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争议问题研究

包邮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争议问题研究

¥50.0 (5.6折) ?
1星价 ¥50.0
2星价¥50.0 定价¥8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6404067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347页
  • 出版时间:2022-03-01
  • 条形码:9787576404067 ; 978-7-5764-0406-7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争议问题的专题研究, 主要内容包括: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量刑建议: 确定刑抑或幅度刑、论认罪认罚具结书的效力、论认罪认罚具结书的正赶上属性及其适用、论认罪认罚案件中量刑建议的调整规则 —— 以《刑事诉讼法》第201条第2款为中心展开。

目录

序 少谈点主义。多研究些问题 前言 认罪认罚案件中应谨防司法冤错 上篇 理论篇 **章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量刑建议:确定刑抑或幅度刑 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量刑建议的效力 二、确定刑量刑建议为何被提出 三、确定刑量刑建议何以可能 四、何去何从 第二章 论认罪认罚具结书的效力 一、认罪认罚具结书有效力吗? 二、认罪认罚具结书的生效与失效 三、认罪认罚具结书的拘束力 结语 第三章 论认罪认罚具结书的证据属性及其适用 一、为何要明确认罪认罚具结书的证据属性 二、认罪认罚具结书的证据属性辨析 三、认罪认罚具结书作为量刑证据的适用 结语 第四章 论认罪认罚案件中量刑建议的调整规则——以《刑事诉讼法》第201条第2款为中心展开 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量刑建议调整的研究现状 二、量刑建议为何调整 三、量刑建议如何调整 结语 第五章 单位犯罪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规则建构 一、当前单位犯罪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存在的问题 二、建构单位犯罪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规则的必要性 三、单位犯罪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具体规则 结语 第六章 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检法协调的可能性及实现路径 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检法协调是什么 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检法为何要协调及其利弊分析 三、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检法如何协调 结语 第七章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被追诉人反悔权研究 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被追诉人反悔权基础理论 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被追诉人反悔权实践现状 三、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被追诉人反悔权现实困境 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被追诉人反悔权完善路径 结语 第八章 论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涉嫌严重暴力犯罪认罪认罚核准追诉程序问题——以《刑法修正案(十一)》 7条第3款为中心展开 一、涉罪未成年人核准追诉程序的理论问题 二、核准追诉涉罪未成年人的三个环节 三、涉罪未成年人核准追诉程序与其他刑事诉讼制度的衔接配合 结语 下篇 实践篇 第九章 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侦查和调查阶段的适用 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侦查调查阶段适用的积极意义 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侦查调查阶段适用的现状 三、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侦查调查阶段适用率低的原因分析 四、提升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侦查调查阶段适用率的建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韩旭,男,河南南阳人,法学博士、博士后,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司法制度改革研究基地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首届四川省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四川省十大法治人物、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兼任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学术职务;担任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法律顾问等社会职务。出版《检察官客观义务论》《被追诉人取证权研究》《司法改革与中国刑事证据制度的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等学术著作11部,在《法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 李松杰,男,汉族,1994年9月生,山西高平人,四川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在《法治现代化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