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10颗小药丸:植物、粉末与片剂如何重塑世界

10颗小药丸:植物、粉末与片剂如何重塑世界

1星价 ¥51.8 (7.5折)
2星价¥51.8 定价¥6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74488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76
  • 出版时间:2022-08-01
  • 条形码:9787521744880 ; 978-7-5217-4488-0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科普新知类爱好者;对医药行业感兴趣的读者;关心人类文明演进历史的社科类读者;※ 这并非一部制药行业的“学术史”。书中并未提及很多震惊世界的药物研发,也并未囊括所有重要的药物。但是读者会在本书中看到很多塑造了医学史、影响了当今世界的药物。读完本书,你会对医药界这一社会中颇为迷人的领域拥有更深的理解。 ※ 这并非一本专业医师的“指导书”。本书的受众为对药物略有涉猎、希望从中学到更多知识的人群,目的是让普通大众在读完本书之后,能有一些有趣的医药学谈资讲给别人听。 ※ 这是一本视角独特的医药小史:带领读者进入一个新的世界——药物的发现。书中解释了很多关于医学历史的内容,还有关于当下的人类生活,从医生与我们的关系到我们日常看到的广告,从阿片类药物滥用到可能会实现的“定制药物”。此外,药企获取了暴利,而很多人却依然买不起所需的药物。本书还会激发人们去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 更是一本态度“中立”的严肃科普:这本书没有讨好制药商,也不讨好支持药物的说客或反对药物的活动家;既不针对制药行业的丑恶现象大发议论,也不为科学的奇迹高唱赞歌。 从10种药物“小传”里,了解药物研发过程中的波折和科技进步的意义。

内容简介

关于药物,这里有许多你不知道的东西! 你可能从未想过, 药物可以改变人们看待思想的方式,改变了人们对待法律的态度; 可以改变国际关系,引发各种各样的战争; 还可以改变女性的社会选择与职业选择…… 本书选取了10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药物(如抗生素类、他汀类、镇静剂等),像10个药物小传一样讲述了这些药物如何被发现,以及其如何改变医学史、改变我们生活的生动有趣的故事,并以药物演化、制药行业的发展及其行业监管方式的转变为线索,将这10个小传贯穿起来,描述了药物如何影响了当今世界,如何塑造了跨世纪的医学发展史。 在过去的艰苦年代,比如 200 年前,男性的平均寿命为女性的两倍(主要因为怀孕和生育危害女性健康)。而且总体上看,过去的人们只能活到今天一半的岁数,主要原因是早夭。躲过了儿童期的天花、麻疹、白喉,往后他们还可能死于肺结核、扁桃体周脓肿、霍乱、猩红热或我们现在已远离的其他几十种疾病。 所以过去的人们不会特别担心患上心脏病或癌症,因为很少有人能活到患心脏病和癌症的岁数。 在本书中,读者将会看到,疫苗和抗生素让人们在面对传染病时不再束手无策、坐以待毙,它们赋予了人们抗击流行病的能力。配合更加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即更清洁的饮用水、更发达的排污系统、更好的医院,药物让人们摆脱了对儿童疾病的恐惧,转而关注老年疾病。 这既是对医学的赞颂,更是对药物的讴歌。 从10颗小药丸中,窥见跨越千年的现代药物发展史。

目录

引言 50 000 粒药丸  

**章 快乐植物  001
如果让我在这么多同时影响了医学和制药历史的药物中选出一种,那肯定是阿片。这并非仅仅因为阿片的威力与其深厚的历史渊源,而是因为阿片比其他任何药物都更生动、更直接地说明了药物的两面性。

第二章 玛丽女士的怪物  037
战胜天花实属不易。玛丽凭借着她的独立与智慧、影响与毅力,帮助人们打开了这扇通往奇迹之门。

第三章 米奇芬恩  063
水合氯醛,**种被广泛使用的纯合成类药物,开辟了新天地。它证明了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凭借试管也可以合成药物,其效力可以媲美甚至超过来自大自然的药物。

第四章 从“灵丹妙药”到“臭名昭著”  073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经过成千上万次的失败,半合成之路从未通向那种神奇而又不致瘾的物质。

第五章 魔法子弹  087
抗生素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专家甚至认为,仅抗生素一类药物就将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了十年。

第六章 地球上被探索*少的地方  1 1 3
CPZ出现之后,科学家们意识到,大脑更像是一个化学实验室,而非一台交换机。关键在于让大脑中的物质保持适当的平衡。精神疾病被重新定义为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失衡”。

第七章 黄金时期  1 49
在黄金时期取得的许多突破,多少都带有一些偶然因素。这些幸运的突破创造了几十亿美元的收入,另外,制药公司顺着这些线索,还研发出数百种类似的药物,增加了利润。

第八章 性、药物,以及更多的药物  1 53
避孕药彻底改变了人类在性方面的习惯与习俗,为女性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新机遇,并且以几乎其他所有药物都无法企及的方式改变了人类世界。

第九章 被施了魔咒的分子环  1 77
许多人想消除药瘾这一威胁,许多组织也确实在真心实意地致力于控制阿片类药物,终结致瘾和药物过量这种苦难。但是人们无法克服一个简单的事实,那就是有钱能使鬼推磨。

第十章 他汀类药物:一则关于我自己的故事  201
他汀类药物是否真如一些专家所言,效果极好,甚至所有55岁以上的人都该服用呢?如果降低胆固醇有这么好,为什么很多专家还在争论不休呢?

第十一章 血液的完善  231
在这个故事中,药物的发现源自旧式的奉献精神、科学的利他主义及慷慨的朋友情义。这一切*终都为这个世界献上了一份大礼:一个庞大且在不断壮大的药物家族。这些药物极其精准强大、安全性极高,甚至人们对待医学的态度也因此正在发生改变。

后记 药物的未来  249
注释  261
参考文献  267


展开全部

节选

玛丽女士的怪物玛丽·皮尔庞特意志坚定,貌美如花,而且沉迷书籍。她打出生就非常幸运:不仅降生在17世纪后期的英国贵族家庭——因此十分富有,而且作为一名家庭成员,她对学习的热爱不亚于所在家庭对社会地位的热衷。在距离1689年玛丽出生的三十年前,她的曾祖父帮助成立了世界上**个科学组织,皇家学会。她家主宅拥有世界上*大、*好的私人图书馆,她的父亲在议会任职。她的童年非常美好,住着典雅的大房子,吃着*好的食物,有诙谐有趣的访客常伴左右,接受着同时代大多数女性都不能企及的良好教育。玛丽——这位即将出落得可爱大方的女性,这位以一双美丽的眼睛和大好的婚姻前程而为人所知的女性——在这优渥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她非常聪明;她也知道这点;家里还在培养她的才学。十几岁时,她便在家庭图书馆博览群书,自学拉丁语,写诗作赋,并与主教互通信件。但她并不满足。她下定决心,誓要成为奇人中的奇女子:女作家。她无法忍受对别人言听计从,十分珍视个人独立,因此,当父亲违背她的意愿,试图为她安排婚姻时,她与精心选拔的新郎分手,然后与自己选择的男人——爱德华·沃特利·蒙塔古,系三明治伯爵之孙——私奔。二人结合的丑闻,一时间成了贵族圈里的热门话题。但是,情况原本可能更加不如人意,蒙塔古至少出身望门,而且他有志向在政府中步步高升。玛丽开始发表她的一些作品,并因几首诗而受到一些关注。她的作品有时讽刺嘲弄:一些诗极具讽刺,矛头直指贵族阶层,她甚至决定匿名发稿。玛丽声名鹊起,被公认可以位列当世几大杰出才女;蒙塔古正在官场奋力前进。1713年,他们有了**个孩子,是个男孩,他们的生活似乎非常美满。然后这个浑身麻子的怪物出现了。首先夺走的是她的弟弟。她的弟弟当时只有二十岁,是玛丽一家的独宠。这种疾病突然向他袭来,让他一病不起,陷入疼痛、发烧带来的极度痛苦之中,而且面容极度受损。不消数周,便已死去。这种疾病被称为“天花”(此称呼旨在将其与时称“大痘病(the Great Pox)”的梅毒加以区分)。在英国,这是无法改变的现实,在当时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天花是*为厉害的杀手,这种流行病犹如野火一般,迅速蔓延,感染人数达到几百万,天花致死率在年轻人中高于老年群体。感染天花的头一两天,病人可能会被误诊为普通流感,只是比头痛和轻度发烧稍重一点。然后病情开始恶化,病人脉搏加快,极度高烧出汗,出现便秘、呕吐以及难以缓解的口渴。几天后,皮肤表面出现一团发痒的粉红色小斑点,颜色越来越深,陷入皮肤也越来越深,发展形成恶臭的脓疱,奇痒无比。有时只有几十团,分布在胸口与后背上。其他情况下,则有数千团之多,病人的皮肤——嘴唇、口部、喉咙、鼻孔、眼睛,还有性器官——变成一片脓疱,病人会因感到灼热、起泡、瘙痒,而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针对这种病毒的攻击,人体会以持续不断的升温进行回应。患者可能会肿胀起来,皮肤严重拉伸膨胀,有时甚至无法认出其面容。鼻子、喉咙可能会因肿胀出现堵塞,随着气道关闭,呼吸变成喘气。脓疱充盈然后变软,在被褥上爆裂,流出浓稠恶臭的黄色脓液,病人根本无法得到休息。一些医生认为,*好的治疗方法就是发汗,所以他们在病人身上堆起了厚厚的毯子,还在旁边生火加热,这招并不管用。其他医生则反其道而行之,给病人裹上几层冰冷潮湿的床单,大开窗户,此法也行不通。放血、净化清除、通便剂、催吐,以及任何其他当时的标准疗法都行不通。此病无法可治。没人知道该怎么做,因为在18世纪初,人们不知道这种疾病的病因所在。*终,他们能做的也只是尽量帮助病人缓解不适,支持焦虑的病人家属,然后就是等待。脓疱出现后的几日内,会有两种可能。在大约四分之一的情况下,病情会持续发展恶化,患者*后死亡。但是在有些情况下,病人会重新振作起来,并且摆脱疾病,开始退烧,脓疱开始变干,成为薄片,逐渐脱落。经过数日或几周的恢复之后,病人可以蹒跚着走出房间,重新融入生活。虽然保全了性命,但却落下了疤痕。天花使一些受害者双目失明,还让很多人容貌尽毁。几乎每个幸存者身上出现脓包之处都留下了触目惊心的深疤,当时的一位目击者这样写道,“(天花)把婴儿变成了一个让母亲不寒而栗的调换儿,让已订婚的少女的眼睛、脸颊成为爱人的噩梦。”英国大多数成年人身上都有这样的疤痕。据传,在当时,戴面纱、画浓妆和假美人痣的兴起,就是为了遮掩天花留下的疤痕。曾有一度,女性的时尚是在疤痕*为严重的部位贴上十字状、星星状的小块织物。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数个世纪。天花极易传染;今天我们知道,哪怕只是吸入一丁点天花病人剥落的皮肤,触摸病人的脓疱,或者只是处理处理病人的衣服,就会染上天花。在玛丽·蒙塔古 (Mary Montagu) 所处的时代,如果镇上出现天花,你*好离开镇子,逃到乡下的住所。不同于当时其他致命疾病(例如霍乱,通常仅限于城市中的贫困地区),天花面前,穷人富人,一律平等。天花在宫殿里蔓延肆虐,也在贫民窟里蔓延肆虐,夺走帝王的性命,与害死平民百姓,一般无异,轻而易举。天花在所有的传染病中,至今依然无病能出其右;也是人类有史以来*为致命的传染性杀手。在欧洲,死于天花的人数超过黑死病的致死人数,1694年,一名目击者写道:“(天花)让教堂墓地填满尸体,让所有尚未感染之人整日提心吊胆,备受折磨,在那些幸存者身上留下见证其威力的触目惊心的痕迹。”当欧洲探险家和征服者将天花带到从未受其波及的土地上时,结果便是一场大屠杀。非洲的一个个部落被天花连根拔起,美洲大部分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也被天花致死,接着,天花跟随欧洲人一路蔓延,摧毁了北美绝大多数部落,简直算得上是生物种族屠杀,为白人开拓者扫清了道路。在玛丽女士时代,天花才刚刚开始摧残澳大利亚原住民。唯一的好消息——如果可以称之为好消息的话——就是如果得过天花,患者就再也不会被天花感染。这算是一种保佑:天花幸存者可以安全地护理天花病人,而不必担心感染天花。但也无人知晓为何如此;这又是神秘时代的另一个谜。这些生老病死的问题几乎完全超出了人类的认知范围,只有上帝才能将疾病派到人间,也只有上帝才能决定结果,只有上帝才能从死人中间选出活人。这是一项非凡之举:天花在当今世界已然消失。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地球上再也没有出现过一例天花病例。从玛丽女士所处的时代到今天这个时代,人们总算成功地让人类*为致命的病魔从地球上消失。这可能是医学史上*伟大的成功故事,而这个故事还要从玛丽说起。在玛丽的弟弟惨死于天花两年之后,玛丽·沃特利·蒙塔古夫人——现与在政界迅速崛起的丈夫住在伦敦——发烧了。然后身上出现斑点。她的医生对她所患疾病毫不怀疑。她开始卧床不起,成了另外一名天花受害者,而天花在她身上也发展经过了各个阶段。医生们并不乐观——玛丽的状况非常严重。痘痘蔓延开来,并不断陷入皮肤;她辗转反侧,不停地挠痒。医生们告诉玛丽的丈夫要做好*坏的打算。但是上天注定,玛丽还有其他事情需要完成。她挺过了危机,并摆脱了痘痘。几周后,她打开了卧室门,走了出来。她的睫毛不见了,她那双美眸周围的肌肤泛着红肿,而且将会伴随她的一生,让她看起来有些凶巴巴的。曾经肤若凝脂的面庞如今满是痘坑和疤痕。但跟其他许多受害者不同的是,玛丽并未失明,而且她的精神似乎也完好无损。不久之后,她的丈夫被任命为国王陛下驻奥斯曼帝国的大使——算是不小的提拔,并奉命前往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上任。蒙塔古希望一个人独自前去赴任;在1715年,由于当时长途旅行艰辛劳累,一般传统是,男人在外作短期逗留的情况下,将妻儿孩子留在家中。但是玛丽女士跟传统可是一点都不沾边。她的体力得以恢复,她对这片陌生的异乡土地充满了好奇,她不想错过这次非同寻常的经历。她坚持要与丈夫同行,还要带上幼小的儿子。于是他们开启了长达数月的长途跋涉,他们穿越欧洲,走过充满异国风情的东方国度。一路上,她写了很多著名的信件,对他们所经之地进行了描述。与当时大多数作家相比,蒙塔古女士更为坦率,极其善于观察,而且对异国习俗,偏见更少;后来这些信件得以出版,成为早期的旅行文学经典。这些,也可能在她的计划之中:前往奥斯曼帝国的旅程为她提供了一个机会,来提升自己身为作家的知名度。在君士坦丁堡的欧洲区安顿下来之后,玛丽的丈夫整天都在大使馆,玛丽女士开始尽自己所能,了解这个陌生穆斯林世界的一切。她对这里女性的生活尤其兴致浓厚。欧洲人普遍认为奥斯曼帝国残暴野蛮,开着历史的倒车,他们囚禁奴隶,将其女眷关押在后宫,将不信教的人杀头斩首,整天在塔顶上哀诉着他们的宗教,仿佛奥斯曼人依然生活在中世纪似的。玛丽女士慢慢开始相信,事实正好相反。大使夫人的身份便于她结交城里的重要女性,这些高雅贵妇破例邀请玛丽到其公寓、浴室参观,享用她们的食物,了解她们的习俗,走近她们的思想。玛丽开始明白,奥斯曼帝国的体制——女性生活在闺房之中,礼拜期间相互分开,不允许直接参与政治活动——这在伊斯兰女性看来,与其说是监禁,不如说是一条通往别样自由的道路。她的新朋友们看起来并未备受欺凌或被剥夺权利;她们举止端庄,聪明伶俐,而且看起来非常幸福,在一些方面,她们的权利是玛丽始料未及的。确实,她们很多时候都和其他女性呆在一起,但在这个方寸之内,她们比许多欧洲女性都更为自由,可以自由地抒发见解,表达自我;她们心思敏锐,见多识广,她们仅是相遇相惜,便建立起了女性之间牢固的友谊。她慢慢开始认为,她们深谙迂回含蓄的弄权之道。这些女性过着十分充实的生活,她们的生活与欧洲女性大不相同,欧洲的女性经常花费时间,在男人的世界中,与男人争权夺势,争博关注。她们对于身体比较随意。她们惊讶于玛丽女士身穿衣物如此之多,犹如铠甲:厚重的长袍、僵硬的束腰和紧身胸衣。她们在洗澡之时,有时会不经意间展露裸体,这让玛丽颇为惊讶。有很多小事情都引起了玛丽的注意,其中之一便是穆斯林妇女那完美无瑕、美若凝脂的肌肤。她们的天花疤痕哪里去了呢?玛丽找到了答案,并在1717年的一封信中提到:“我要告诉你一件事,你就会多么希望自己也在这里。在我们那里如此致命、如此普遍的天花,在这里却全然无害,是因为发明了病毒移植,他们就管这种做法叫做病毒移植。每年秋天的九月份,酷暑消退之后,便会有一群老妇人,专以帮人移植病毒为业。人们互相捎话,询问某某家里是否有人想要移植天花;他们还为此举办聚会,大家聚在一起时(通常有十五、六人),便有老妇人带着盛有上好天花的核桃壳过来,询问你想在哪处静脉上移植。她会立即用一根大针扎开所指静脉(不会比普通擦伤更疼),然后将天花病毒灌满针头,注入静脉,再将细小的伤口用中空的核桃壳包扎起来。当天,移植完病毒的孩子们或年轻人整天都在一起玩耍——八天之后,他们就能恢复如常。之后,他们会开始发烧,卧床两天,鲜有卧床三天的。他们脸上的痘痘很少超过二、三十个,不会留下疤痕,八天之后,他们便能恢复如初。他们中没有任何人死于天花,你或许会相信,我对这种移植实验的安全性非常满意。”这种“移植”是西方对今天我们所谓接种的*早描述之一。玛丽女士对这项技术的描述很准确,只不过她用了静脉一词,这可能意味着她缺乏医学知识。这项土耳其技术通常是将手臂轻微划伤,深到足以出血即可。在伤口里面放入一针尖剂量的天花病毒,混合了来自轻症患者的结痂粉末和/或痘痘中的脓液;这种“天花物质”随后会引发轻微的天花症状,症状过后,孩子便再也不用担心感染天花了。玛丽女士为之着迷。她可能与英国大使馆的医生讨论过这一技术,也可能和法国大使谈过此事,后者向她保证,这种病毒移植就与欧洲人作矿泉疗养(去水疗中心)一样普遍,而且并无害处。个别欧洲医生早在发回欧洲的信件中就已经对这一做法进行了乐观的描述,不过对医疗实践并未造成任何影响。于是,她开始考虑干一件非常勇敢、同时也可能非常愚蠢的事情:她考虑给自己的儿子进行这种“野蛮”的天花移植。玛丽必须速战速决,因为她的丈夫接到通知,即将应召回国。因此,蒙塔古女士背着丈夫,安排约见一位精通此术的老妇人,并说服英国大使馆外科医生——一位名叫查尔斯·梅特兰的苏格兰人——同她一道并从旁观察。老妇人到了,带着从一位当地患有轻微天花病症的患者痘痘中取出的新鲜浓水,接着,取出一根长(还生了锈,梅特兰写道)针,用针在男孩手臂上划出伤口,深到疼得玛丽六岁的儿子大声痛哭,然后将浓水与孩子的血液混合后,抹在伤口上。梅特兰突然打断了她们,为了确保结果,移植通常要在两条手臂上进行,梅特兰决定用他的外科手术刀在孩子另一手臂上划出伤口,避免针头划伤给孩子造成更多痛苦。他自己也移植了一点病毒,然后将伤口包扎起来。然后他们开始等待。不出所料,一周后,男孩患上轻微的天花症状,而后完全康复,没有留下任何疤痕。玛丽女士保护了她的儿子,他再也不会感染天花了。这是个关键点:在土耳其,玛丽女士和梅特兰学会了如何故意让儿童患上轻微的天花症状,来防止以后感染更为严重——甚至可能致命——的症状。这是蒙塔古女士个人的事:如果她弟弟当初也有了类似的接种,他现在肯定还活着。如果她自己当初也进行了接种,她那美丽的容颜将得以保全。于是她下定决心,要将土耳其这项技术带回英国。只有一件事情让玛丽犹豫不决:她不太相信英国医生会接纳这种技术。他们中有太多人,长期以来,借助那些过时无效的方法对治天花,赚得盆满钵满。蒙塔古女士写道:“但凡知道我们的医生中还存在良心未泯之辈,为了整个人类,甘愿放弃这一暴利的生财之道,我就必须写信给他们,详述天花移植技术。也许,如果我能活着归来,我将有勇气同他们斗争到底。”

作者简介

托马斯·海格 生于1953年,美国科普作家,俄勒冈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客座副教授。在取得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和新闻学硕士学位后,他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随后,他成为一名自由医学作家,定期为《美国健康》撰稿,并担任《美国医学协会杂志》的新闻记者。1983年,海格的职业生涯开始更多地转向编辑和出版。他是《LC杂志》的创始编辑,这是一份为科学家出版的贸易刊物。他还在位于俄勒冈州尤金市的俄勒冈大学担任了数年的传播和营销主管,在此期间他重新启动了俄勒冈大学出版社。曾有100多篇文章发表在《读者文摘》、《华尔街日报》、《自我》、《美国健康》、《有氧》和《医学论坛》等期刊上。此外,海格还参与撰写了十几本科普书,包括《空气炼金术》、《显微镜下的恶魔》、《科学家与和平使者》和《自然的力量:莱纳斯·鲍林的一生》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