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经典--刘胡兰的故事

包邮红色经典--刘胡兰的故事

1星价 ¥10.9 (6.1折)
2星价¥10.9 定价¥1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72836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54
  • 出版时间:2022-07-01
  • 条形码:9787520728362 ; 978-7-5207-2836-2

内容简介

  红色经典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资源,它表现出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信念,是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红色经典,可以激励学生知史明智,力学笃行,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近一个世纪以来,在我国伟大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为着民族大义与救亡真理,前仆后继,舍生忘死,无私奉献,为国捐躯的人。刘胡兰就是其中的一位。虽然刘胡兰牺牲时年仅15岁,但她却留下了很多英雄事迹。  刘胡兰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的一个贫苦家庭,在反动的封建军阀统治的黑暗年代,恶霸地主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刘胡兰的心灵里从小就种下了仇恨的种子。她小小年纪便被挑选加入了“妇女救国会”,在妇救会里,刘胡兰除了给隐蔽在村里的游击队和抗日干部缝补衣裳外,还团结妇女同志参与爱国救国运动。后来,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由于表现优异,刘胡兰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区干部们一致认为刘胡兰工作态度积极负责,而且品质优良,将她调到区妇联当干事。由于刘胡兰工作优异,党组织已经批准刘胡兰成为一名候补党员。这让刘胡兰既欣喜,又激动。刘胡兰在党的领导下,组织群众反扫荡,粉碎了敌人的扫荡。刘胡兰经受了严峻的斗争考验,党组织吸收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5年,日本投降,但蒋介石又发动了内战,形势越来越严峻了。阎锡山匪军决定实施报复行动,大举进袭文水一带。为保存实力,党组织决定将平川地区大部分干部转移上山。刘胡兰以自己年纪小、熟悉环境为由,主动要求留下来,党组织同意了她的请求。敌人的进军让刘胡兰的处境变得越来越危险。家人劝其撤退但她仍坚持等上级通知。不幸的是国民党突然包围了云周西村,把先期被捕的石三槐押解回村,强令全村群众到观音庙集中。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也随同群众来到会场。审讯中,国民党千方百计,软硬兼施,胁迫刘胡兰出场坦白,想诱使刘胡兰供出同党,但刘胡兰坚贞不屈,*后从容就义。  刘胡兰的牺牲展现了共产党的高贵品质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目录

**章 一棵苦苗苗
第二章 幼年丧母
第三章 混乱的年节
第四章 抗日队伍
第五章 新妈妈的到来
第六章 渴望上学
第七章 刘胡兰长大了
第八章 两颗“金色”的牙齿
第九章 妇女干部训练班
第十章 失去亲爱的奶奶
第十一章 干部的工作
第十二章 留在困难的岗位上
第十三章 敌来我往
第十四章 危机重重
第十五章 光荣牺牲
展开全部

节选

  《红色经典:刘胡兰的故事》:  县妇联打算在县城办一个训练班,抽调一些基层干部去学习。刘胡兰觉得,这是个宝贵的学习机会,无论如何不愿错过。可是,抽调名单上却没有她的名字,这是怎么一回事?  吕梅告诉她,村里干部拟定受训人名单的时候,也考虑过她,可是,估计她家里一定不会同意,这才把她给取消了。刘胡兰若有所思地问:“吕梅同志,像我们这样的条件,训练班要不要呢?”  “当然要了。”吕梅认真地说,“我刚才已经说过了,取消主要是考虑到你的家庭问题。你想想,你奶奶能舍得让你走?”  刘胡兰追问:“如果不考虑那些,单说要不要的问题呢?”  “这还用问?只要你能做通家里人的思想工作,就能来!不过,在训练班,吃住都不比家里,肯定是要吃苦头的……我先去筹备,后天报道,大后天开学。要是实在来不及,晚两天报道也可以。如果你家里实在不同意,就等下一次吧!这样的学习机会,以后总会有的!”说完,吕梅就离开了。  刘胡兰想了一晚上,觉得要做通奶奶的思想工作,和和气气地放她走,那是万万办不到的;要是找干部们去给奶奶做动员,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她思来想去,觉得唯一的办法就是——不告而别。  “反正生米做成了熟饭,她还能怎么办呢?左不过是大闹一场!我到了训练班,她也没法把我拉回来!”刘胡兰心中暗想。  就这样,刘胡兰什么也没带,跟着其他人一起前往训练班受训去了。奶奶知道后,果真逼着刘胡兰她爹带着她,跑来训练班大闹了一场,可是,刘胡兰铁了心不愿意见她。  “我奶奶闹一会儿,找不到我就死心了。可她要是见了我,拉拉扯扯,不把我带回去是不会完的——你们不晓得,她就是这么一个人!”她这么告诉吕梅。  吕梅也觉得刘胡兰说的有道理,于是没有强迫她去见奶奶,自己劝刘奶奶去了。刘奶奶呢,在院子里哭闹叫嚷,一会儿说要跟刘胡兰断绝关系,一会儿说要跳井自尽,说得别人都有些害怕了。可是刘胡兰硬着心肠,坚持不出去见奶奶。  过了一会儿,金香跑进屋里,对刘胡兰说:“你可算是把她熬输了!吕梅同志劝了她半天,你奶奶看你半天也没现身,觉着是没什么指望了,就问:‘啥时候能学完呢?’吕梅同志告诉她说四十天就能回,还保证学习完了一定送你回去,她才放弃了……”  刘胡兰苦笑一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奶奶呀奶奶!你可千万放宽了心,别为了这事气病了呀!  妇女干部训练班开办了四十天,总算结束了。结束这天,还像模像样地召开了一个结业座谈会。  在回家的路上,刘胡兰又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马上就到家了,担忧的是不知道奶奶还有没有生她的气。刘胡兰正在往家里赶,忽然被人叫住了。她一回头,就高兴地咧开了嘴:原来是世方叔。刘胡兰高兴地叫道:“世方叔!”  “回来了?怎么样,学习有收获吧?”  刘胡兰使劲地点点头。  在训练班里,她们过的生活和部队里相差无几,每天清早起来出操,白天不是上课就是开会,傍晚不是学唱歌就是帮忙干活儿。在训练班里,没有炊事兵和管理员,学员们要自己照料生活琐事。所以,大家轮流值日,做饭做菜,挑水砍柴,什么都干,生活确实比在家里要苦。可是,大家这样同甘共苦地生活了四十天,真是相处得像亲姐妹一样,分别的时候,许多人都掉下了眼泪。刘胡兰觉得,学习很紧张,内容也很丰富,除了当前的形势和政策以外,她们还学习了,些关于妇女工作的事情,以及毛主席的两篇文章——一篇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另一篇是《怎样分析农村阶级》。虽然大家的文化水平不足以看懂全文,但是已经能够初步理解文章的意思了。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