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03072893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82
- 出版时间:2022-08-01
- 条形码:9787030728937 ; 978-7-03-072893-7
本书特色
对魏晋-隋唐历史、佛教艺术、文物保护有研究、有兴趣的专家学者和社会人士
内容简介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是中国古代佛教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门石窟历经千百年沧桑,自然因素和人为影响对石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各种病害、洞窟渗漏、雕像溶蚀、本体风化等现象严重威胁着龙门石窟的安全。本书记录了21世纪以来,龙门石窟保护工程的实施过程与发展变化,包含了工程背景、地质勘察、病害调查,以及项目设计、施工、管理的各个方面;也总结了近年来龙门石窟文物保护工作的国际合作经验。 本书可供对石窟类文物、文化遗迹的保护与利用感兴趣的专家学者及社会人士参考、阅读。
目录
**章 龙门石窟保护概述 (1)
**节 龙门石窟概述 (1)
第二节 龙门石窟的历史保护 (2)
第三节 龙门石窟保护的研究现状 (12)
第二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龙门石窟保护修复工程 (19)
**节 项目概述 (19)
第二节 地形测绘和近景摄影测绘 (28)
第三节 地质调查研究 (29)
第四节 试验洞窟病害调查 (40)
第五节 环境与病害监测 (58)
第六节 防渗灌桨材料试验 (65)
第七节 渗水防治工程设计 (68)
第八节 渗水防治工程施工 (69)
第九节 潜溪寺清洗试验研究 (72)
第十节 潜溪寺凝结水实验研究 (78)
第十一节 数据库建设 (80)
第十二节 项目相关材料 (84)
第三章 奉先寺北至万佛洞段保护工程 (114)
**节 项目概述 (114)
第二节 工程前期研究 (146)
第三节 工程设计 (167)
第四节 工程施工 (179)
第五节 项目相关保护研究 (192)
第四章 擂鼓台水害治理工程 (202)
**节 工程概况 (202)
第二节 项目前期研究 (238)
第三节 项目设计 (274)
第四节 工程施工 (288)
第五节 项目相关保护研究 (302)
第五章 潜溪寺渗水治理工程 (316)
**节 工程概况 (316)
第二节 工程前期研究 (321)
第三节 渗水治理工程设计 (347)
第四节 潜溪寺渗水治理工程施工 (356)
第五节 项目相关保护研究 (365)
后记 (384)
节选
**章龙门石窟保护概述 **节龙门石窟概述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城南13千米处。这里两山对峙,伊水中流,形似天然门阙,故 称“伊阙”,隋炀帝都洛,始有“龙门”之称。著名的龙门石窟就分布在伊水两岸南 北长达1km的崖壁上,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1961年,国务院公布龙门石窟为**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3年)之际,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 齐、隋、唐、五代、北宋诸朝,断续营造达4⑷余年。现存窟龛2340多个,造像10万余 尊,碑刻题记2870余块(通),佛塔70多座,其窟龛造像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堪称全国 之冠。龙门石窟的造像以北魏和唐代为两大高峰,其中北魏窟龛造像约占总数的30%,唐 代窟龛造像约占总数的60%。北魏时期的大型洞窟,主要有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 火烧洞、魏字洞、皇甫公窟等。唐代的代表性洞窟有宾阳南洞、宾阳北洞、潜溪寺、敬善 寺、摩崖三佛龛、万佛洞、惠简洞、大卢舍那像龛、极南洞、擂鼓台三洞、看经寺等。 龙门石窟的北魏和唐代造像达到了当时艺术的顶峰,以匠心独具的皇家风范、中 原风格而异于中国的早、晚期石窟。其造像内容广涉佛教信仰的众多宗派,甚至包括 道教题材,也为石窟艺术中所罕见。 龙门石窟以碑刻题记数量为世界石窟之*而被誉为“古碑林”。其中“龙门二十 品”和褚遂良的“伊阙佛龛之碑”,分别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魏碑体的珍品和唐楷的 典范,堪称中国书法艺术的上乘之作。 龙门石窟的大量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 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佛教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 献。其历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是石窟艺术行列中不可或缺的,是世界现存*伟 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之一。 2000年,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简称“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决定把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依据世界文化遗产的评选标准给以三项入选评价: 1)龙门石窟的雕像展现了人类杰出的艺术创造力; 2)龙门石窟完美地展现了石雕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独*魅力,而石雕在 亚洲地区的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3)龙门石窟是中国唐代高度发达的文化水平和社会形态的缩影。 世界遗产委员会高度评价道:“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 (493—907年)期间,*具规模和*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详实描述佛教中宗教题 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高峰。”这使龙门石窟成为世界*文化资源实 体,具有世界性,受到全人类的保护。 第二节龙门石窟的历史保护 龙门石窟历史上虽然遭受到人为和自然破坏,但主要洞窟和大部分像龛仍保存完 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龙门石窟设立了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在对石窟文 物的日常维修加固、洞窟渗漏水治理、石雕风化防范的过程中,力求不损害文物,以 “不改变原状”为原则,以确凿文献和碑刻题记为依据,采用传统技术与现代科学技 术相结合的手段进行保护、研究。其工程设计、保护材料、工艺等方面均保持龙门石 窟历史风貌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同时,对景区的环境治理、对两山植被和建设控制地 带的保护,也以保持龙门石窟这一世界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为原则,未改变其环境 关系和历史面貌。 龙门石窟自开凿以来,开凿者们便善于利用自然山势为石刻造像遮风挡雨,历代 修建的遮雨板、窟檐、排水沟等保护措施的实物和遗迹大量存在。怀揣着虔诚宗教理 想的石窟开凿者一定希望他们创造的艺术杰作能和内心的神明一样永世流传。 但是,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随着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变迁,龙门石窟也经历 了由兴起时的繁盛到逐渐暗淡直至衰落、荒废的过程。当千百年前的龙门石窟展现在 现代人们的视野的时候,规模宏大的龙门石窟既是叹为观止,又是满目疮痍。 1909年,法国学者沙畹出版的《北中国考古图录》是目前看到*早正式出版的龙 门石窟的图片资料(图1.1、图1.2、图1.4、图1.5 )。 拍摄于1907年的卢舍那大像龛,大佛的佛手及腰部以下已然损毁,面部、背光裂隙开张,掉块缺损严重(图1.2 )。大像龛前碎石和泥土已堆积至台座束腰部天王、力 士雕像的腿部,且杂草丛生。 1941年,日本学者水野清一、长广敏雄出版的《龙门石窟的研究》一书中的伊阙景 象照片,可见龙门东西两山荒无人烟,伊河河道淤积,窟前道路泥泞难行(图1.3 )。 石窟围岩及雕刻品的崩塌、岩体溶蚀、风化等自然因素是造成龙门石窟损毁的首 要原因,但是人类活动也是重要原因。因历代多次的毁佛灭法,元代的龙门石窟已是 千疮百孔。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蓄意疯狂盗凿造成龙门石窟大量精美雕刻流失,现在 已无法在龙门石窟宾阳洞看到气势宏大的帝后礼佛图,也不能在万佛洞外看到孔武有 力的雄狮了(图1.4、图1.5 )。 据1958年龙门文物保管所编、文物出版社出版的《龙门石窟》一书记录:“龙门 石窟保管所的初步统计,现在保存下来的窟龛2102个,佛塔39座, 在过去漫长的 岁月里,石窟艺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石窟中绝大多数的佛头和许多精美的造像也 被盗凿运走, 石窟周围的岩石更被随意炸毁,在长期无人管理的情况下,丰富和 精美的龙门石窟艺术被淹没在杂草和灰尘中。” 一、开窟时期的保护 开窟造像时期工匠们就采取了一些有效的保护措施,如运用洞窟形制起到抗震和 稳定洞窟的作用、建造石刻窟檐来遮光挡雨等。后期历代多采用木构或石构窟檐、增 修洞门等建筑形式来保护石窟,同时也采取了一些防雨措施,比如东山现存的唐代石 板雨篷。在开窟及后期设计合理的排水工程,包括山顶排水、崖体壁面排水、洞窟门 槛上小型的排水沟、排水洞以及窟门前的排水沟等。 (一)开窟之初位置和窟形的选择 龙门位于洛阳都城近郊,风景秀丽,气候温和。香山、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水 东流,天然形成的陡峭崖壁为石窟的开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加之龙门山系古生代寒 武纪和奥陶纪造山运动形成的石灰岩,颜色青灰,石质坚硬,不易风化,便于精雕细 凿。故而古人择此为石窟开凿之地。 高度适宜的崖壁、完整的岩层,保证了洞窟和雕像的完整。以岩溶地区普遍存在 的溶洞为基础,拓展成为洞窟,省时省力。 在窟龛的形制上,无中心柱是普遍采用的窟形。穹隆顶设计,使得洞窟既稳固又 开阔明朗,较易于安排设计场景。 (二)开窟时及后期的保护设施、遗迹 从现存遗迹和各种考古发掘资料来看,我国众多石窟都曾有一定数量、规模宏大 的早期木构窟檐、石刻窟檐和龛檐。这些历史保护措施,对石窟造像和雕刻起到了积 极的保护作用,使其较少受到风吹、雨淋、日晒等自然营力的侵蚀破坏。 龙门石窟的保护性建筑主要有石刻窟檐、防雨石板、保护房、木构窟檐、石构窟檐以 及现代修造的栈道型窟檐。防水雨篷在我国古时已有,而其结构、材质、规模或有不同。 龙门石窟东山擂鼓台现存一石板雨篷,专为保护其下碑刻,推断应为唐代遗存。而东、西 两山有很多洞窟早期都修造有雨篷,惜已不存,至今尚留遗迹。其工艺简洁实用,采用凿 槽安装石板或木板来达到保护洞窟造像的目的。 龙门石窟发现的古代排水工程,主要是山顶或洞窟顶部布设的排水设施,以奉先寺 (卢舍那大像龛)崖顶上的“人”字形排水沟为典型代表。该排水沟沿奉先寺崖顶依山 就势修造,全长120m,深0.5m以上。坡度大不会造成积水。其除了用于降雨后坡面径 流的排泄,还可拦截山坡上的落石。 现场调查,有些洞窟如潜溪寺、莲花洞、龙华寺等均发现排水石洞和排水石槽, 洞窟门槛上开凿有圆形石洞或“V”形石槽,目的是排泄洞窟内地面的积水。 龙门石窟迄今发现的加固措施有铸铁连接加固裂隙、糯米灰浆灌注裂隙等,还在 沿河观光石道上采用铁铆钉锚固石块,防止其松动滑移或被洪水冲走。1973年,在奉 先寺维修工程中,发现大佛头顶有“8”字形铸铁块连接于裂隙之中,并灌注了糯米灰 桨,这就是后人称谓的“铁线板”,至今仍应用于连接石刻或桥梁。 二、保护管理机构的建立和完善 龙门石窟保护的历史性转变从龙门石窟管理机构的建立开始。1951年,成立龙门 森林古迹保护委员会;1953年,成立龙门文物保管所;1961年,国家科研规划将龙门 石窟“围岩崩塌、洞窟漏水、雕刻品风化”列为三大病害,并立项研究;1961年3月, 国务院公布龙门石窟为**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门文物保管所从1953年建所时的5名工作人员,到1965年增加至18名,设立了 5 个组室,其中保护组负责气象、洞窟观测,筹建保护技术实验室。 同时,龙门石窟的保护工作也引起了社会知名学者和科研机构的广泛关注,并被 提上了议事日程,开始了石窟文物保护的探索和尝试。1961年,北京地质学院教授苏 良赫、王大纯对龙门石窟进行地质调查,苏良赫于1961年8月26日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石窟保护工作中的地质学》,文中有对龙门石窟岩石特性的相关论述。1962 年9月28日《光明日报》报道:“龙门石窟保管所在北京大学严文儒教授的倡导和帮 助下正在进行龙门石窟全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全部洞窟的数目、窟龛形制和内容、 佛像数目、窟龛和佛像的雕凿年代分期等,对佛像、浮雕和题记还要临摹、拓片和拍 成照片。” 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1936年曾同林徽因等人一起考察过龙门石窟,尤其被奉先寺 的恢宏气度所震撼,1963年,《文物》第7期刊载梁思成所撰《闲话文物建筑的重修与 维护》,专门谈到龙门奉先寺的保护问题。“见到几个方案都采取柱廊的方式,这可 能是*恰当的方式,这解决了‘做什么’的问题。至于怎么做,许多方案都采用了粗 壮有力的大石柱,上有雕饰的柱头,下有华丽的柱础,柱子上有相当雄厚的檐子。给 人们的印象略似人民大会堂的柱廊,唐朝的奉先寺装上了今天常见的大礼堂或剧院的 门面!这不仅‘喧宾夺主’,使人们看不见卢舍那佛的组像,而且改变了龙门的整个 气息。 新中国的伟大气概要表现在尊重这些文物,突出这些文物。我们所做的一 切维修部分,在文物跟前应当表现得十分谦虚,只做小小‘配角’,要努力做到‘无 形中’把‘主角’更好地衬托出来,绝不应该喧宾夺主影响主角的主角地位。”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从无到有,龙门石窟的保护管理机构逐步完善,围绕石 窟艺术、宗教、历史、地质、文物保护等方面的工作陆续开展和不断积累,为龙门石 窟的抢救维修和全面保护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三、科技保护的重要开篇 20世纪70年代初以奉先寺保护为开端,用锚杆加固、化学灌桨的工程技术手段 实施了以黏接加固为主的保护工程,重点进行了石窟濒危坍塌窟龛、岩体的抢救性保 护,卢舍那大佛再次展露出迷人的微笑。 根据对龙门石窟损毁情况的调查,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已经计划对石窟进行修 整保护。奉先寺是龙门石窟*重要的代表性窟龛,但卢舍那大佛龛经过一千多年的风 雨洗礼,保存状况较差,掉块、开裂、崩塌等病害情况严重,急需保护维修。据龙门 石窟研究院资料中心存1974年洛阳市政府(革委会)向河南省政府(革委会)呈报关 于奉先寺维修的请示报告(洛市革〔1974〕023 )中称:“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和这里 的实际情况,从一九六零年以来,曾先后搞了十二个设计方案。”可见在当时,龙门 石窟以及奉先寺的保护受到了政府和文物保护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与重视。 刘景龙在1993年出版的《龙门石窟保护》中记述:“1971年6月,由国务院图博口
-
两张图读懂两宋
¥16.0¥76.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24.5¥49.0 -
清朝穿越指南
¥21.6¥45.0 -
人类酷刑简史
¥32.5¥59.0 -
万历十五年
¥16.3¥25.0 -
唐潮:唐朝人的家常与流行
¥31.3¥68.0 -
朱元璋传
¥25.0¥39.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9.7¥38.0 -
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
¥11.7¥39.0 -
两晋其实很有趣
¥9.2¥35.0 -
胡同里的姑奶奶
¥27.8¥78.0 -
消寒图:珍重待春风
¥20.9¥58.0 -
至道无餘蕴矣:梁漱溟访谈录
¥24.1¥68.0 -
硬核原始人
¥21.0¥65.0 -
创造圣经的城市
¥19.7¥58.0 -
告别与新生-大师们的非常抉择
¥28.9¥45.8 -
中国近代史
¥10.2¥20.0 -
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 第七部
¥15.2¥29.8 -
中国通史
¥34.7¥45.0 -
吴晗-明朝三百年
¥13.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