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270979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92
- 出版时间:2022-12-01
- 条形码:9787522709796 ; 978-7-5227-0979-6
内容简介
宋韵文化是宋代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精华所凝。 《俗世雅意:浙风宋韵的多维审视》所研究的“宋韵文化”特指具有浙江辨识度和风格特征的宋韵文化,故称之为“浙风宋韵”。 《俗世雅意:浙风宋韵的多维审视》立足于文、史、哲,艺等不同维度,将浙风宋韵分解为“城市之韵、通俗文艺之韵、诗文之韵,词之韵、艺术之韵、思想之韵”六个方面,其内在逻辑在于,在宋代城市化进程中,世俗化运动构成了能量巨大的动力机制,形成了城市-通俗文艺-词-诗文-艺术-思想这样一个物质文化发端、文学艺术浸染、*后以学术恩想收束的层层推演的“宋韵文化冲击波”。 《俗世雅意:浙风宋韵的多维审视》通过探讨不同形态的宋韵文化类型以及所表现的重要特征,聚焦和观照浙风宋韵之“俗世雅意”,揭示其在宋代所确立的范型意义以及对于后世的深远影响。
目录
**章 拓城扩市:突破时空的宋代城市之韵
**节 范型千载:宋代都市文明的形态与体系
第二节 宋代江南城市化进程及其历史意义
第三节 浙城宋韵之一:南宋时期的绍兴
第四节 浙城宋韵之二:宋元变革时期的杭州
第二章 勾栏光影:走向市井的宋代通俗文艺之韵
**节 浙风俗调:南宋江浙地区市民阶层的社会形态
第二节 体悟市井之韵:唐宋比较视角下的西湖话本叙事
第三节 宋元南戏与民间生活伦理
第四节 雅俗交流视域中的宋代谣谚传播
第三章 丽逸江南:融会南北的宋词之韵
**节 宋词的主体意象及其女性化特征
第二节 世俗化背景下两宋词体范式的美学嬗变
第三节 婉约之韵:易安南渡词核心意象之转换及其象征意义
第四节 豪放之韵:幼安词中齐鲁文化与江南文化之叠合
第四章 真味愈在:包蕴情理的宋代诗文之韵
**节 宋调肇始:《西昆酬唱集》与宋诗演进
第二节 情理通融与灵心雅致:吕祖谦的诗歌创作
第三节 一代诗文汇编《宋文鉴》的编刊之争
第四节 存史撷英:历代宋诗选本论略
第五章 乐技风雅:转捩新境的宋代艺术之韵
**节 从宋诗到宋乐:《宋诗钞》中的乐舞资料
第二节 从歌舞到戏曲:音乐要素在宋代的多元汇集
第三节 百代标程:宋画艺术的历史演进及其画史影响
第四节 从民俗信仰到造型艺术:宋代“磨喝乐”形象的塑造
第五节 宋代瓷枕的艺术多维性及其生成机制
第六章 道通天地:开千古境界的宋儒思想之韵
**节 浙学之宗:吕祖谦的历史哲学及与朱熹之比较
第二节 浙学巨子:陈亮重商思想及其事功实践
第三节 浙学交互:唐仲友与东莱学派
第四节 浙学名门:北山四先生从祀孔庙的历史考察
第五节 浙学传承:从事功与心性的离合看浙东学派建构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葛永海,浙江嵊州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浙江省“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主要从事古代小说、文学地理研究。已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项目等六项,出版《古代小说与城市文化研究》、《中国城市叙事的古典传统及其现代变革研究》、《文学地理学原理》(合著)等专著,主编《浙路诗心》(浙江诗路文化读本),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刊发表论文八十余篇,其中二十余篇分别为《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合著的学术成果曾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浙江省哲社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种奖励。
-
中国近代史
¥15.5¥39.8 -
书架上的近代中国:一个人的阅读史
¥15.7¥49.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5.7¥49.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2.5¥38.0 -
人类酷刑简史
¥21.1¥59.0 -
安史之乱
¥24.1¥68.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17.9¥49.8 -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科技简史
¥9.0¥25.0 -
1688年的全球史
¥28.3¥78.0 -
发明里的中国(平装)
¥10.3¥25.0 -
中国历史常识
¥16.9¥49.8 -
生命之种:从亚里士多德到达.芬奇.从鲨鱼牙齿到青蛙短裤.宝宝到底从哪里来
¥16.6¥52.0 -
无泪而泣 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的特别工作队
¥24.1¥68.0 -
宋朝文人的朋友圈
¥21.1¥59.0 -
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
¥12.7¥39.0 -
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
¥28.4¥49.8 -
大家小书-笔祸史谈丛
¥7.3¥18.0 -
万历十五年
¥14.8¥25.0 -
历史的沸点-两晋十六国的二十张面孔-第二卷
¥16.8¥48.0 -
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精装插图版)
¥39.2¥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