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0115975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81
- 出版时间:2022-12-01
- 条形码:9787101159752 ; 978-7-101-15975-2
内容简介
德性养成与个体生活世界的内在特征密切相关,个体在纷繁的社会生活中因袭了“积累起来的遗传”,建构了认知结构,又在特定的文化熏陶下培养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接受了后天的思想磨砺和社会实践,*终形成稳定的人格范式和行为习惯。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传统祭祀仪式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鲜明的精神气质,展示着古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念,蕴含着社会道德整合和个体道德培育的机制,并成为卓有成效的文化认同模式。祭祀是现代社会仅存的为数不多的尚受民众广泛尊崇的文化传统,祭祀传承至今表明它能够对群体的精神和行为结构发挥独特作用。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祭祀仪式原有的神秘色彩正在日渐殆尽。但是,作为仪式本身具有的默化传承、情感交融、信念凝聚、行为固化、心灵修复和观念整合等特殊功能并未消失。甚而,在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迁、心灵世界受到空前冲击的现代社会,仪式更能够以其独特的整合机制调适个体的内心,规范社会行为。传统祭祀仪式蕴含的意思和意义,需要获得社会价值体系的内部认可,仪式本身潜在的破坏性因素也需要充分认识、合理引导。
目录
**章 中国传统祭祀仪式的基本形态
**节 祀天
第二节 祀日月星辰风雨
第三节 祭地祇
第四节 祭祖
第二章 中国传统祭祀仪式道德整合的社会基础
**节 农耕生活
第二节 天人关系
第三节 宗族社会
第四节 礼乐文明
第五节 政治权力
第三章 中国传统祭祀仪式道德整合的外部机制
**节 祭司体系
第二节 仪式规范
第三节 情境熏染
第四节 榜样示范
第五节 重复固化
第四章 中国传统祭祀仪式道德整合的内部机制
**节 文化心理
第二节 思维统合
第三节 情感共鸣
第四节 价值整合
第五节 人格导向
第五章 关于中国传统祭祀仪式道德整合机制的调查
**节 基本情况
第二节 调查分析
第六章 中国传统祭祀仪式道德整合机制的现代启示
**节 重视国家整合的导向功能
第二节 重视公共生活的道德秩序
第三节 重视道德化育和文明教养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张鲲,博士后,副教授。现任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点负责人,兼任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理事、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理事、宁夏高校思政课“基础课”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入选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计划,主要从事道德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
寻味中国
¥14.7¥38.0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10.5¥29.8 -
树荫的温柔-亘古人类激情之源
¥15.0¥39.0 -
门外文谈
¥13.2¥38.0 -
茶经(黑白版)
¥11.1¥48.0 -
经典常谈
¥6.2¥14.8 -
吾国与吾民-精装典藏新善本
¥14.4¥28.0 -
解密富春山居图-国宝背后的秘密
¥8.3¥22.0 -
溥仪偷运国宝
¥7.7¥26.0 -
瓢箪鲶闲话
¥10.7¥36.0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8.5¥25.0 -
柏杨作品-劣根:国民灵魂的桎梏
¥13.8¥26.0 -
士当何为:徐复观先生谈思录
¥24.8¥68.0 -
黄河上的古都
¥14.8¥46.0 -
中国古代技术文化
¥25.2¥42.0 -
中国馔馐谭
¥10.9¥23.0 -
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
¥8.8¥26.0 -
讲解北石窟
¥18.6¥55.0 -
千曲川风情:岛崎藤村散文集
¥18.0¥46.0 -
经典常谈
¥16.7¥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