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3966577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2
  • 出版时间:2021-12-01
  • 条形码:9787533966577 ; 978-7-5339-6657-7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6-14岁《十万个为什么》中译本众多,为什么有经验的读者选择作家榜版?7大硬核入手理由——
1.全新译本,原汁原味:诗人翻译家骆家,译自列宁格勒出版社1989年俄语原版,译文生动传神,符合孩子阅读习惯。
2.全新彩插,图文并茂:新增俄罗斯插画师Irina Lisichkina 45幅全彩原创插图,生动还原书中重要知识点。
3.全文导读,讲透精髓:特别收录译者三千字长文导读,讲述作者生平及作品背后的精彩故事,开拓读者视野。
4.全新注释,扫除疑难:新增注释,深入浅出;新增生僻字拼音,扫除阅读障碍,方便中小学生无障碍阅读。
5.全新版式,阅读舒适:版式疏朗美观,特选11号大字,行距适中,孩子久看不累。
6.全新装帧,值得典藏:圆脊精装,超大开本;精选80g东方雅韵纸,还原插画绚丽色彩,柔和不伤眼。
7.全新赠品,随书附赠:下单即赠2大张精美贴纸! 读经典名著,认准作家榜!谨防山寨仿冒!

内容简介

经久不衰的科普经典《十万个为什么》,讲述藏在你们家的60个科学知识:为什么水能灭火?人们为什么要喝水?为什么生土豆不能吃?为什么面包会发干变硬?我们为什么要吃肉?为什么铁会生锈……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每个人的家里,都藏着这么多好玩又有趣的科学知识!翻开本书,让孩子足不出户,轻松养成科学思维!快速提升观察力和思考力!

目录

房间巡游 001

**站 水龙头

人们很早就养成洗澡的习惯了吗?008

为什么用水才能洗干净?013

人们是怎样让肥皂泡发挥作用的呢?014

人们为什么要喝水?017

水可以炸掉房子吗?020

固体的水024

为什么穿上冰鞋在地板上滑不起来?025

有没有不透明的水和透明的铁,为什么?026


第二站 炉子

很早以前人们就学会生火了吗?030

为什么火柴可以点燃?035

人们很早就发明火柴了吗?036

为什么水不能燃烧?039

烧炉子的时候,劈柴跑哪里去了?040

烧炉子的时候为什么会发出呜呜声?047

为什么水能灭火?049

关于炉子的谜语050


第三站 餐桌和炉灶

厨房实验室054

土豆是什么?056

为什么生土豆不能吃?058

为什么煎土豆有硬皮,而煮土豆没有?059

为什么浆过的布品很硬?062

面包哪里来的皮儿?063

为什么面包会发干变硬?064

为什么面团里加入酵母就能发起来?065

面包里的气孔从哪里来的?066

面包的化学历史067

为什么啤酒咝咝响又好起泡沫?071

汤是什么?072

我们为什么要吃肉?075

人造食品077

一只瓶子里的午餐084

牛奶为什么会变酸?086

奶酪里面为什么会有孔?087

奶酪为什么能长时间不坏?089

古代人们吃些什么?090

我们很早就开始喝茶和咖啡吗?096

古代人们用什么工具吃饭,怎样吃?101

英国出现的**只餐叉106

......



第六站 衣柜

*后一站172

镜子的历史173

我们的衣柜装了些什么?182

为什么衣服能保暖?183

穿三件衬衫和穿一件三倍厚的衬衫,哪个更暖和,为什么?184

有没有空气砌成的墙?187

为什么夏天穿毛料衣服对身体有害?188

为什么我们要穿内衣?189


房间巡游指南190

与好奇心一起成长

——兼《万物故事集》译后记192





展开全部

节选

房间巡游
每天,你们家里都会生炉子、烧煤油、煮土豆。
你们自己,很可能,对于点炉子或者煮土豆都非常在行。可是能不能试着解释一下:为什么炉子里的柴火噼啪作响?为什么烟往烟囱里钻,而不是往房间里跑?烧煤油时,为什么会有烟炱?为什么烤土豆上面有一层硬皮,而煮的土豆却没有?
我担心,你们一下子解释不了吧。
或者这个问题:为什么水能灭火?
我一个朋友回答说:“因为水又湿又冷,所以能灭火。”可你知道煤油也是又湿又冷,你用煤油灭火试试!
不,*好别试——一试就得报火警。
你们看见了吧,问题简单,但回答它可不那么容易。
不信,我再提出以下十二个问题。试着回答看看? 1
穿三件衬衫和穿一件3倍厚的衬衫,哪个更暖和?
2
空气能砌成墙吗?
3
火焰有没有自己的影子?
4
为什么水点不燃?
5
水能够引爆房子吗?
6
炉子生火时,为什么会发出呜呜声?
7
啤酒为什么咝咝响还起泡沫?
8
铁有透明的吗?
9
为什么面包上到处都是小气孔?
10
炉子让人暖和,因为炉子生着火。为什么皮袄能保暖?
11
为什么熨烫毛料衣服的时候要垫一块湿布?
12
为什么雪橇能在冰面上滑行,而在地板上不能? 要回答这些问题,十个读者中恐难找到一个。对于我们周围的事物,我们所知甚少。况且,常常无人可以求教。
蒸汽机车和电话机的书,费点劲儿还能找到,可是上哪里去找关于烤土豆或者关于掏炉子的火钩子方面的书呢?
类似这样的书当然也有,但要想回答上面我们的十二个问题,就需要读很多这样的书。而这样的问题何止十二个,恨不得十万个。
你们房间里的每一件物品,都是一个谜语。
它是什么材料做成的?怎么做的?为什么要做?很早以前人们就发明这件物品了吗?
还有,你们家餐桌上有一把餐叉和一把餐刀。它们俩总在一起,跟兄妹一样。你们知道吗,刀至少要比叉早出现五万年?原始人使用的刀,说实话还不是铁的,而是石头磨的,人们三百年前才开始用餐叉。
人们都知道,电话机和电灯泡是什么时候、由谁发明的,可你们要问他们:镜子、手绢是何时出现的呢?人们洗澡什么时候开始使用肥皂?又是什么时候才开始吃土豆的呢?
能回答这些问题的人,真的没几个。
对于描写没有游历过的遥远国度的游记类书籍,我们读起来总是津津有味,殊不知,离我们两步远的地方就有一个神奇的、谜一样的国度,它的名字叫——我们的房间。
假如我们想了解它的话,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启旅程。任何帐篷、工具、武器、导游,我们都不需要。地图也免了。旅途中我们断不会迷路。
我们有好几站:水龙头。炉子。餐桌和炉灶。橱架。碗柜。衣柜。

作者简介

[苏]米·伊林(М.Ильин,1896—1953)苏联儿童科普作家。原名伊里亚·雅科夫列维奇·马尔沙克,生于乌克兰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祖母是诗人,父亲是化学家,哥哥是诗人,姐姐是作家。在家庭中耳濡目染,米·伊林从小热爱读书,9岁开始创作诗歌。喜欢观察大自然和做实验。他研究地上蚂蚁的生活习性,也观察天上星辰的变幻。18岁在彼得堡一所中学毕业,获得金质奖章。先上了商学院,后进入彼得堡大学数理系,读了两年随家人迁居克拉斯诺达尔,一度辍学从业,在炼油厂工作两年。26岁转到彼得堡工学院时,受邀为一家儿童杂志的化学专栏撰稿,正式开始创作科普类短文,署名“米·伊林”。毕业后,他成了油脂化学家,在彼得堡一家硬脂厂工作。31岁发表首部作品《不夜天》,一出版就受到了读者的喜爱。两年后因健康原因退职,专心写作,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儿童科普文学作品。57岁病逝于莫斯科。米·伊林的科普作品,擅长将文学和科学结合,将复杂的现象写得简单明了,将深奥的道理解释得通俗易懂。他的作品被翻译成44种语言,让无数孩子足不出户养成科学思维。科普代表作:《十万个为什么》《书的故事》《时间的故事》《不夜天》等。 译者简介:
骆家
诗人、翻译家、摄影师。1966年生于湖北。1988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
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与翻译。著有自选诗集《黄昏雪》,出版诗集《驿》《青皮林》《学会爱再死去》,译著《奥尔皮里的秋天》等。曾获2018深圳朗读者翻译奖。2018年签约作家榜,倾心翻译《初恋》《春潮》,备受读者好评。2020年,翻译《万物故事集》(《十万个为什么》《书的故事》《时间的故事》)。
现居深圳。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