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史探研 南炳文先生秩华诞文集

包邮明清史探研 南炳文先生秩华诞文集

¥140.2 (4.7折) ?
1星价 ¥200.3
2星价¥200.3 定价¥29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118958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706
  • 出版时间:2023-01-01
  • 条形码:9787201189581 ; 978-7-201-18958-1

本书特色

何孝荣,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故宫学与明清宫廷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明史学会副秘书长,著有《明朝宗教》《清史十五讲》等。 庞乃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明史学会理事,代表作有《明代中国人的欧洲观》《疑误考正》等。

内容简介

  南炳文先生,1942年生,河北省广宗县人。1966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1971年开始先后在南开大学历史系、历史研究所、历史学院工作,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资深教授,兼任中国明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廊坊师范学院特聘教授。曾任南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历史研究所所长,天津市政协常委、文史委常务副主任,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兼任日本东北学院大学、立命馆大学、东洋文库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故宫博物院宫廷史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曾先后赴日本、韩国、加拿大及中国台湾、香港地区进行学术访问和讲学。

目录

上编
明朝国号“大明”源于《易经》非源于明教
论明代东北亚国际秩序的二元结构
明代文官荫叙制度的发展及其特点
乞留:明代舆论的清官期盼与官员调留
明代商业政策再认识
明代工赈述论
交通贸易与明代山东土地开发
明代军屯处所及管屯公署探略——兼谈清代卫所与屯所关系及变革大势
明代宗族祠庙祭祖的发展——以明代地方志资料和徽州地区为中心
优出常典——明代乡贤专祠的礼仪逻辑与实践
明代徽州谱牒的纂修、管理及其家国互动关系研究
试论明代海南方志编纂成就及其理念变迁
明代日本对华施为考辨
明初空印案补证
真实与虚构——朱元璋家世身世与官方私人著述的神化及迷信
从明太祖的“三教论”看中华帝国极权化政体的开创
刘基“密奏立军卫法”辨疑
正统与“僭伪——明永乐朝官方的正统论述及其历史影响
关于永乐帝的遣使宦官的启用
试论明中叶的财政危机与浙江的赋税制度改革
左顺门事件与景泰帝即位
祖制重现——世宗勤政与嘉靖朝政治文化
明代嘉、隆、万时期农村的贫富两极分化
防范第二个张居正的出现:万历朝的政治特点——“明亡于万历”新解
万历壬辰战争和谈中的朝日交涉——以朝鲜义僧惟政与加藤清正的接触为中心
明中后期江南出版业的勃兴
晚明: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开端
晚明科举与思想、时政之关系考察——以袁黄科举经历为中心
晚明的地方人际网络与书籍出版——以《宝颜堂秘笈》为中心
晚明潮州“鸽变”新解——生命共同体史视角
试论明末财政危机的历史根源及其时代特征
为什么要研究南明史——坚持历史逻辑、坚持历史正义
南明弘光政权内部党争的是是非非
论《大明一统志》的编修
侯继高及其《日本风土记》
兰晖堂本《十六国春秋》的性质及其影响
文本中的伦理思想——从《型世言》评点看陆云龙的义利观
《新编明代总督·巡抚年表》松潘巡抚
清代江南棉布字号探析
清太宗朝汉文档案文献考析
沈颢《富春山居图》临本题跋考述
大变局前夜的新瘟疫
——嘉道之际霍乱大流行探论
清代长芦盐商王世荣的日本铜贸易
章学诚“史德”论浅析
明清时期历代帝王庙的演变与朝鲜使臣之认识
从明清地方公共事务看徽商“士”意识的觉醒
明清中国“大西洋”概念的生成与演变
明末清初来华法国耶稣会士与“西洋奇器——与北美传教活动相比较
中国官本位意识的历史成因
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与“非问题意识
……
下编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何孝荣,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故宫学与明清宫廷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明史学会副秘书长,著有《明朝宗教》《清史十五讲》等。 庞乃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明史学会理事,代表作有《明代中国人的欧洲观》《疑误考正》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