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817875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8
  • 出版时间:2022-11-01
  • 条形码:9787208178755 ; 978-7-208-17875-5

内容简介

《时间与叙事》是《活的隐喻》的姊妹篇,它们被学界看作一个整体。两部著作所产生的影响来源于同一种语义革新的核心现象。就隐喻而言,语义革新在于一种新的恰当语义通过一种不恰当的意义赋予产生:“自然是一座神殿,那里有活的柱子。”就叙事而言,语义更新在于创造另外一种综合工作,即创造一种情节:目的、原因、机遇以情节的方式被融合进一个完整行动的时间统一体中。正是这种异质综合类似于隐喻。亚里士多德说“好的隐喻便是理解相似性”。因此无论是隐喻的问题,还是情节的问题,解释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亚里士多德认为情节是行动的模仿。在《时间与叙事》**卷**部分,作者提出了模仿概念的三重含义:对我们所熟悉的行动秩序前理解的回溯指称;进入到虚构领域;*终通过虚构行动秩序的前理解领域进行一种新的构型。在第二部分,本书将这种模式放在历史上进行检验。

目录

总序 哲学经典翻译是一项艰巨的学术事业 / 1

前言/ 1

**部分 叙事与时间性之间的循环

**章 时间经验的疑难:奥古斯丁《忏悔录》的 11卷 / 4

一、时间存在和不存在的疑难 /7

二、时间的度量 /16

三、意向与延展 /21

四、永恒性的悖论 /28


第二章 构造情节:对亚里士多德《诗学》的解读 / 41

一、主旋律:模仿 —情节 /43

二、情节:协调模型 /51

三、内在的不协调 /57

四、诗学构型的两个侧面 /62


第三章 时间与叙事:三重模仿 / 72

一、模仿 I/75

二、模仿 II/88

三、模仿 III/96

(一)模仿的循环 /98

(二)构型、重构和阅读 /103

(三)叙事性与指称 /105

(四)被讲述的时间 /112


第二部分 历史与叙事

**章 叙事的衰落 / 124

一、法国历史编纂学中事件的衰落 /125

二、理解的衰落:英语分析哲学中的“覆盖率”模型 /148

第二章 为叙事辩护 / 161

一、覆盖率模型的分裂 /161

(一)无合法性的解释:威廉·德雷 /161

(二)冯·赖特的历史解释 /175

二、“叙事主义”论证 /191

(一)阿瑟·丹托的“叙事阶段” /191

(二)理解一个故事 /199

(三)构造行为 /207

(四)构造情节的解释 /215

(五)“如何书写历史” /227

第三章 历史意向性 / 235

导引 /235

一、特殊归因 /244

二、历史编纂学的**级实体 /258

三、历史时间与事件的命运 /275

结 论/ 303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保罗·利科(Paul Ricoeur,1913—2005),法国著名哲学家、当代*重要的解释学家之一。曾任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巴黎大学、南特大学教授,兼任美国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客座教授。2004年11月,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授予有人文领域的诺贝尔奖之称的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其主要著作有:《活的隐喻》《恶的象征》《从文本到行动》《历史与真理》《作为一个他者的自身》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