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史并不如烟·第三部:武后当国

唐史并不如烟·第三部:武后当国

1星价 ¥39.2 (7.0折)
2星价¥39.2 定价¥5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345606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97
  • 出版时间:2022-08-01
  • 条形码:9787503456060 ; 978-7-5034-5606-0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比《明朝那些事儿》还要耐读的书。 ——专栏作家,李开周 ★历史畅销书作家曲昌春在《唐史并不如烟》中,用耐心而细致的笔法,为我们描绘了这个帝国的全景辉煌,读来思绪万千,百感交集。 ——历史作家,魏风华 ★风趣中不失深度,幽默中更显深沉,笔者用淡淡的笔触将盛世唐朝娓娓道来,既呈现出恢宏大气的大历史观,又在不经意间勾勒出大历史中的历史细节,独具慧眼地把唐朝的纵横面一并展现在我们面前,将唐朝非常真实的人和事还原到我们面前。 ——历史作家,高天流云 ★历史静静地待在那里,所有意义都看后人如何赋予。细察一代代人,尤其是年轻的读者如何解读历史,很有意思的,甚至比所谓解密历史真相更有意思。例如这本《唐史并不如烟》,会让我纵览唐朝的兴衰,但我更关心的是作者为什么这样读这样表述历史,琢磨琢磨,真的很有意思。 ——图书策划人,蒙木

内容简介

《唐史并不如烟》以轻松风趣的笔法讲述唐朝历史,本书为第三部,主要讲述武则天时期的历史风云。从宫中一名卑微的才人,到感业寺中的青灯黄卷,再到君临天下的一代女皇,武则天用自己的智慧和手腕,谱写了一个女人的史诗,开创了少有、后无来者的业绩:她是雄才大略的君王,在位期间大兴科举,重挫门阀,扫灭边患,俨然有“贞观遗风”;她是让人不寒而栗的权谋高手,重用酷吏,株连无辜,连亲生骨肉都不放过,玩弄朝政于股掌之间;她又是拥有少女情怀的武媚娘,对手一句“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反衬了她的美丽,就足以让她心中一喜……千年岁月弹指过,如今只剩下了乾陵前的无字碑沉默伫立,功过是非,任人评说。全书运笔自然,风格明快,语言风趣精炼,情节张弛有度,修订后更显大气隽永,展现出了极高超的史料驾驭功底。

目录

**章 二进宫
王皇后
姐弟恋
感业寺
从终点又回到起点
李弘出生

第二章 废立
前奏
杀婴疑案
试探
胶着
转机
立后
回心院

第三章 清算
太子
褚遂良
升级
收权

第四章 新贵
笑里藏刀
淳于氏疑案
被贬
盛极必衰
二次创业
得偿所愿
底线
谬与恭
……

第五章 名将辈出的时代
第六章 灭国高句丽
第七章 危险关系
第八章 母子之间
第九章 仁慈与无能
第十章 前奏
第十一章 改朝换代
第十二章 酷吏的结局
第十三章 女皇的面首
第十四章 天平两端
第十五章 光复
第十六章 暗流涌动
第十七章 王朝乱象
第十八章 如此母女
第十九章 唐隆政变
第二十章 暗礁出没
展开全部

节选

  《武后当国》:  悲剧即将发生,只是时间的早晚。  与此同时,朝廷内的分野也在继续,以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为首的一干老臣是坚定的反对派,而以许敬宗为首的一拨人则成了拥护派。  原本籍籍无名的中书舍人李义府便在此时混进了拥护派的行列中,从此在唐朝的史册上留下了自己的昭著臭名。  本来李义府没有机会臭名昭著,因为机缘的巧合,他混入了拥护派的行列。  作为长孙无忌*反感的人,李义府在大唐的前景已经黯淡无光,长孙无忌更是准备把他赶出长安,从中书舍人贬到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做一个小小的司马。  由长孙无忌起草的诏书已经出台,只是还没有下达到门下省,一旦诏书下达,李义府就得乖乖地收拾行李前往壁州做一个可有可无的司马。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李义府的人脉帮了他的忙。他居然早早知道了诏书的内容,这个时间差为他赢得了喘息的机会。  怎么办?如何才能不去壁州那个鬼地方呢?  李义府找来同为中书舍人的王德俭,向他咨询避难的方法。  王德俭思索了一番,给李义府支了一招:现在皇上想立武昭仪为后,如果你能上书力挺武昭仪,管保你不用去壁州那个鬼地方!  哦,只要支持武昭仪成为皇后就能不去壁州?那太简单了。  随后李义府与王德俭达成协议,由李义府替王德俭值当天的夜班,就在这个夜班里连夜写好奏疏,然后到内宫大门投递。  奏疏的内容很简单:废黜王皇后,拥立武昭仪,请陛下满足天下百姓的愿望。  这封颠倒黑白、厚颜无耻的奏疏能起到什么效果呢?  龙颜大悦!  接到奏疏的李治随即召见了李义府,君臣二人进行了一番热烈的讨论。从李义府那里,李治得到了莫大的支持,让原本内心忐忑不安的他吃下了一颗定心丸,看来事在人为。  接见完毕,李义府得到了赏赐:珍珠一斗。  不久,李义府又得到了赏赐:越级擢升为中书侍郎,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职位居然就这样得到了,看来这一步棋走对了。  不过,并非所有官员都像李义府这般没有立场,托孤重臣褚遂良始终是坚定的反对派。在他看来,废王皇后,立武昭仪,万万不可!  永徽六年九月的一天,褚遂良与长孙无忌等人一起参加朝会。下朝之后,李治示意太尉长孙无忌、中书令褚遂良、司空李勣、左仆射于志宁留下来,进入内殿议事。  看看这个阵容,褚遂良知道,皇帝是要讨论废后的事情,让四位重臣留下,无非是试探重臣的口风。  褚遂良慨然说道:“皇上留下我们,就是为了讨论废后的事情,看样子皇上主意已决,这时谁要反对,可能就要遭到诛杀。你们几位,长孙大人是国家重臣,又是皇帝的舅舅,李勣是国家的功臣,如果你们出头,皇上盛怒之下将你们诛杀,皇帝就将背上杀舅、杀功臣的骂名,与其这样,不如由我来出头吧。反正我出身茅庐,于国家也没有功劳,就算被诛杀,也无所谓。”  商量完毕,四人一起向内殿走去,在这个节骨眼上,李勣溜了,借口居然是“有病”。  剩下三人一起进入了内殿,话题果然如褚遂良所料:废后!  李治冲着舅舅长孙无忌说道:“皇后无子,而武昭仪已经有两个儿子,朕想废王皇后,立武昭仪为皇后。卿等意下如何?”  李治说完,眼巴巴地看着舅舅长孙无忌,褚遂良“腾”地站了出来,说道:“皇后出身名门望族,是先帝为陛下娶的。先帝去世时,曾经拉着陛下的手对臣说:‘好儿子和好儿媳就托付给你了。’先帝说这句话时,陛下也在场,如今声犹在耳,难道陛下忘了吗?如今陛下想要废皇后,恕臣不能遵从陛下的意思,因为那样臣将违背先帝的遗命!”  谈话不欢而散,李治心中怏怏,不过他并不着急,他准备第二天继续努力。  第二天散朝后,李治旧话重提,这一次又是褚遂良站了出来。  ……

作者简介

  曲昌春,知名历史作家,媒体记者,毕业于浙江大学,现任职于中央电视台。自幼酷爱历史和文学,致力于通俗历史的写作,对唐代历史尤为感兴趣,造诣颇深。主张人性化写史方式,以现代视角审视解读历史。出版历史类著作多部,其中《唐史并不如烟》系列凭借着极高的写史水准,一经面世便持续热销,积累了庞大的忠实读者群体,他也因此被粉丝们亲切地称呼为“神笔曲大”。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