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的厚赠——国家级传统工艺传承人的匠艺之路

历史的厚赠——国家级传统工艺传承人的匠艺之路

1星价 ¥96.6 (7.0折)
2星价¥96.6 定价¥13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229460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36
  • 出版时间:2021-11-01
  • 条形码:9787516229460 ; 978-7-5162-2946-0

本书特色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绚丽多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贵源泉,其与物质文化遗产一同构成的历史文化遗产紧紧联结着中华各族儿女的情感,并在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对话中讲述着中华文明的故事。《历史的厚赠——国家级传统工艺传承人的匠艺之路》记录和描绘了十位国家级传统工艺代表性传承人的匠艺之路。他们是90岁的著名象牙雕刻大师李定宁;87岁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夏侯文;80岁的著名面塑艺术家郎志丽;78岁的中国竹工艺大师何福礼;76岁的中国漆艺漆画大师郑修钤;76岁的中国工艺美术(苏绣)大师张美芳;68岁的中国云锦工艺美术大师金文;60岁的中国工艺美术(景泰蓝)大师钟连盛;56岁的工艺美术(蔚县剪纸)大师高佃亮;还有*年轻的51岁的娘本,他是唐卡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们为中华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在各自领域深研细琢,竭尽所能,潜心笃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发挥到了至高境界,从不同角度向人们传递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世界展现着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内容简介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绚丽多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贵源泉,其与物质文化遗产一同构成的历史文化遗产紧紧联结着中华各族儿女的情感,并在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对话中讲述着中华文明的故事。《历史的厚赠——国家级传统工艺传承人的匠艺之路》记录和描绘了十位重量传统工艺代表性传承人的匠艺之路。他们是90岁的有名象牙雕刻大师李定宁;87岁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夏侯文;80岁的有名面塑艺术家郎志丽;78岁的中国竹工艺大师何福礼;76岁的中国漆艺漆画大师郑修钤;76岁的中国工艺美术(苏绣)大师张美芳;68岁的中国云锦工艺美术大师金文;60岁的中国工艺美术(景泰蓝)大师钟连盛;56岁的工艺美术(蔚县剪纸)大师高佃亮;还有*年轻的51岁的娘本,他是唐卡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们为中华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在各自领域深研细琢,竭尽所能,潜心笃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发挥到了至高境界,从不同角度向人们传递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世界展现着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目录

**章 李定宁 传神人物雕刻 追求艺术之美 牙雕艺术 历史悠久/ 003 家族传承 自幼接触/ 005 进厂工作 赴京学习/ 007 潜心研制 革新传统/ 009 推陈出新 精品不断/ 012 教授学徒 薪火相传/ 018 第二章 夏侯文 传承大国工匠精神 创新华夏青瓷文化 热爱美术 钟情陶瓷/ 027 入职瓷厂 谨言慎行/ 031 打造经典 扭转亏损/ 036 美元首访华 设计餐具/ 041 创新产品 改革工艺/ 042 巡回展览 精研创新/ 046 难舍挚爱 发挥余热/ 049 启功赠词 心怀感恩/ 052 艺无止境 推陈出新/ 054 薪火永继 传承创新/ 057 第三章 郎志丽 妙手塑面 慧心传艺 千年面塑 源远流长/ 065 守艺艰辛 创面人郎/ 067 三妹承艺 别开生面/ 069 巧艺真传 声名远扬/ 073 伉俪情深 相得益彰/ 075 披荆斩棘 赓续古艺 / 079 第四章 何福礼 指尖上的经纬 竹编中的风华 其人如竹 虚怀若谷/ 087 苦心孤诣 磨炼技艺/ 089 匠人本色 躬身劳作/ 092 八进八出 故宫献艺/ 099 竹编世家 赓续延绵/ 105 淡泊名利 广为传授/ 109 “匠心”育人 传承后世/ 113 第五章 郑修钤 天道酬勤 传承漆艺 追根溯源 漆艺传承/ 117 不“漆”而遇 伯乐识才/ 120 跨史对话 重振锥画/ 122 现代针刻 重绽异彩/ 126 修复国礼 漆屏重光/ 128 谈漆论画:于漆艺间造就辉煌/ 131 “漆”乐无穷 匠心永续/ 134 “漆”望未来 民族之光/ 138 第六章 张美芳 坚持苏绣创新 传播中华文化 结缘苏绣 渐入佳境/ 146 考察文物 复制古绣/ 148 独辟蹊径 学乱针绣/ 149 提高审美 献身艺术 / 152 观点前卫 着力创新/ 154 刺绣国礼 为国争光/ 159 糅合摄影 中外合璧/ 162 联手画家 打造精品/ 167 科学艺术 直面挑战/ 171 带队创新 传承艺术/ 176 结合实践 传播文化/ 185 第七章 金 文 云锦织梦 寸尺匠心 因缘际会 结缘云锦/ 193 “偷”师学艺 苦研不辍/ 194 龙袍织造 舍我其谁/ 199 薪火相承 坚守初心/ 202 理论构建 承古开今/ 205 传统工艺 现代表达/ 209 传承云锦 思考未来/ 225 第八章 钟连盛 热爱勇担传承义 创新赓续珐琅情 误打误撞 一念巧结缘/ 232 日积月累 学艺当三勤/ 233 不忘初心 低谷中坚守/ 236 多元突破 创新辟未来/ 240 与时俱进 见证新时代/ 247 薪火相传 心系后来人/ 249 大师风范 赢得天下誉/ 254 第九章 高佃亮 精雕细刻剪纸画 引领艺术新潮流 剪纸营生 勤劳致富/ 260 售卖窗花 增长见识/ 261 建剪纸厂 闯北京城/ 264 扩大生产 打造品牌/ 267 精品群生 创新不断/ 270 善于学习 勤于思考/ 273 结缘双奥 为国争光/ 274 担当传承 引领新人/ 277 生生不息 展望未来/ 282 第十章 娘 本 梵心绘唐卡 卌载传丹青 追随大师 矢志热贡唐卡/ 288 外出闯荡 博采汉藏技法/ 291 开办画院 绘就美好生活/ 293 守创传承 不忘丹青初心/ 297 妻贤子孝 *美艺术家庭/ 303 推宣唐卡 尽其心竭其力/ 305 中国的热贡 世界的唐卡/ 310 后 记 / 313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方鸿琴,女,管理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院传媒调查中心特聘研究员,民盟北京市委文化委员会、宣传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文化和旅游部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匠学文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执行主任,工匠中国论坛组委会常务秘书长,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少数民族用品协会民族工艺美术分会副会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丝绸之路文化产业专委会委员。 主要从事高等教育评价与管理、文化研究与传播。参与中央宣传部等各类科研课题20余项。出版专著4部,参与撰写书籍4部,编辑书籍10余部;在中文核心期刊等发表论文30余篇。策划的相关专题曾获第28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