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52810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16开
  • 页数:196
  • 出版时间:2022-09-01
  • 条形码:9787030528100 ; 978-7-03-052810-0

内容简介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版)》除绪论外,可概括为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中医学对病因、病机及防治的认识,中医学对养生与康复的认识四部分。**章为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包括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是学习中医学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和说理工具。第二、三、四章为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包括藏象、精气血津液、经络,是中医学的理论核心。第五章为体质。第六、七章为中医学对病因、病机的认识,阐述了中医病因的分类、致病特点以及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制。第八章为防治原则,包括预防、治则。第九章为养生与康复,主要介绍了中医养生与康复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版)》针对**版教材使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修订与完善,并对所有中医专业名词术语进一步进行了规范。

目录

目录
总序
第二版前言
绪论 1
一、中医学与中医学理论体系 1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2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6
四、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与学习方法 12
**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4
**节 精气学说 14
一、精气的概念 14
二、精气是宇宙本原 15
三、精气运动与变化 16
四、精气产生物质间感应与联系 16
五、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7
第二节 阴阳学说 18
一、阴阳的概念 18
二、阴阳的划分 19
三、阴阳的特性 19
四、阴阳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20
五、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4
第三节 五行学说 27
一、五行的概念 27
二、五行的特性 27
三、五行属性推演 28
四、五行相互关系与作用 28
五、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0
第二章 藏象 34
**节 概论 34
一、藏象的概念 34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35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36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36
第二节 五脏 37
一、心 37
附:心包络 39
二、肺 40
三、脾 42
四、肝 44
五、肾 47
附:命门 50
第三节 六腑 51
一、胆 51
二、胃 52
三、小肠 53
四、大肠 53
五、膀胱 54
六、三焦 54
第四节 奇恒之腑 55
一、脑 55
二、女子胞 56
附:精室 57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57
一、五脏之间的关系 58
二、六腑之间的关系 61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61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 64
**节 精 64
一、精的概念 64
二、精的生成 65
三、精的功能 65
第二节 气 66
一、气的概念 66
二、气的生成 67
三、气的运动 67
四、气的功能 69
五、气的分类 70
第三节 血 73
一、血的概念 73
二、血的生成 73
三、血的运行 74
四、血的功能 75
第四节 津液 75
一、津液的概念 75
二、津液的代谢 75
三、津液的功能 77
第五节 精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 77
一、气与血的关系 78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78
三、气与精的关系 79
四、血与津液的关系 80
五、血与精的关系 80
第四章 经络 81
**节 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 81
一、经络的概念 81
二、经络系统 81
第二节 十二经脉 82
一、 十二经脉的名称 82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 83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与表里关系 83
四、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84
五、十二经脉的循行 84
第三节 奇经八脉 89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 89
二、奇经八脉循行特点 89
三、奇经八脉功能特点 89
四、奇经八脉的循行及功能 90
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92
一、经别 92
二、别络 94
三、经筋 95
四、皮部 96
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 96
一、联络沟通作用 96
二、运输气血作用 97
三、感应传导作用 97
四、调节 平衡作用 98
第六节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98
一、阐释病理变化 98
二、指导疾病的诊断 98
三、指导疾病的治疗 99
第五章 体质 100
**节 体质和体质学说的概念 100
一、体质的概念 100
二、体质的构成 101
三、体质的特性 102
第二节 体质的分类 102
一、传统分类法 103
二、现代临床分类法 103
第三节 体质的形成因素 105
一、先天禀赋 105
二、年龄因素 105
三、性别因素 105
四、饮食因素 106
五、劳逸因素 106
六、情志因素 106
七、地理因素 106
八、疾病与治疗因素 107
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临床应用 107
一、预测发病倾向 107
二、阐释发病机制 107
三、阐释病理变化 108
四、指导临床辨证 108
五、指导临床治疗 108
六、指导养生防病 110
第六章 病因 111
**节 外感病因 112
一、六淫 112
二、疠气 117
第二节 内伤病因 118
一、七情内伤 118
二、饮食失宜 120
三、劳逸过度 121
第三节 病理产物性病因 122
一、痰饮 122
二、瘀血 124
三、结石 125
第四节 其他病因 126
一、外伤 126
二、寄生虫 127
三、药邪 128
四、医过 128
五、胎传 129
六、环境毒邪 130
第七章 病机 132
**节 发病 132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132
二、发病类型 135
第二节 基本病机 138
一、邪正盛衰 138
二、阴阳失调 140
三、气血津液失常 143
第三节 内生“五邪” 148
一、风气内动 148
二、寒从中生 149
三、湿浊内生 149
四、津伤化燥 150
五、火热内生 150
第四节 脏腑病机 151
一、五脏病机 151
二、六腑病机 156
第五节 经络病机 157
一、经络气血偏盛偏衰 158
二、经络气血逆乱 158
三、经络气血运行不畅 158
四、经络气血衰竭 158
第六节 疾病的传变与转归 159
一、传变的含义 159
二、传变的形式 159
三、转归的概念 162
四、转归的形式 162
第八章 防治原则 164
**节 预防 164
一、未病先防 164
二、既病防变 166
第二节 治则 166
一、治则与治法的基本概念 166
二、基本治则 167
第九章 养生与康复 174
**节 养生 174
一、基本原则 174
二、主要方法 176
第二节 康复 179
一、基本原则 180
二、主要方法 181
主要参考书目 183
展开全部

节选

绪论 导学 本章主要介绍中医学的概念、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与学习方法。 通过学习,掌握中医学的概念、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熟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与学习方法。 中医学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结晶,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不断积累和总结,而逐步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中医学历史地凝结了中华民族在特定发展阶段的观念形态,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它宝贵的理、法、方、药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卫生保健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中国和世界科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旨在研究阐述中医学的基本观念、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是中医认识人体结构、生理功能、病理现象和进行诊断、防治疾病的基本理论。它在整个中医学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医学各分支学科的理论基础。 一、中医学与中医学理论体系 (一)中医学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是世界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是一门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知识交融的医学科学。中医学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是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由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按照中医学逻辑演绎程序,从基本原理推导出来的科学结论组成的,即由概念、原理、规律所构成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理论体系集理、法、方、药理论知识为一体,以临床实践为基础,既关注人的自然属性,又重视人的社会属性,融合了自然、社会、生物、心理等多学科的知识和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不过分注重实体,而注重从整体、联系、运动等观念出发,从宏观的角度,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对人体生命活动及病理变化进行观察,研究和探讨人体在整体层次上的生理、病理反应状态和变化规律,及其对生命活动、病理变化的调控机制。由此形成了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等唯物论、辩证法思想为论理方法,以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的生理和病理为理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等哲学基础;藏象、气血津液、体质、经络等理论;病因病机制论;预防、治疗、养生、康复理论等。 中医学学科体系的基本结构,从基础与应用而言,可分为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两大类;从对疾病的认识、治疗和预防的医疗行为过程来区分,可分为基础医学学科、临床医学学科和养生康复医学学科三大类。基础医学学科包括内经、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临床医学学科是中医应用学科的主体,包括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等;养生康复医学学科包括中医养生学、中医康复学。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由早期零散的、自我意识的、局部的、流传于民间的医学实践经验,上升为具有指导性意义的医学理论知识,成为系统的医学知识体系,需要一定的基础和条件。 中医学发源于先秦,其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医疗经验积累和理论总结而形成的。 (1)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任何一门自然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必然受着哲学思想的支配和制约,特别是古代社会,哲学与自然科学尚未彻底分开之时,显得尤为密切。先秦时期出现的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作为思维方法渗透到中医学当中,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医学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等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构建其理论体系。精气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不仅为中医学提供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生命观,而且确立了中医学整体的研究方法,使中医学以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认识自然、认识生命,借以阐明生命本质及人与自然、健康与疾病的关系等。中医学运用哲学的概念和范畴,观察事物,借以阐明中医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并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使之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哲学概念和范畴通过中医学的诊疗实践,得到了探索、验证和深化,从而又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哲学理论。中医学虽然来自长期的经验积累,但并没有像其他经验科学被科学实验方法所淘汰,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医学理论充满了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2)社会自然科学的渗透: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随着生产关系的改变和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力得到了快速的提高,促进了社会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诸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农家、兵家、纵横家等各种文化学术流派涌现,学术上呈现出“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通过诸子百家的学术争鸣、交流与交融,使诸如哲学、数学、化学、农学、天文学、历法学、气象学、地理学、声学、物候学、生理学、解剖学、心理学、矿务学及冶炼、酿造技术等各个学科有了诸多的创新,从而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基础,也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文化、科学、社会历史基础。如当时的冶炼技术为针灸和外科的发展提供了治疗用的针具和手术刀具;又如医和提出的“六气致病说”反映了当时医学汲取了农学和物候学的知识,认识到自然气候的异常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再如在认识脉搏的正常变化规律时,《黄帝内经》提出:“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脉为期 ”这里的冬至、夏至就是天文历法知识的内容。由此可见,在这一时期,中医学广泛地吸收、移植、渗透和交融了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种学说、各个学派的先进成就和多学科的知识,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文化技术基础。 (3)长期医疗经验的积累:从原始社会到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医药学家积累了丰富的医药学知识。在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及社会自然科学的促进下,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医疗实践中,零散的、自我意识的、局部的、流传于民间的医药学知识,经过加工、整理而形成概念、判断,并得以总结、升华和提高,逐步构建起中医学理论的雏形,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及其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殷商时期,药物已相当丰富,不但发明了酒及汤液,而且在医疗实践中应用了治病的“毒药”。根据甲骨文的考证表明,当时已有了一些病名的记载,如“疥”“蛊”“龋”等,以及以症状或部位命名的“耳鸣”“下利”“不眠”“疾目”“疾首”“疾耳”“疾鼻”等。 西周时期,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刻,并能为疾病确立专门的病名。《山海经》记载了38种病,其中有固定病名者23种,并记载了动物药、植物药及矿物药共124种。另外,据《周礼 天官》记载,周代,我国已有了初步的医学分科。春秋时期,治疗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如《左传》记载,秦国名医医缓曾说:“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说明当时攻(灸疗)、达(针刺)、药(药物治疗)已是医生常用的治疗方法。专业医生的出现,为医学理论的初步形成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如《左传》记载秦国名医医和给晋侯诊病时提出“六气病源说”,用以解释疾病发生的原因,已勾画出中医病因病机制论的雏形。 战国时期,由于以扁鹊为代表的大批医家的出现,医学知识快速地积累。对疾病已有了一定的诊断方法,《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诊病已能“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说明“四诊”方法这时已基本形成。治病方法也有很大进步,除发展了药物、针砭、艾灸、导引等丰富多彩的治病方法外,还产生了利用情绪变化治病的精神疗法,《吕氏春秋》就记载了文挚用激怒的方法治愈了齐闵王的忧思病。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学著作《五十二病方》,记载了103个病名,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并记载了药名247个,药方283个,说明战国时期的医药水平已有很大提高。尤其可贵的是,该书记载了同一疽病,因证不同,治疗有别,体现了早期的辨证论治思想。 医学知识的大量积累,客观上需要整理、总结,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加之社会的发展为此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古代的哲学思想提供了论理方法,因而在众多医学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医学理论体系逐步确立。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不晚于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的出现,标志着中医学发展的飞跃,即由原先零散的医学知识和医疗经验,上升为系统理论,并建立起独*的医学理论框架,形成了理、法、方、药为一体的中医学独*理论体系。这四部医学巨著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确立,为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基础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托名黄帝所作,是战国至秦汉时期众多医家集体智慧的结晶。《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是先秦至西汉医学经验和理论的总结。《黄帝内经》以人体生命科学为中心,把自然科学与哲学有机地结合,并融合了众多学科的知识,内容十分丰富。该书全面论述了中医学的思维方法,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体的解剖形态、藏象经络、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诊断、防治等,不但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中医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持续发展的基础和理论源泉。历代医家以《黄帝内经》为理论基础,密切结合临床实践,不断创新,使中医学理论得到不断地提升、丰富和发展。《黄帝内经》理论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 《难经》成书于汉以前,又名《黄帝八十一难经》,相传系扁鹊所作,是一部可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该书内容简要,辨析精微,论述了人体生理病理及疾病诊断治疗的诸多内容。《难经》所述内容涉及生理、病理、诊断、病证、治疗等各个方面,尤其对脉学有较详悉而精当的论述和创见,并开创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对经络学说以及藏象学说中命门、三焦的论述,则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有所阐扬和发展,与《黄帝内经》同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理论性著作。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部临床医学专著,东汉末年张机(字仲景)所著,该书开创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先河,后经晋代王叔和整理,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分,《伤寒论》以六经辨伤寒,《金匮要略》以脏腑论杂病。该书载方269首,君臣佐使配伍严谨,疗效确凿,故被奉为“经方”。该书提出了“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原则,使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张仲景对中医学的卓越贡献,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或《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早的药物学专著。书中载药365种,并根据药物毒性的大小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药无毒,主益气;中品药或有毒或无毒,主治病、补虚;下品药有毒,主除病邪、破积聚。该书不但记载了每种药物的性能、主治,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方便,而更重要的是提出了“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明确了“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的用药原则,使药理学与病理学密切结合,使中医学理论体系更加充实。同时,该书提出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等“七情和合”的药物配伍理论,为组方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这四部典籍被历代医家奉为中医学的四大经典,成为整个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