说
**节 文献说明
第二节 催生《论趣味》的三个契机
第三节 趣味的定义
第四节 趣味的标准
第五节 艺术的规则
第六节 大师的草图
第七章 狄德罗的“美在关系”
**节 批判与起点
第二节 “关系”的客观与主观
第三节 “关系”的普遍与开放
第四节 非典型古典主义者

第三部分 19世纪:美的失势
**章 两次转向
第二章 “理想”之变:摹仿问题
**节 巴托的遗产与艺术体系的成毁
第二节 “理想美”的学院之争
第三节 摹仿与理想的对观
第四节 原则的变更与“理想”的科学化
第五节 反理想与反摹仿论
第三章 库赞美学述要
**节 库赞及其《论真美善》
第二节 库赞美学三层次
第三节 折中主义
第四节 批评之声
第五节 历史位置
第四章 重估丹纳决定论
**节 复数的决定论
第二节 决定论的哲学来源
第三节 美学的旧与新
第四节 决定论的张力
附:丹纳1851—1964年学术活动略览
第五章 表现与同情
**节 “表现”的歧义与“同情”的转型
第二节 美即表现
第三节 同情作为表现之原则
第四节 表现作为情感的显现
第五节 从“美之学”到表现主义

结论 古典主义“美之学”的历史真容
参考文献
附录 主要美学家简介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为艺术寻找一个“单一原则”,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关于巴托此举的动机,研究者们有多种推测。本节将参考巴托自述,考察其中一些代表性观点。巴托在该书序言开篇交待道:人们往往通过观察等经验方式来评判艺术,这导致批评规则太过多样化。这种过多规则堆积的状况,被他比喻为一间硕大无朋的仓库,足可令人想象其无序、混乱与无效。巴托认为,对于评判艺术而言,它不仅毫无助益,反倒碍手碍脚。无论是作为艺术创作者的艺术家,还是作为评判者的艺术爱好者,都同样为其所累。基于这种状况,巴托希望能够轻装减负,简化路径,将形形色色的规则简化到单一原则之下。他提出应当向“天才的科学家”学习,先收集数据,再发展出一个体系,将各种原则化约为一个一般原则。根据作家的这番动机自述,我们暂且做出如下三条分析:**,纯经验方法的有效性被否定,理由是它阻碍了对艺术之本质的把握。于是这个“单一原则”不会是一个纯经验原则,不会仅仅以观察等经验方式为基础,至少不受经验之多样性的干扰。它应该是一个合乎逻辑的理性原则,具有性质上的稳定性,应当能够揭示美的艺术的普遍的、恒定的、内在的本质。第二,自然科学的方法是重要的参照对象。不过,他尽管如此声称,但联系全书来看,巴托在书中并不曾先收集数据,再化约出一个体系性原则,而是一上来就亮明了“单一原则”的内容。除此之外,自然科学在书中几次出现时,主要是被用作一个对比项,为论述提供便利。巴托刻意强调科学与艺术的泾渭之别,主张自然科学思维不宜用于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以此肯定艺术思维的独特性。这个思路延续了曾在古今之争中被集中讨论的科学与艺术之别。所以,至少在《被划归到单一原则的美的艺术》一书里,巴托并没有真正地亮明自然科学方法在研究上何以具有相对的优越性。第三,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都需要这个单一原则,因此它对于创作和欣赏而言应同等适用。这个原则应当具有*大的一般性和*普遍的适用性,能够应对杂多而繁复的艺术种类和现象。只有这样,它才能充当艺术评论的起点和*低准绳。综上,巴托所寻求的这个“单一原则”应当具备非(超)经验性、普遍适用性、类科学(且非科学)性。关于驱动巴托寻找单一原则的原因,科尔曼在《法国启蒙时期的美学思想》一书中提出三种设想:其一,相比于美学和艺术,巴托在数学和物理学上的兴趣更为浓厚。而在巴托所生活的时代,物理学通常始于一个原理;其二,巴托于1713年出生,两年后“太阳王”路易十四(1638-1715)驾崩,而其余威不灭。换言之,巴托生活在一个高度集权化、集中化的法国政治生态中;其三,巴托希望表明美的艺术是自主的,即拥有独特的基础和功能,也就是唯一的、共同的本质,其单一原则不同于科学或宗教,反之,如果众艺术无法归结为单一原则,而是有多个原则的话,那么它们很有可能是异质的,缺乏共同的本质作为统一的基础。对照前文,科尔曼提出的**种设想可充实我们的第二条分析。而科尔曼提出的第二种设想,乍看起来像是过度关联。然而,如若考虑到《被划归到单一原则的美的艺术》一书开篇的献词乃是题献给尚未主政的太子路易十五(1729-1765)的,则应该肯定,科尔曼的设想有一定依据。综合以上两种设想可以推知,巴托对“单一原则”的找寻,不单有意识地着眼于艺术本身的问题,也深深浸染着时代精神——包括科学精神和政治环境。不过,说到时代精神,恐怕没有哪种思想比笛卡尔哲学更深刻地塑造着17、18世纪的法国人。《被划归到单一原则的美的艺术》中假设过一位哲学型的艺术家(philosophical artist),他拥有敏感善思的心灵,是艺术规则的立法者,其立法的路径是长时间的观察继而做出总结。③这位哲学型的艺术家不一定指笛卡尔,倒更像一位带有经验主义倾向的自然科学家;但他对知识之基础的寻求,很容易令人联想到笛卡尔。……

作者简介

张颖,哲学博士。专著:《存在主义时代的理论与艺术》《意义与视觉:梅洛-庞蒂美学及其他》 译著:《意义与无意义》《大象无形,或论绘画之非客体》《思想的想象——图说世界哲学通史》。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