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0115954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96
- 出版时间:2022-11-01
- 条形码:9787101159547 ; 978-7-101-15954-7
内容简介
书稿以人文经济学为理论工具,主要以清代有名小说《儒林外史》、《红楼梦》、《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镜花缘》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经济人和社会人两个角度加以考察。从文本解读入手,对清代小说中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个人意志与经济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及经济影响与社会影响的交错进行行了剖析,以期让人文经济学服务于清代小说的深入解读。
目录
**章 经济人与社会人:清代小说家的两个层面
**节 蒲松龄的科举挫折与艺术理想
第二节 吴敬梓的人格升华与创作转向
第三节 小说家纪昀的个人关切与社会关怀
第二章 个人意志与经济因素:清代小说的情节展开
**节 《黄英》《白秋练》中的拔俗与世俗
第二节 《儒林外史》中的炫耀性消费和公益性捐赠
第三节 贾府的经济困境与大观园之梦的破灭
第三章 经济视角与人文视角:清代小说的人物定位
**节 “谋食”与“谋道”
第二节 在“谋食”与“谋道”之外
第三节 《红楼梦》中的馈赠与回报
第四章 文人结社与文化传承:清代小说的雅集叙述
**节 《儒林外史》的雅集叙述
第二节 《红楼梦》雅集叙述的三重视角
第三节 《镜花缘》雅集叙述的焦点转移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节选
中国古代小说,一部分是用文言写的,即文言小说,另一部分是用白话写的,即白话小说。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的区别,不仅是语言形式的不同,同时还伴随着其他方面的不同。例如,小说家是否具有无所不知的权力,两类小说就各有其传统理念。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文言小说,无论是《世说新语》这一类子部小说,还是唐人传奇这一类传奇小说,都大体遵守一个共识:人的外在言行可以记叙,人的内心活动则是不能记叙的,因为一个记叙者不可能观察他人的内心世界,而只能根据外在的言行来做推断。因此,直接心理描写这样一个在白话小说中广泛使用的技巧,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文言小说中却不见踪影。与此相应,有些外在言行,例如一个人独处时的自言自语,或者两个人的私密行为,这些在白话小说中可以自由叙述的情形,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文言小说中也是被禁止的,因为,既然是无外人在场的自言自语或私密行为,就不可能被观察到。甚至在清代,这一惯例也依然为许多人所信奉或认可。例如,晚于蒲松龄的纪昀,其《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一就有这样一则:“申苍岭先生言:有士人读书别业,墙外有废冢,莫知为谁。园丁言夜中或有吟哦声,潜听数夕,无所闻。一夕,忽闻之。急持酒往浇冢上曰:'泉下苦吟,定为词客。幽明虽隔,气类不殊。肯现身一共谈乎?'俄有人影冉冉出树阴中,忽掉头竟去。殷勤拜祷,至再至三。微闻树外人语曰:'感君见赏,不敢以异物自疑。方拟一接清谈,破百年之岑寂。及遥观丰采,乃衣冠华美,翩翩有富贵之客,与我辈緼袍,殊非同调。士各有志,未敢相亲。惟君委曲谅之。'士人怅怅而返,自是并吟哦之声亦不闻矣。余曰:'此先生玩世之寓言耳。此语既未亲闻,又旁无闻者,岂此士人为鬼揶揄,尚肯自述耶?'先生掀髯曰:鉏麂槐下之词,浑良夫梦中之噪,谁闻之欤?子乃独诘老夫也!…纪昀的这则笔记,以诙谐的笔调说明了一点:那些没有旁人在场的言行,且当事人又不可能自己讲出去,记叙者就没有权力记叙,因为一看就知道是虚构出来的。纪昀不仅认可这一源自文言叙事传统的共识,并曾根据这一共识批评过蒲松龄。他的门人盛时彦,在《姑妄听之跋》中引了纪昀这样一段批评《聊斋志异》的话:“小说既述见闻,即属叙事,不比戏场关目,随意装点。伶玄之传,得诸樊嬺,故猥琐具详;元稹之记,出于自述,故约略梗概。杨升庵伪撰《秘辛》,尚知此意,升庵多见古书故也。今燕呢之词、媒狎之态,细微曲折,摹绘如生。使出自言,似无此理;使出作者代言,则何从而闻见之?”②纪昀的理论依据,正是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文言叙述传统。在这种传统中,种种私密生活场景,除非是作者本人的自述,或者是亲历者的讲述,否则就不能细写。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却是在这两种情形之外,一概“细微曲折,摹绘如生”,所以纪昀质疑道:“使出自言,似无此理;使出作者代言,则何从而闻见之?” 纪昀的质疑,从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文言叙事传统来看,当然是有其道理的。不过,假如站在蒲松龄的立场,这些质疑都没有提出的必要,因为.蒲松龄虽然是用文言写作的,却也从唐宋以来的白话叙事中吸取了大量养分。在现存的宋元话本如《错斩崔宁》等作品中,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和种种私密场景的例子时有所见,表明白话叙事并不把这类描写视为禁区。蒲松龄是一个长期生活在乡村的文人,不仅熟悉和擅长以文言写的传奇文体,也熟悉和擅长以白话写的各种民间文体如俚曲之类。他的下层文人身份和文化素养,使他在跨越文言叙事和白话叙事的壁垒时没有任何心理障碍①。他的不同凡响的才能,又使他的《聊斋志异》兼有文言叙事和白话叙事之长,同时避免了杂糅之弊。其突出的长处在于,对人物形象和生活场景的描绘,洋溢着生气勃勃的现场感,那种热烈灵动、龙腾虎跃的笔墨,那种风流跌宕、多姿多彩的风度,绝非传统的文言叙事或白话叙事所可比拟。聊斋处处以此会之。“②”昔人谓:莫易于说鬼,莫难于说虎。鬼无伦次,虎有性情也。说鬼到说不来处,可以意为补接;若说虎到说不来处,大段着力不得。予谓不然。说鬼亦要有伦次,说鬼亦要得性情。 ……
作者简介
陈庆1985年生。经济学博士,中国史博士后。现为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韩国首尔大学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小说与经济社会。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重要期刊十篇。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见字如面
¥15.9¥49.8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人生非若春日蔷薇
¥12.5¥46.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23.1¥39.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瓦尔登湖
¥11.1¥39.0 -
夏日走过山间
¥11.3¥30.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流星雨(八品)
¥11.2¥32.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5.8¥15.0 -
到山中去
¥9.1¥30.0 -
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
¥21.9¥49.8 -
橙黄橘绿半甜时
¥17.9¥49.8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50.3¥68.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7.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