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减排与中国建筑碳中和之路/大道碳中和

包邮全球减排与中国建筑碳中和之路/大道碳中和

¥140.6 (7.1折) ?
1星价 ¥140.6
2星价¥140.6 定价¥1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03524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3
  • 出版时间:2022-10-01
  • 条形码:9787516035245 ; 978-7-5160-3524-5

本书特色

★千百年来,城市在自然和强力规划的力量间平衡成长,至今没有看到衰败的迹象,而在生态文明时代,城市宜居紧凑度和多样性成为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这需要创新推动全新的绿色建筑贡献力量。该书第5章的新建筑建材技术,给出一些基础创新技术的应用思路,而第6章的成功案例,在给我们参考之外,也会给我们更坚定的信念,即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城市创新是可以成功的,城市也会带给人类和自然更美好的持续发展空间。该书可推荐给建筑规划院校师生、广大城市规划与建设参与者学习参考。 ——仇保兴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 ★由于建设工程和人类活动所需要的能源消耗,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内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排放,目前占比已超过40%。这是不可持续的,也不符合中国“天人合一,厚德载物,师法自然,和谐共处”的文化观。该书3~5章对世界和中国建筑现状、未来节能技术、可持续绿色标准和案例及建材、建筑技术展开了全方位研究和讨论,为未来建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及经验基础。 ——何镜堂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勘察设计大师

内容简介

未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建 筑用能和碳排放总量还将进一步增加,在国家双碳目标和能源革命的背景下,建筑领 域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由于碳排放是一个全局的问题,脱离全局单一技术都无法 认清楚行业的未来,故本书首先认真研究地球碳排放的前世今生及全球能源领域碳排 放及转型趋势,进一步深入研究本书重点,即通过对世界建筑行业在全生命周期减排 和碳中和领域现状、减排政策、经验和技术的深入研究分析,结合本国国情进行比 较,借鉴全球优选经验和案例,推动我国建筑领域在减排和碳中和领域向前发展有着 重要的意义. 本书共6章,前3章通过对碳排放、能源碳排放与建筑业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系统研 究,详述了世界能源结构与其未来碳排放预测,并整体分析国际建筑业和中国建筑业 在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整体情况;第4章对世界主要国家建筑业在节能减排政策、法律 法规、标准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世界优秀节能减排城市及社区进行了案例分 析,为我国在进行建筑业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经验借鉴;第5章通过前篇的分析和经验 借鉴,详细研究全球建筑碳中和*主流的建筑和建材技术对排放的影响,指出了具体 的建筑业节能减排实施技术路径,并提出了政策、标准、技术三面在中国建筑业进行 节能减排的参考建议;第6章对全球优秀的可持续低碳建筑或社区的案例进行介绍,如 德国埃斯林根西部新城低碳氢能源社区,采用建筑分布式光伏发电、绿氢制造及储能 和热电联产技术合理用能等,优选限度减少人为碳排放。希望这些案例能在我国得到 借鉴,未来只有当这些案例成为我国建筑或社区发展新常态,建筑才能实现零碳甚至 负碳的未来,从用能者向赋能者转型升级,为人类构建低碳可持续高品质的生活提供 帮助。本书适合建筑建材行业从业管理人员,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从业管理人 员,及其它专业碳排放方面从业管理人员及专家阅读参考。

目录

1 碳排放
1.1 碳排放的前世今生
1.2 要控制碳排放的原因
1.3 控制温室气体的国际行动

2 能源与碳排放
2.1 国际能源与碳排放
2.2 我国能源与碳排放
2.3 未来能源结构与碳排放预测

3 建筑业能源消耗与碳排放
3.1 国际建筑业能源消耗与碳排放
3.2 中国建筑业能源消耗与碳排放

4 世界建筑业节能减排经验及中国的借鉴意义
4.1 世界主要国家建筑业节能减排政策及法律法规
4.2 世界建筑业主要节能减排绿色标准
4.3 中国建筑业节能减排实施参考建议

5 建筑、建材碳中和技术探讨
5.1 碳中和路径中可行的建筑技术
5.2 建材行业碳中和转型技术路径
5.3 建筑能源使用技术

6 世界优秀节能减排城市及社区规划设计
6.1 德国埃斯林根氢能源社区(Weststadt)
6.2 瑞士2000瓦社区
6.3 丹麦哥本哈根北港(Nordhavn)
6.4 瑞典哈马碧生态城(Hammarby)
6.5 德国柏林西门子城
6.6 英国诺丁汉大学化学系碳中和实验室项目
6.7 英国曼彻斯特联合集团总部大楼项目
6.8 英国伦敦Fenchurch街20号商业综合体项目
6.9 新贝利的索尔福德中心A3地块
6.10 迪拜2020世博园可持续发展区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