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学众艺融通论

书学众艺融通论

1星价 ¥113.8 (7.2折)
2星价¥113.8 定价¥1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724052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2册(597页)
  • 出版时间:2022-09-01
  • 条形码:9787567240520 ; 978-7-5672-4052-0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上下两册。书法是*具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其线条性强,涉及面广,从本质和总体上看,它是联系众艺的纽带,体现众艺的表征。本书以书学为中心轴、贯穿线,通过具体赏析和深入领悟书画、篆刻、诗文、雕塑、园林、建筑、音乐、舞蹈等众艺之美,进而管窥中国特色艺术美学的优秀传统及其辩证特质。同时又多方寻索和归纳了中国书法所具有的多质性,探求众艺“异中之同”的亲缘融通关系,选论古今某些书法家和书法美学思想,*后列论了吴门画派与诗文的互融,由此考证和诠释古代的“道”“书道”的内涵与外延,为“吴门书道”张本。书末还精选了散见于各报刊对作者代表作《中国书法美学》的论评。

目录


**辑 艺术随笔美学小品
(本辑文章以发表时间先后为序排列)
中国画的题跋及其他(1961)
颜色美漫谈(1962)
从“观诗”“读画”谈起(1980)
盘马弯弓惜不发(1980)
妙有彩凤双飞翼(1980)
“似花还似非花”(1980)
文似看山不喜平(1980)
艺术随想录(1981)
写影(1981)
笑与泪“变调的对抗”(1981)
线条与旋律(1982)
鳞羽参差之美(1983)
书法与中国艺术的性格(1984)
枯树的妙用(1984)
绘画的模糊语言(1985)
反复一画面感(1986)
节奏的魅力(1987)
从艺术是不是商品谈起(1997)
书学与哲学(2003)
“杂”而有感——《苏州杂志》百期赞(2005)
第二辑 书画印章 众艺鉴赏
(本辑文章以艺术门类结合时代先后为序排列)
《毛公鼎铭》鉴赏(1991)
《李仲璇碑》《敬显儁碑》鉴赏(1989)
杨凝式《题怀素酒狂帖后》鉴赏(1993)
黄庭坚《书扇》诗中的美学(1993)
王文治《论书绝句(颜真卿)》鉴赏(1993)
临中有创,古茂雄秀——试论吴昌硕临《石鼓文》的审美超越(1984)
齐白石印、书、画鉴赏各一则(2004)
采采流水蓬蓬远春——品评瓦翁一联一印之浮想(2022)
减笔不减意——读梁楷《太白行吟图》有感(1983)
“深几许”与“半遮面”——以郭熙的《早春图》为例(1985)
潘天寿“四全说”与《梅月图》题诗(2000)
张大干与网师园(1991)
“欸乃一声”的“奇趣”——从苏轼评柳宗元《渔翁》诗说起(1992)
雕塑美欣赏(1981)
静与动——雕塑艺术断想(1987)
美在诗情画意中——陈健行《苏州园林》摄影集序(2000)
斟酌色调捕捉光影——陆峰摄影作品赏析(2005)
洪丕谟《墨林轶事》序(1985)
清清世界意匠新——读《葛鸿桢书画集》(1991)
陈代星《中国书法批评史略》序(1998)
往事·艺术·友情——读敖普安的《真水无香》(2003)
山水园林造型语言的“新变”——读《姚永强作品集》(2022)
钤上心香一瓣——《园冶印谱》前言(2013)
兰亭行——出席中国首届书学盛会兼游兰亭(198l-2010)
第三辑 中国特色艺术美学的研寻
(本辑文章以发表时间先后为序排列)
“虚”与“实”——艺术辩证法札记(1963)
“一”与“不一”——中国美学史上关于艺术形式美规律的探讨(1980)
欣赏·想象·知音——音乐美学与艺术想象(1981)
“虚”与“实”——中国书法印章的结构布白艺术(1982)
“此时无声胜有声”辨析与引申(1983)
中西美学的综合艺术观(1984—1990)
《周易》中审美观念初探(研究论纲)(1986-2020)
中西古典建筑比较——柱式文化特征与顶式文化特征(1992)
释道互补的“法一无法”体系——董迪论书法对法的超越(1994)
第四辑 此较:艺术群族中的亲缘美
(本辑文章以发表时间先后为序排列)
王维诗中的绘画美(1984)
论建筑与音乐的亲缘美学关系(1989)
论建筑与雕刻的亲缘美学关系(1991-2022)
论书法与文学的亲缘美学关系(1993)
“书画同源”新解及其他——关于书、画的比较艺术论(1994)

第五辑 书艺本质功能的多方探祈
(本辑文章以内容组合为序排列)
书法美的多质性探讨与历史流程描述——书艺本质论上篇(1990)
形式·符号·主体——书艺本质论下篇(1991)
二度文化的创造——书法从尊字意识走向自我解放(1993)
寿从毫端来——书法养生功能论(1996)
印章文化学与篆刻美学(1993)
第六辑 书法家、书论家的美学巡礼
(本辑文章主要以所评人物时代先后为序排列)
孙过庭书艺、书论及籍贯行状考——兼探《书谱序》名实诸种悬案(1979-2022)
掇拾与论评:唐代诗文中的草圣张旭(2000-2022)
米芾书法真趣论——兼论宋代书法美及书法美学(1986)
以孔子语为赵书一辩——从赵孟艺术、行状说开去(2020)
复古旗帜下的“二律背反”——赵宦光书艺书论及其他(2011-2021)
笪重光《书筏》美学三题(1984)
伊秉绶“大隶”的审美特征(1990)
刘熙载及其关于书艺的辩证思想——《书概评注》(代前言)(1987)
“冲和”书艺风格美初探(1994)
清代尚质的美学追求(2006)
“岁月如流,不断新我”——试论费新我左笔书艺(2003-2022)
第七辑 从吴门画派诗文到吴门书道
(本辑文章以内容组合为序排列)
沈周:吴门诗画合璧的奠基人(2004-2022)
文徵明:主中吴风雅之盟(2004-2022)
唐寅:江南**风流才子(2004)
《吴门艺术丛书》总序(2016)
试说“吴门书道”(2013)
做亮吴门书道这块苏州书法的品牌(文化访谈)
附录 集评:《中国书法美学》及其他
(本附录文章主要以发表时间先后为序排列)
书法美学的当代文献——评金学智教授的《中国书法美学》
氤氲卓荦一何壮观——略评金学智《中国书法美学》及其书艺风格论
书法美学的宏伟建筑群——金学智《中国书法美学》简评
雄视古今求索上下——记书法美学家金学智先生
评金学智《中国书法美学》
历史在这里复活、新生——评《中国书法美学·中国书法美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金学智 作者系教授、美学家。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苏州市作家协会、书法家协会、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苏州市园林局、风景园林学会顾问。一生致力于中围特色艺术美学的不懈研寻。专著有《中国书法美学(上、下)》《插图本书概评注》《中国园林美学》《园冶多维探析(上、下)》《风景园林品题美学》等十余部。论文有《王维诗中的绘画美》《孙过庭书艺、书论及籍贯行状考》《中西古典建筑比较》《印章文化学与篆刻美学》等数百篇。多次获得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江苏省社科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及“五个一工程奖”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