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3617153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61
- 出版时间:2022-10-01
- 条形码:9787536171534 ; 978-7-5361-7153-4
本书特色
陈艳敏开卷有得便欣然记之,因此她读书之积累甚多。而作家的书札和访谈,是*见真性情的一种文体了,不矫揉、不造作、无顾忌,私密中有真情,活泼中有真趣,坦白中有真思想。海阔天空,挥洒自如。本书从这些经典书信中汲取精神亮光,透过不尽相同的个人命运洞见历史、时代真貌,以诚挚素朴的笔触传送人文、人性和人情之美。 ——陈建功(中国作协原副主席)
内容简介
《循着那抹亮色,找寻你:书信集/“悦读”文丛》以中外文学、艺术名家经典书信集及谈话录为主题和主线,在享受阅读之美之乐的同时,试图借由深入的解读、赏析,从文化、艺术、爱情、生活等多个侧面分享信札所承载的丰富的人文气息和文化内涵,透过特定时空里的一己悲欢和个人命运,洞见人物、历史和时代的真实状貌,传递人文、人性和人情之美。 书信的年代已然渐行渐远,信札中真挚的情感和情怀依然弥足珍贵。
目录
亦师亦友,纸短情长——读张爱玲、庄信正著《张爱玲庄信正通信集》
穿越迷障,无畏前行——读刘再复、刘剑梅著《两地书写》
无天赋,不文艺——读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著《给青年小说家的信》
在*纯洁的地方开出的花朵——读里尔克著《给青年诗人的信》
诗意的灵魂,博爱的力量——读白开元编译《泰戈尔书信选》
生命的副本——读爱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
无以摆脱的命运——读威利斯·巴恩斯通著《博尔赫斯谈话录》
照亮世界,消失在黑暗中——读卡夫卡口述、雅诺施记述《卡夫卡谈话录》
化为天空,得千万只眼睛看着你——读柏拉图著《柏拉图对话录》
第二辑 循着那抹亮色,找寻你
清茶尺笺论艺事——读吴藕汀著《药窗杂谈》
循着那抹亮色,找寻你——读道尔特、迪佩推编《马拉美与莫里索书信集》
追光逐影,踽踽独行——读约翰·雷华德编《塞尚书信集》
为美而生,与美同在——读梵·高著《梵·高艺术书简》
平静和谐,一以贯之——读毕沙罗著《毕沙罗艺术书简》
马奈,还原了生活的绘画——读马奈著《马奈艺术书简》
……
第三辑 爱,恒久穿越的力量
节选
《循着那抹亮色,找寻你:书信集》: 如果说阿伯拉尔的遭遇令世人同情,那么更可怜的还有爱洛伊斯。她在信中多次诉及,进修道院不是她的所愿,一方面是听从了阿伯拉尔的召唤——不知是出于何种原因和目的,阿伯拉尔希望她进修道院并且亲自将她送进修道院;另一方面,她是为了爱情,为了她爱的阿伯拉尔,她甘愿断绝尘缘。在那里,她无法笃信上帝而只是执着地追寻爱情,期待和寻找阿伯拉尔,那是她内心真实而热烈的感情,因此她不止一次地说她不会为此忏悔。对待爱情她坚定执着,而上天,却给了她一个如此的结局。 在修道院,她写信给阿伯拉尔:“难道提起我的阿伯拉尔的时候,就不能不伴着泪水?难道说出你的名字的时候,永远都要带着一声叹息?你看啊,我祈求你,你将我置于何等悲惨的境地;忧伤、痛苦而无可慰藉,除非这慰藉来自于你。因此,我请求你,莫要冷漠,也莫要拒绝给我只有你才能给我的那些许慰藉。” 面对她的痴情与缠绵,阿伯拉尔对她说:“你当作此念:我是一个希望断绝你再与我谋面的愿望的逃兵。但当时爱意尚炽,断绝对你的爱,是何等万难的事!弃绝尘世,千倍易于弃绝你。这个尔虞我诈、信仰阙如的世界,我深为憎恶,对之再无留恋,但这颗迷失的心仍不断寻觅你,虽有理性的力量,仍因失去你饱浸痛苦。”他试图说服自己、也劝说爱洛伊斯皈依上帝,获得安宁,然而执着的爱洛伊斯心中只有爱情,她对阿伯拉尔说:“我轻松地舍弃了所有尘世生活的乐趣,只留下了我的爱情,私下还有一件乐事,便是不断想你,听到你还活着。但是,唉!你却不是为了我而活,我甚至不敢奢望能再见到你。我心中之痛,莫甚于此。”“我比你要可怜一千倍,因为我仍有千倍的激情要去抗争。我必须要抵抗爱情在一颗年轻的心里点燃的火焰。我们女人,天性柔弱,而且若要抵御,须费更大的力气,因为那个攻击我的敌人使我欢喜;我深爱威胁我的危险,又叫我如何不屈服?” 一边是爱情,一边是戒律。但在阿伯拉尔面前,爱洛伊丝的爱情永远盖过了戒律。“我不应再期待看到从前你一行一动皆有的风采;也不应再希望看到你充满爱欲的回复。我们已受戒出家,便应牺牲一切,严守戒律……你,阿伯拉尔,会幸福地度过你的一生;你的欲望和理想都不会阻碍你获得救赎。但爱洛伊丝必将哭泣,她必将哀伤至死。”她说:“我开始意识到,我过于享受给你写信这件事,这封信,我实应焚之。这说明我仍深深地爱着你。” 阿伯拉尔无法无动于衷:“你的心中仍旧燃烧着无法熄灭的烈火,而我的心中则充满了烦恼与不安。爱洛伊丝,你莫要以为我心神已全然平静;我在这里*后一次向你敞开心扉——我尚不能斩断对你的感情,虽然我努力压抑我对你的千般柔情,但无论如何努力,我对你的悲伤仍感同身受,且冀希与你分忧。你的信于我深有触动,我又怎样能对你的纤手之所书无动于衷!……伤心的爱洛伊丝啊,这便是阿伯拉尔所处的悲惨境地。” 但在另一封信中,他又说:“对爱洛伊丝真正的爱,是给予她退隐和德行带来的宁静。我意已决:这封信将是我犯下的*后一个错误。永别了。如果我死在这里,我会命人将我的遗骸运回保惠师修道院。届时你将会见到我……我希望你会愿意,在你的生命结束之时,埋在我的身旁。届时,你冰冷的骨灰将再无畏惧,我的坟墓也将更为圆满,愈广为人知。” 就这样,他们死后“相见”了,在一个未知而虚无的世界,“相见”了。读的过程中,竟然泪流不止…… 这一切,都太过摧残了。能爱时,坦然相爱吧。当然,阿伯拉尔和爱洛伊丝,实属情非得已。 他们的故事,自然地还会让我们思考很多,比如宗教,比如神性与人性。在神与人之间,阿伯拉尔曾经那样地纠结啊,而神性与人性,原本合而为一,共存一体,神性是在人性中彰显的,脱离了人性的神性不是真正的神性。这让我联想到前不久刚刚读完的齐奥朗的《眼泪与圣徒》,圣徒总是伴着眼泪和苦难,然而苦难和眼泪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是变态、扭曲和摧残的呢?圣徒总是抱着对上帝貌似坚贞的爱,而这爱有多少是来自自我的虚弱与欠缺,又有多少是来自虚无和自欺的呢?当然,阿伯拉尔和爱洛伊丝之寄望 ……
作者简介
陈艳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编审。著有随笔集“书之爱”丛书《书中岁月》《纸上情怀》,“书文化”系列丛书《书与人:随遇而读,自在欢喜》《书与城:家的记忆,生命的河》《书与生活:锦上添花,生活很美》《书与艺术:为美而生,与美同在》,“漫漫经典情”丛书《艺术卷:美轮,美奂》《文学卷:且行,且歌》《哲学卷:觉知,觉醒》《自然卷:安然,安在》,“笺边琐记”丛书《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时光》《那些地方》,以及《紫竹笔记:我的园子,我的花》《读懂美国:行走在现实与书本之间》等。同时修习国画,作品入选“首届中国作家书画展”“当代五十位中青年作家书画展”等。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我是一只骆驼
¥14.2¥32.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中国小说史略
¥15.4¥35.0 -
瓦尔登湖
¥11.1¥39.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10.2¥26.0 -
她们
¥16.0¥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3.5¥39.0 -
门
¥14.4¥42.0 -
到山中去
¥9.1¥30.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7¥15.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美,在此时,此身,此地
¥15.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