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法视域下西南山地民族自发社会控制研究

包邮民族法视域下西南山地民族自发社会控制研究

¥48.6 (7.1折) ?
1星价 ¥48.6
2星价¥48.6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991340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2
  • 出版时间:2022-09-01
  • 条形码:9787519913403 ; 978-7-5199-1340-3

内容简介

本书的研究基于社会控制和法律多元理论,以整体文化观和跨学科研究视角,按照法社会学和法人类学的分析框架,围绕民族法视域下西南山地民族进行资料收集与实地调研,对西南山地民族自发社会控制的研究构想、理论基础、生成机理、变迁演进、基本维度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研究,力图呈现西南山地民族自发社会控制的真实图景。与此同时,笔者还分析了现代化语境下西南山地民族社会控制的现状和境遇,探讨了当前西南山地民族地区断裂的“多元复杂”的社会控制困局,阐明了民族自发社会控制与其他社会控制之间的关系,并在典型实践模式和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整合协同当代西南山地民族多元社会控制的初步设想和路径探索。

目录

前言
**章 西南山地民族自发社会控制的研究构想
一、西南山地民族简述
(一)西南地区
(二)西南民族地区
(三)西南少数民族
(四)西南山地民族
二、选题思路和研究目的
(一)选题思路
(二)研究目的
三、选题研究意义
(一)理论学术意义
(二)现实实践意义
四、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材料说明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研究材料说明
五、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状况
(二)国内研究述评
六、主要研究内容
七、主要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田野调查法
(三)个案研究法
(四)比较研究法
(五)整体分析法
八、研究创新之处
(一)研究选题和内容的创新
(二)研究视野和方法的创新
(三)研究思路和目标的创新
第二章 西南山地民族自发社会控制的理论基础
一、“社会控制”范式研究少数民族法文化的证成
二、西南山地民族自发社会控制的概念性质
(一)西南山地民族自发社会控制的概念
(二)西南山地民族自发社会控制的性质
三、西南山地民族自发社会控制的特征类型
(一)西南山地民族自发社会控制的特征
(二)西南山地民族自发社会控制的类型
四、西南山地民族自发社会控制的系统要素
(一)控制主体
(二)控制对象
(三)控制规范
(四)控制手段
(五)控制方式和控制类型
(六)控制目标和控制的度
五、西南山地民族自发社会控制的功能作用
(一)维护民族社会秩序方面的功能作用
(二)实现民族社会治理方面的功能作用
六、西南山地民族自发社会控制的内外关系
第三章 西南山地民族自发社会控制的生成演进
一、西南山地民族自发社会控制的生成机理
(一)自然地理环境
(二)经济社会类型
(三)国家权力格局
(四)宗教文化因素
二、西南山地民族自发社会控制的变迁演进
(一)新中国成立之前的繁荣兴盛阶段
(二)新中国成立后至民主改革前的合作共谋阶段
(三)民主改革至改革开放前的压制隐匿阶段
(四)改革开放以后的重新“回潮”阶段
第四章 西南山地民族自发社会控制的基本维度
一、西南山地民族自发社会控制的控制主体
(一)血缘组织
(二)地缘组织
(三)区域组织
(四)社会权威
二、西南山地民族自发社会控制的控制规范
(一)少数民族习惯法
(二)俗成型自发社会控制规范
(三)约成型自发社会控制规范
三、西南山地民族自发社会控制的控制手段
(一)禁忌
(二)舆论
(三)习俗
(四)道德
(五)仪式
(六)宗教
四、西南山地民族自发社会控制的控制机制
(一)自我控制
(二)私力控制
(三)自发组织控制
五、西南山地民族自发社会控制的控制方式
(一)规范强制
(二)心理约束
(三)行为型塑
六、西南山地民族自发社会控制的控制类型
第五章 当前西南山地民族社会控制的现状与困境
一、当前西南山地民族社会控制的组成结构
(一)控制主体
(二)控制规范
(三)控制手段
(四)控制机制
二、当前西南山地民族社会控制的现状分析
(一)西南山地民族社会控制的运行现状
(二)西南山地民族社会控制运行现状的原因探析
三、当前西南山地民族社会控制面临的困境
第六章 西南山地民族多元社会控制的实践模式
一、强力压制型模式
二、自为创新型模式:合寨壮族村民自治
三、契合一致型模式
(一)丽江纳西族生态环境保护
(二)占里侗族人口生育控制
四、互动协调型模式:文斗苗族契约秩序
五、引导治理型模式
(一)凉山彝族德古调解
(二)宁蒗彝族“虎日禁毒”
六、管控治理型模式
(一)彝族“死给案”
(二)藏族“赔命价”
(三)对“死给案”和“赔命价”的管控治理
第七章 当代西南山地民族多元社会控制整合协同的构想
一、民族自发社会控制与国家正式社会控制关系研究的述评与反思
(一)民族自发社会控制与国家正式社会控制关系研究的现状
(二)民族自发社会控制与国家正式社会控制关系研究的问题
二、当代西南山地民族多元社会控制整合协同的前提基础
(一)民族自发社会控制与国家正式社会控制的功能互补
(二)当代西南山地民族地区客观条件的现实制约
(三)西南山地民族多元社会控制整合协同的理论依据
三、当代西南山地民族多元社会控制整合协同的初步设想
(一)西南山地民族多元社会控制整合协同的宏观构想
(二)西南山地民族多元社会控制整合协同的具体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振宇,男,汉族,1982年5月出生,山西省霍州市人。法学博士,宁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社会职务及荣誉:宁夏法学会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研究会副秘书长,宁夏社会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入选宁夏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人才托举工程、宁夏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立法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高等学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荣获第十二届“宁夏青年五四奖章”。 主要从事民族法学、法学理论、法社会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现主持各级各类科研、教学项目18项,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项,其中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完成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示范课程建设项目1项,主持在研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1项、宁夏新型智库课题1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副主编和参编著作10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荣获宁夏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宁夏第二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等奖励10余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