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政治地理对水患的响应——以明清时期的黄淮平原为中心

包邮历史政治地理对水患的响应——以明清时期的黄淮平原为中心

¥42.8 (7.4折) ?
1星价 ¥42.8
2星价¥42.8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916228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261页
  • 出版时间:2022-07-01
  • 条形码:9787309162288 ; 978-7-309-16228-8

内容简介

中国历史上自然灾害众多,影响深远。灾害过后,为加强社会控制和抵御灾害,有时会采取调整政区的措施。历史政治地理对自然灾害的响应有四种方式:一是政区之间重新划界,二是治所迁移,三是政区的新建或裁撤,四是地名更改。从历史的经验来看,水灾、地震及沙漠化对政区变化的影响巨大,主要是因为这三种灾害破坏力强,会对地表造成巨大的变化,从而推动政区的调整。旱灾、蝗灾破坏力有时候不亚于水灾、地震,但基本上是对经济上的破坏,不会造成地表结构变化,故对政区变化影响较小。本书在宏观阐述自然灾害对中国古代政区调整的影响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历史政治地理方面政区调整对明清时期黄淮平原水患的响应。

目录

绪论 **章 自然灾害对政区调整的影响概论 **节 自然灾害与政区重划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行政治所的迁移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政区的新建或裁撤 第四节 自然灾害与地名 改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明清时期水患对苏北政区治所迁移的影响 **节 明清时期苏北的水患概况 第二节 水患影响下的政区治所迁移 第三节 未完成迁治的县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黄河水患对明清时期鲁西地区州县治所迁移的影响 节 明清时期鲁西的政区沿革 第二节 明清时期鲁西地区的黄河水患概况 第三节 黄河水患影响下的州县治所迁移 第四节 鲁西地区州县迁治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挣脱不了的附郭命运——明清时期凤阳府临淮县的设置与裁并 节 明初临淮县的设置与附郭 第二节 凤阳县的设置与附郭的变化 第三节 清代临淮县的裁撤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水患对集镇迁移的影响——以清代清河县王家营为例 节 水患影响下的苏北黄淮地区集镇变迁概况 第二节 清河县王家营的迁移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清代政府对沉田赋税的管理——以江苏、安徽、山东地区为中心 节 清代苏皖鲁地区的水患与沉田 第二节 清代沉田的蠲免冬勘政策 第三节 清代沉田的永行豁免政策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明清时期水患影响下的县域变化 节 江坍江涨引起的县域变化 第二节 河湖决溢影响下的县域变化 第三节 海岸线变迁引发的县域变化 第四节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补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段伟(1977一),安徽宁国人,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历史地理、中国经济史研究,特别是中国历史政治地理、灾荒史、三线建设研究。著有《禳灾与减灾:秦汉社会自然灾害应对制度的形成》《清儒地理考据研究·秦汉卷》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