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4079358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12
- 出版时间:2023-01-01
- 条形码:9787540793586 ; 978-7-5407-9358-6
本书特色
趣读中国历史,理清发展脉络 一读就懂的历史知识 一看不忘的人物故事 知兴替,明事理,长智慧 全家都可以读的历史读本!
内容简介
“跟着夏昆读历史”系列是畅销书作家夏昆的十年磨剑之作,是深入浅出、可读性较强的通俗历史读本。本系列一共五本,叙述了从春秋到西汉、从东汉到魏晋、煌煌大唐、赵宋王朝(北宋)、赵宋王朝(南宋)的历史故事。 本书中贯穿从春秋到西汉七百多年历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代表人物。重点阐述了两千年前的思想大爆炸是什么,晋国这个春秋时期的超级大国为什么没有进入战国七雄,汉初三杰分别是谁,为什么说汉代的京兆尹是一个高危的官职,司马相如仅仅是一个文学家吗,李白的偶像是谁,汉代的巫蛊之祸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说酷吏是皇帝的好帮手,霍光是如何死后不久就被整个家族清算的呢,儒臣、宦官、外戚,到底谁才是权力斗争的胜利者呢……历史发展脉络清晰,历史事件细节丰富,叙事生动有趣,让人爱不释手。 本书参考了很多史料,既丰富又严谨。取材主要是中学历史、语文教材涉及的历史人物和事件,阅读后对于人物的了解更为立体化,对于事件的把握更完整清晰,可贯通课堂所学内容,补充、丰富学生的中国古代史和文言文知识,开阔中学生的视野。本书适宜亲子、师生共读。
目录
节选
从公元前233年秦国攻打韩国到公元前221年齐国灭亡,秦国剿灭六国只用了区区十余年时间。当然,这是建立在秦国从孝公以来数代国君两百余年的艰苦经营基础上的。然而秦国平均两年多就灭一个国家,其速度之快,进展之猛仍然是令人咋舌的。至此,周朝的分封局面已成为历史,而大一统的巨大王国成为了以后所有统治者孜孜以求的*高目标。 司马迁在遭受了腐刑之后,彻底对高高在上的王权失去了信心,他坚定地相信,真正永恒的价值不是未央宫高高的台阶之上的龙颜大悦,也不在高官们佩戴印绶的意气扬扬,更不是任安劝告自己的所谓处事谨慎推贤进士,而是超越自己生命,乃至于超越自己所处时代的永恒与不朽。 本册是整套书的**册,其内容从百家争鸣起,到汉成帝执政结束, 讲述了百家争鸣、三家分晋、荆轲刺秦、秦统一中国、楚汉争霸、刘长 造反、七国之乱、武帝击匈奴、巫蛊之祸、霍光专权等历史事件,以及 孔子、庄子、聂政、庆忌、荆轲、项羽、刘邦、周亚夫、李广、卫青、 霍去病、霍光、赵飞燕、董贤等历史人物的故事。本册的资料主要来自: 《史记》(司马迁撰,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汉书》(班固撰,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资治通鉴》(司马光撰,中华书局2013年12月第1版) 《通鉴纪事本末》(袁枢撰,中华书局2015年8月第1版) 《哈佛中国史·秦与汉早期中华帝国》(卜正民主编,中信出版社 2016 年10月第1版) 《剑桥中国秦汉史》(崔瑞德、鲁惟一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年 2 月第1版) 两千年前的思想大爆炸 提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脑海中**个浮现出来的印象可能都是无数诸侯国之间的兵荒马乱,尔虞我诈,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霸主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而提起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许多人想到的可能都是那些叱咤风云、鞭挞宇内的名将霸君。实际上,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还诞生出了中国*有名的思想大爆炸之一。无数思想家纷纷开宗立派,在世间传播自己的学说,一时间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的热闹态势。而就是这样百家争鸣的形势,还给后来的汉朝提出了一个大难题。 汉朝在创立初期,就始终被一个巨大的思想问题困扰着——凭什么做皇帝的就只能是刘家人?而不是能是张家、韩家或者是萧家?而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刘邦独有的。因为在汉朝以前,统治天下的君主无一不是世袭传承的王公贵族,人们相信DNA远甚于相信能力水平,贵族们带有与生俱来的威严与地位,由他们统治天下似乎也是情理之中。所以当刘邦看到秦始皇出巡说出那句“彼可取而代之”,其实意味着他是当时内心笃信王侯将相的确有种的百姓中为数不多的一个异类,这是他取得皇位的思想基础,也是他当皇帝后想要极力避免的忤逆不敬的思想。 与那些显赫的世袭诸侯相比,刘邦地痞小混混的出身显然是不占有优势的,他就如同万花丛中的那一抹绿般格外惹眼,做皇帝的正统性已经低了贵族们一头。 当然,对于老百姓来说,只要能有安稳的生活,无论是刘家人还是李家人当皇帝都不重要。刘邦真正的威胁,还是来自那些曾经追随他一起南征北战的将领们。这些将领都深知刘邦的底细,在老百姓眼里刘邦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但是在这些人眼里,刘邦还是那个出生于沛县的小混混。既然刘邦这样的布衣平民都可以白手起家,*后坐上天子之位,那么他们似乎也没有理由不能将刘邦取而代之,更别说他们许多人的才能甚至还在刘邦之上。 于是,汉朝初年,许多刘邦分封的诸侯接连造反。当刘邦平定英布之乱时,刘邦朝着谋反的英布大声问道:“你何苦要造反呢?”没想到英布一点也不遮掩,厚着脸皮说道:“我就是想做皇帝罢了。” 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刘邦听到这话后的反应怎么样,但估计脸色也不会有多好看。英布这话传出了更危险的信号,就是刘邦这个皇帝在一些人的眼里可能早已毫无任何威信了。既然英布开了想做皇帝的先例,那以后肯定还会有人前仆后继地想要当皇帝。虽然刘邦费尽心思让叔孙通制定了天子的礼仪,让刘邦好好过了把皇帝瘾,然而这对于解决刘邦所面临的问题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性作用。甚至于,这样无比尊贵的礼仪还会让许多人也想过把瘾,从而更加坚定将刘邦取而代之的决心。刘邦必须想办法证明自己有着某种优越性,来让天下人都相信他才是命中注定的天选之子。 面对着这样的问题,刘邦的办法是将那些与自己异姓的诸侯王全部换成了与自己同姓的刘家人。也许是刘邦基于“血浓于水”的原则,认为自家人总是会比外人更加可信。实际上这样只是聊以自慰,在功名利禄的诱惑下,血缘关系的羁绊根本算不上什么。 更何况在经历了不知道多少代后,这些所谓的同姓子弟可能只会有一个名义上的同族关系,实际上互相之间的关系八竿子都打不着了。刘邦即使再没有文化,应该也不至于想不到这一点。因此,刘邦分封同姓王的举动更像一个权宜之计,改造整个汉朝人民思想的大任只能留给他的子孙后代了。 在刘邦之后,汉初的皇帝们基本上都奉行了道家的黄老之术,对国家实施无为而治。只不过,这和刘邦分封同姓王的行为一样,不过是暂时维持社会安稳的举动罢了。人民在生活稳定的时候,自然不会起兵造反。但是如果社会环境动荡,百姓还是揭竿而起的,秦朝就是前车之鉴。只有当所有人民都自发地认为刘氏是不可撼动的真命天子,才能真正实现对人民的长久统治。 又经历了文景两代皇帝后,这个重任*终落到了汉武帝的肩膀上。此时中国的思想环境虽然经过了秦朝焚书坑儒的打击,但也在汉初清静无为的环境中逐步复苏。汉武帝所要做的,就是从这些学派中选出一个*符合这个*终目的的学派,将其作为整个帝国的思想标杆。不过在这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他可以有什么样的选择。 汉初时期,影响力*大的学派是儒、道两家,除此之外,还有阴阳家、纵横家、法家等诸多有名望的学派,这些学派大多发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值得一提的是,大概是由于人类在初步建立起可以安身的文明后,便开始有了探究所处的这个世界的欲望,这段时间也正好是全人类的精神思想大爆发时期。在希腊,有苏格拉底等人的哲学辩论;在印度,有释迦牟尼的菩提悟道;而在中国,就有着群星璀璨的百家争鸣。
作者简介
夏昆,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教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中国而教”项目特聘培训师,中央电视台中学生频道特聘教师,《中国诗词大会》擂主。二十年来坚持为学生开设诗词鉴赏、音乐鉴赏及电影鉴赏课程,并面向社会开设“夏昆人文艺术公益讲坛”,多次接受《中国教育报》《教育家》等报刊专访。著有《历史知道答案》《在唐诗里孤独漫步》《温和地走进宋词的凉夜》《给孩子读唐诗》《给孩子读宋词》《中国*美的语文》等。夏子仪,出生于教师家庭,在书香氛围中耳濡目染,从小喜爱阅读,特别是对文史类书籍有浓厚的兴趣,积累了丰富的课外知识储备。小学时开始尝试写作,十二岁即首次发表作品,多年来笔耕不辍。现在大学就读,正在为成为像父母一样优秀的老师而努力。
-
中国近代史
¥14.7¥39.8 -
两张图读懂两宋
¥19.8¥76.0 -
一张纸铺开的人类文明史
¥13.9¥39.8 -
史学与红学
¥10.0¥27.0 -
史学与红学
¥7.0¥26.0 -
消寒图:珍重待春风
¥19.7¥58.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7.6¥49.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1.4¥38.0 -
清朝穿越指南
¥16.7¥45.0 -
五口通商变局
¥12.0¥30.0 -
万历十五年
¥16.3¥25.0 -
万国来朝-明朝那些事儿-第贰部
¥24.5¥35.0 -
历史十讲-走进王朝深处
¥13.3¥36.0 -
中国通史
¥18.5¥45.0 -
大结局-明朝那些事儿-第柒部-新版
¥15.1¥35.0 -
妖孽宫廷-明朝那些事儿-第叁部-新版
¥19.3¥35.0 -
人类酷刑简史
¥20.1¥59.0 -
粉饰太平-明朝那些事儿-第肆部-新版
¥17.2¥35.0 -
毕竟战功谁第一
¥17.5¥46.0 -
中国历史速记图表
¥9.9¥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