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174776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608
- 出版时间:2022-11-01
- 条形码:9787521747768 ; 978-7-5217-4776-8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简·莫里斯粉丝 纪实文学读者 行走、记录类作品读者 历史人文读者 文化随笔读者 经典文学读者★ 简??莫里斯笔下1946—1996年的欧洲五十年印象:从战争的废墟上开始重建,失落的欧洲如何重获自信?面对反复发作的统一冲动,一个新欧洲真的会出现在这块破碎大陆上吗? ★ “一卷欧洲的印象集,一部欧洲的微观察史”:欧洲的宗教根基及其表达,欧洲的种族和地理混杂,欧洲各国风情,联结欧洲的习俗和技术,反复发作的统一冲动(从神圣罗马帝国到欧盟),以及每一个从她身边流过的人和物…… ★ 一位出色记者:荣获1960年乔治??波尔克新闻奖的海外报道奖 ★ 一位旅行文学泰斗:2004年荣获托马斯??库克旅行文学奖特别奖,2018年荣获爱德华??斯坦福旅行写作杰出贡献奖 ★ 一位文学大师:2005年被英国笔会授予终身文学成就金笔奖,2008年1月被《泰晤士报》评为“1945年以来50大英国作家”的第15位 ★ 一位先驱人物:原名詹姆斯??莫里斯,从记事起就感到生错了身体,从60年代中期起开始从男性到女性的转变,*终在1972年接受变性手术,并将“詹姆斯”改名为“简”
内容简介
本书是简·莫里斯历时五十年游历欧洲大陆的史诗级作品,是书写欧洲*全面、深入的作品之一。全书以的里雅斯特为起点,结尾又落回的里雅斯特,分五个主题,从宗教异端到艺术,从种族和领土的历史渊源到风俗习惯,从神圣罗马帝国到欧盟,以其独特的历史视角和洞察力描绘了一幅壮阔、连贯且具有启示性的欧洲画卷,描述了一个经历数年的动荡之后努力寻求重塑自我的大陆,发掘、梳理了欧洲的本质。
目录
一卷欧洲的印象集,一部欧洲的微观察史——代中文版序 — i
引言— 001
1 / 神圣的征候 — 011
2 / 混杂 — 089
3 / 民族、国家与嗜血的列强 — 189
4 / 互联的网络 — 377
5 / 反复发作的统一冲动 — 509
结语 — 583
节选
一卷欧洲的印象集,一部欧洲的微观察史——代中文版序(李孟苏)以简??莫里斯人生的广度、厚度与亮度,由她为欧洲留一部跨越半个世纪的印象集,再合适不过了。50年间的时—空转换,始于1946年一个温暖美好的夏日,20岁的莫里斯坐在的里雅斯特码头的一根系船柱上,写一篇关于乡愁的随笔。多愁善感的莫里斯啊,这时莫里斯还叫詹姆斯,性别为男性,在英国军队里担任情报官员。之所以选择的里雅斯特作为这段半个世纪旅程的起点,是因为这座意大利的港口城市是莫里斯踏足的**座欧陆城市。战争把欧洲所有民族拖入“一场腌臜脏污、分崩离析的噩梦”,欧洲“变得无法辨认”。而的里雅斯特幸运地躲过了战争的摧残,“一点儿也没有被击碎”,印证了莫里斯童年时期对欧洲的浪漫想象:“一个玫瑰色的老德国风味的欧洲,并且是一个浪漫的整体。大作家和大音乐家漫步的街头——有湖和凉亭的可爱的公园——古老荣耀的建筑——阳光灿烂的咖啡馆里惬意的学生生活——饱含文化与历史的庄严老城。”于是这座城市唤起了20岁青年“真诚的怀旧之情”,让她“对一个只在幻想中见过的、已然消失的欧洲充满乡愁”。20岁的这篇随笔没有写完,它试图记录的情绪却给莫里斯打上了终身烙印,“的里雅斯特”也被她“永远地同欧洲的概念联系在一起”。她以这座城市作为印象和反思的起点,踏上了重新看待欧洲、寻找自我身份的旅程。此后,莫里斯的人生也分为了一段段旅程。作为记者、旅行作家和历史学家,莫里斯自述“在35岁以前就以走马观花但异常欢愉的方式几乎观光了全世界”。莫里斯的职业生涯颇为成功,她自述做记者时经历、目睹了很多改变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标志性事件:“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各大国在莫斯科的较量,使得戴高乐重新掌权的阿尔及利亚事件以及汽车首次驶过阿曼沙漠等。”她还在耶路撒冷的法庭上看到站在防弹玻璃后受审的阿道夫??艾希曼,采访过“猫一样敏捷的”切??格瓦拉。《经济学人》杂志赞誉她是“我们这一代的首席记录者”。20世纪60年代,莫里斯辞去新闻界的工作,改变写作方向,成为专职作家。她一生著述颇丰,40多本著作中除了三卷本的巨著《大不列颠治下的和平》(Pax Britannica),更多的还是旅行文学。旅行写作给她的头上戴了一大堆“20世纪*优秀旅行作家”的高帽子。美国科幻小说作家托马斯??迪什称赞她的旅行文学写作,“对其他旅行作家来说就像约翰??勒卡雷对其他间谍小说家”。但是2016年她接受BBC采访时却说,她不喜欢被称为“旅行作家”,因为她写的不是旅游休闲指南和游记,而是关于某个地方和人的文字。莫里斯自称,她的写作方式“大多数情况下就是无所事事地闲逛,看看世界,让世界看看我”,每到一地她都要去当地的法庭旁听审案,因为法庭*能反映“一个地方的社会、政治和道德状况”。接下来再去市场、火车站。就这样,她几乎走遍世界,为威尼斯、牛津、悉尼、西班牙等城市和国家留下了印象派风格的文学肖像画,而不是旅行指南、导游手册。终于,在1997年,莫里斯为的里雅斯特、为欧洲献上了一本《欧洲五十年:破碎大陆的返航》。书以的里雅斯特为起点,结尾又落回的里雅斯特;全书分五个主题,每一部分都以这座城市为出发点,延伸到欧洲各地。写作此书时,莫里斯已过古稀之年,距离在码头上写怀旧随笔的20岁,过去了50年。漫漫50年间,莫里斯摆脱了对英帝国的认同,重新发现自己的威尔士身份,做了外科手术完成性别转变,形体和外观从男性转变为女性,名字从詹姆斯变为简,欧洲大陆又经历了什么?她用一个个观察、思索的片段,写出《欧洲五十年:破碎大陆的返航》,为欧洲描摹出一卷印象画册。从艺术角度看印象派画作,印象派艺术家描绘的是大自然展现在眼前时那一刻的视觉效果,表现的是瞬间的光影效果、色彩变幻;也有看不惯的人说印象派的作品“杂乱无章”。用这两种视角来看《欧洲五十年:破碎大陆的返航》,都不为过。莫里斯呈现的“欧洲五十年”是碎片式的瞬间,记录的是她在欧洲各地见到的普通人、平凡事,是从个人角度写的欧洲微观察史。她没有刻意寻找一个逻辑来写50年的编年史,即便给每一章都取有标题,也是晦涩的。每一章里,莫里斯做着随机、发散性的观察、思考,相似的话题反复出现,似乎没有经过组织。看似杂乱无章的安排反而带领读者踏上一趟有趣的旅程,每一段行程结束后将转到哪一个方向,我们永远不知道。如果你真的以为《欧洲五十年:破碎大陆的返航》是一本“杂乱无章”的书,就被莫里斯骗了。采用片段式写法,莫里斯有意而为之。莫里斯的职业让她深度参与进里程碑式的新闻事件,但新闻报道、汗青史书中有资格出现的只能是主角,是取得胜利或遭遇失败的强悍之辈;更多的凡夫俗子极少能被记录,只是充当新闻的背景板、历史的底色,用过即被撤下。莫里斯终生用记者的眼光打量每一个从她身边流过的人和物,这些于时间轴上微不足道的鲜活小人物,是对正统历史细节的生动补充。她写道:“战后许多年,我经常在学者或同乘大巴的旅行者的手腕上发现集中营的文身标志。这让我想起共济会会员的秘密握手礼。到20世纪70年代,这种厄运留下的烙印就很少见到了。大多数幸存者已经逝去,在欧洲各处,他们都留下悲哀的空虚。”莫里斯认为自己有责任为历史补上一个个注脚。正所谓:胜利者在高唱凯歌的时候,未被载入史册的普通人也在低吟属于自己的欢歌和悲歌。莫里斯是性别转变的先驱,外科手术在生理上将莫里斯从男性变为女性,这改变了莫里斯对世界的看法,也改变了世界对莫里斯的看法。或许是这样的个人经历,让她格外关注弱势群体、无名之辈:文德人,卡拉派,塞尔维亚人,飞地居民,岛民,吉卜赛人,在海关被官员盘问的抱着婴儿的黑人游客,挤在梵蒂冈复活节狂欢人群中“老得惊人的患关节炎的女士”,教皇身后“双手像螳螂一样紧握的殷勤随从”……她写南斯拉夫内战期间,萨格勒布的一个女人:1925年出身于一个南斯拉夫王室,她记得1934年南斯拉夫国王遇刺的事,记得1941年德国军队入侵,记得“二战”期间臭名昭著的克罗地亚法西斯国、残忍的乌斯塔沙军队、集中营和种族屠杀,记得自己的两个兄弟参加过游击队,记得1945年南斯拉夫联邦成立时她加入广场的欢庆人群中,记得1991年的南斯拉夫终结……莫里斯没有写出这个女人的名字,我想她是有意没有写。这位经历了20世纪所有战争苦难的女士,以及她的遭遇,正是莫里斯所说的“历史形成的碎片、小块与不规则之地”。莫里斯笔下的这些“历史形成的碎片”,犹如一粒粒闪亮的珍珠,每一颗都是大自然的造化。她对欧洲的观察,是观察太阳光通过棱镜后分解形成的各种光谱,每一种光谱不同,各有其波长、频谱。莫里斯博览群书,她在威尔士的家仿若一间私人图书馆,藏书达六七千册之多。在《欧洲五十年:破碎大陆的返航》一书中,几乎任何一个主题都引发了她既博学又个人化的思考和反省。比如边界问题,她思索欧洲真正的边界是文化、语言、口音造成的;冷战时期东西方政治阵营也划分出边界,隔离铁丝网的东边,工业化的住宅楼又对新旧生活方式做了重新界定,莫里斯认为这种新的生活机器是对生活方式的扭曲。莫里斯的文风有英国媒体人特有的幽默、嘲讽、愤世嫉俗,行文中处处有古今对照,有借古讽今。她写现实世界制造出来的“圣人”,特蕾莎嬷嬷与当红的性治疗师别无二致,都为了传教,只是各自负责疏通的堵塞管道有所不同。威廉??福克纳说:“过去的永远不会死;它甚至不会成为过去。”莫里斯的《欧洲五十年:破碎大陆的返航》用现在的眼光看待过去,恰恰验证了这一点。智能手机时代,每天、每时、每刻,我们都能从各种社交账号、私人媒体平台、视频号里接收到海量的网红旅游打卡地信息,看到网络“意见领袖”发布的快餐化旅游攻略;当我们把视线转回到莫里斯的书页上,会赞叹,真是一个古典的浪漫主义者啊,她会不会是*后一个甘愿用漫长的半个世纪做时—空旅行,为我们做眼睛和耳朵的人呢?作为莫里斯的读者,我们是多么幸运啊。
作者简介
简??莫里斯(Jan Morris, 1926—2020),原名詹姆斯??莫里斯,英国作家、历史学家、旅行文学作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英军服役,曾被派驻的里雅斯特。在20世纪50年代,先后在《泰晤士报》和《卫报》担任记者,前往世界各地报道诸多重大历史事件,包括1953年的人类首次登顶珠峰、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以及1961年的艾希曼审判等。由于出色的海外报道,他曾荣获1960年的乔治??波尔克新闻奖。从60年代中期起,他成为自由撰稿人,行走世界,并开始从男性到女性的转变。他*终在1972年接受变性手术,并将“詹姆斯”改名为“简”。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写作生涯中,她出版了四十多部作品,包括多部有关大英帝国兴衰的历史著作、多部虚构小说、多部回忆录,以及众多旅行文学作品和散文集。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和广博的历史素养,中东、远东、欧洲、美洲、非洲、澳洲等地的历史和现实、世情和人心都在她的笔下凝结成永恒的瞬间。由于对旅行写作的杰出贡献,她在2004年荣获托马斯??库克旅行文学奖特别奖,并在2018年荣获爱德华??斯坦福旅行写作杰出贡献奖。她在2005年被英国笔会授予终身文学成就金笔奖,并在2008年1月,被《泰晤士报》评为“1945年以来50大英国作家”的第15位。她于2020年11月20日在威尔士的家中去世,享年94岁。 方军、吕静莲,同为资深翻译者,双方长期合作从事英语翻译工作,合作翻译的代表作品有《世界》《欧洲五十年》《确然书》《幽灵代笔》《恐惧的政治》等十余本书。 方军、吕静莲,同为资深翻译者,双方长期合作从事英语翻译工作,合作翻译的代表作品有《世界》《欧洲五十年》《确然书》《幽灵代笔》《恐惧的政治》等十余本书。
-
两张图读懂两宋
¥16.0¥76.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24.0¥49.0 -
清朝穿越指南
¥14.4¥45.0 -
人类酷刑简史
¥20.1¥59.0 -
万历十五年
¥16.3¥25.0 -
唐潮:唐朝人的家常与流行
¥23.1¥68.0 -
两晋其实很有趣
¥9.2¥35.0 -
朱元璋传
¥14.0¥39.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9.7¥38.0 -
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
¥11.7¥39.0 -
胡同里的姑奶奶
¥27.8¥78.0 -
至道无餘蕴矣:梁漱溟访谈录
¥24.1¥68.0 -
创造圣经的城市
¥19.7¥58.0 -
中国近代史
¥6.0¥20.0 -
告别与新生-大师们的非常抉择
¥16.0¥45.8 -
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 第七部
¥8.9¥29.8 -
中国近代史
¥12.7¥39.8 -
中国通史
¥18.5¥45.0 -
硬核原始人
¥21.0¥65.0 -
谁是剽窃者:牛顿与莱布尼茨的微积分战争
¥15.8¥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