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开与敦煌:常沙娜眼中的敦煌艺术

包邮花开与敦煌:常沙娜眼中的敦煌艺术

1星价 ¥286.6 (7.2折)
2星价¥286.6 定价¥3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535460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9cm
  • 页数:322页
  • 出版时间:2022-05-01
  • 条形码:9787515354606 ; 978-7-5153-5460-6

本书特色

常沙娜,我国著名艺术设计家、教育家,“敦煌守护神”常书鸿之女。她继承父亲遗志,一生致力于敦煌艺术的研究、传承、创新与教育。 《花开与敦煌:常沙娜眼中的敦煌艺术》(限量特制版)这套书,是常沙娜亲自撰写的一部敦煌小史,以及她用一生艺术经历酿出的珍贵感悟。 外盒的腰封一定要轻轻取下,展开之后会发现,这是一幅常沙娜绘制的敦煌山水小长卷,清新而有童趣。 礼盒里有两个特制信封,信封封口用了常沙娜绘制的敦煌的龙、虎图案。信封里面是两条100%真丝材质丝巾:一方,一长。礼盒里还有一本书和一个笔记本。 《花开与敦煌:常沙娜眼中的敦煌艺术》(限量特制版)图书为布面精装,全彩印刷。图书采用进口特种纸,顺纹特制,让读者翻阅顺畅。 “万物有灵”笔记本,选取了常沙娜临摹的敦煌山川、树木、动物、花卉等自然中的图案,设计了很多不同页面的格子,可以写日历、周历,记录事情。笔记本兼具实用性和欣赏性,具有敦煌的灵韵。笔记本也为布面精装,全彩印刷,并特地为书写功能定制了100克顺纹特种纸,书写非常流畅。 方巾上的敦煌宝树,来自于西魏285窟很著名的壁画《五百强盗成佛图》,它讲述了这样的故事:五百名强盗被官兵擒获,受剜眼刑后在山林中哭天喊地,佛陀吹香山药入五百强盗眼中,他们立刻重见光明。强盗们当即改恶向善,这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故事隐喻。我们选取了壁画中佛陀吹起香山药,随之飘拂的红柳树、黄金树,制作成丝巾送给大家。这不仅是一条美丽的丝巾,也是一份来自敦煌的古老祝福。两条丝巾可以围在脖子上,系在头发上,挽在手腕上,配在书包上,都是来自敦煌独一无二的美丽。

内容简介

《花开与敦煌:常沙娜眼中的敦煌艺术(限量特制版)》一书分为两部分,**部分是常沙娜撰写的“敦煌小史”,系统介绍了敦煌石窟艺术的价值及历史,涵盖洞窟壁画艺术、装饰图案艺术、服饰图案艺术、敦煌的色彩、敦煌的动物等各个方面。书中有常沙娜临摹敦煌壁画、装饰图案的画作百十幅,与文字相得益彰。第二部分是常沙娜回忆的个人经历:小时候随父亲从巴黎来到敦煌,在敦煌洞窟临摹壁画,去美国求学,回到祖国后在林徽因身边学习中国传统装饰图案艺术,之后一生致力于敦煌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用设计为祖国奉献自己的才华。本部分有许多宝贵的一手照片,展现了常沙娜跌宕起伏、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 《花开与敦煌:常沙娜眼中的敦煌艺术(限量特制版)》随书附赠的笔记本名为“万物有灵”,选取了常沙娜所绘的关于敦煌山川、树木、动物、花卉等自然中的图案,笔记本兼具实用性和欣赏性,是一本具有敦煌灵韵的文创作品。 《花开与敦煌:常沙娜眼中的敦煌艺术(限量特制版)》随书附赠丝巾两款,丝巾图案为常沙娜授权。100%真丝,材质柔软细腻。 丝巾共有四款,选取了常沙娜临摹的敦煌壁画及边饰图案,分别来自北魏259窟、 西魏285窟、隋390窟。四种款式随机配放,每盒中装有其中两款(规格分别为:53cm*53cm、4.5cm*120cm)。

目录

一、敦煌莫高窟艺术的价值

二、敦煌莫高窟历史文化艺术的背景

1.敦煌的历史

2.我国石窟寺的形成

3.沙门乐僔的传说

4.莫高窟的年代和规模

5.敦煌藏经洞的发现

三、敦煌历代石窟佛教艺术巡礼

1.壁画艺术的主要内容

2.敦煌历代装饰图案

3.敦煌历代服饰图案

4.敦煌的色彩

5.敦煌的动物

6.敦煌石窟艺术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

四、敦煌守护神——我的父亲常书鸿坚守敦煌四十年的故事

五、常沙娜与敦煌


展开全部

节选

1943 年晚秋,我们的家又从重庆搬到了敦煌。那年我12岁。 去敦煌的旅途给我的印象太深了。一路上,我们全家坐的是那种带篷的卡车,箱子放在下面,箱子上铺褥子,人从早到晚就坐在上面。 嘉陵刚两岁,妈妈抱着他坐在驾驶室里。重庆、成都、绵阳、广元、 天水,我们在路上整整走了一个月。在四川境内还挺好,天气不太冷,景象也不荒凉,广元那一带植物还挺茂盛,可是往西北走,越 走越冷,到兰州时已经是天寒地冻了。 我们在兰州停留休息了几天,爸爸又为研究所的事务跑来跑去地忙, 直到离开。从兰州向西,就是地广人稀的大西北了。我们的车颠簸 着,沿着祁连山,通过河西走廊,途经古代的凉州(武威)、甘州 (张掖),没完没了地走啊,走啊,地势越走越高,天气越走越冷, 一路荒无人烟,放眼所见只有荒冢般起伏的沙土堆和干枯的灌木丛。 出了嘉峪关,更是一片茫茫无边的大戈壁,走多少里地见不到一个人, 唯有流沙掩埋的残城在视野中时隐时现。凛冽的寒风中,妈妈也顾不得好看不好看了,只能和我们一样穿上老羊皮大衣和毡靴。我把身上的老羊皮大衣裹得紧紧的,为了取暖把手也插进肥大的毡靴里, 一天一天缩在卡车里熬着。面对彻骨的寒冷和无际的戈壁滩,这段漫长难耐的旅途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天高地阔,满目黄沙,无尽荒凉, 幼稚的我不禁背诵起一首凄凄的民谣: “出了嘉峪关,两眼泪不干,前看戈壁滩,后看鬼门关......” 总算到达敦煌了。那个时候的敦煌县城和现在完全不一样,占地很小,四面围着土城墙,城门小小的,沙尘遍地,又穷又破。从敦煌去千佛洞(莫高窟),多了历史学家苏莹辉与我们同行,坐的是大木轮子的牛车,木轮有一人多高,牛拉着车一路咣当咣当,摇来晃去, 又慢又颠又冷,25 公里路整整走了 3 小时。下午 1 点多从敦煌出发,走到莫高窟都快天黑了。爸爸提前骑马去了千佛洞,做迎接我们的准备。 快到莫高窟的时候,站在路口迎接的爸爸兴奋地高声招呼:“到了, 到了,看啊,看见了没有?那就是千佛洞!那是九层楼!还有风铃!”他极力想引发妈妈的激情,妈妈却没有明显的反应,只是紧紧抱着嘉陵,护着不让他着凉。 一车人全都冻僵了。坐了一路牛车,即使穿着老羊皮大衣,还是从里到外冻了个透,我们浑身僵硬,打着哆嗦进了黑乎乎的屋,好半天缓不过劲来。 这是我平生**次来到莫高窟,可惜不记得那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是 1943 年的 11 月几日了。只记得已经是冬天,千佛洞前大泉河里的水已经完全冻结,变成了一条宽宽的、白白的冰河。 迎接我们的晚饭准备好了,摆在桌子上。待我定下神来,才看出桌 子中心摆着一碗大粒盐、一碗醋,每个人面前摆的是一碗水煮切面, 面条短短的。我愣了一会儿,问:爸爸,有菜吗?爸爸回答说这里没有蔬菜,今天来不及做好吃的了。他只能劝我们:“你们先吃吧, 以后慢慢改善。明天我们就杀只羊,吃羊肉!” 这就是我到千佛洞吃的**顿饭。永远刻在我记忆中的除了那碗盐、 那碗醋,还有爸爸那无奈的神情。当时我心里酸酸的,觉得爸爸很可怜,在这么恶劣的条件下,他除了工作,还要照顾这个,照顾那个,又要安慰,又要劝导,他肩上的担子实在太重、太重了! 我有一个习惯,不论在国内国外,南方北方,闲暇散步的时候,目光都会不由自主地投向路边草丛,寻找“幸运草”。那种被称作酢浆草、苜蓿草或车轴草的野草一般有三个心形叶片,偶尔发现有四片叶的,就是人称的“幸运草”了。据植物学的说法,这种植物变异的概率是十万分之一,可是我遇到的概率比这要高许多,有时在不经意间就会有收获。 应该说,我确实是幸运的。我有一个被称为“敦煌守护神”的父亲,父亲又把我带到了佛教艺术的圣地敦煌。我得天独厚地在千年石窟 艺术精神的哺育下长大,又得以在中央工艺美院的校园内与数十年的老同事、老朋友共同在更广阔的天地间历练、驰骋。在我 80 年的生活中,有苦有乐,有荣有辱,有与亲人的悲欢离合,有为理想的奋斗献身。然而在我快要走到人生边上的时候,还有那么多该做的事、想画的画在等着我,如果今天让我在吹熄蜡烛之前许一个愿, 我的愿望就是,继续采到“幸运草”,让我好好为祖国、为党、为人生做完自己应该做的事,没有遗憾地走完今生幸运的路。

作者简介

常沙娜,我国著名画家、艺术设计家、教育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敦煌守护神”常书鸿之女,她承载父亲遗志,一生致力于敦煌艺术的保护、研究与教育。 先后出版了《常沙娜花卉集》《中国敦煌历代装饰图案》《常沙娜文集》《黄沙与蓝天》等著作。 常沙娜曾先后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徽、人民大会堂外立面的建筑装饰和宴会厅的建筑装饰图案设计,以及民族文化宫、首都剧场、首都机场、燕京饭店、中国记者协会、中国大饭店等国家重点建筑工程的建筑装饰设计和壁画创作。1997年,主持并参加设计中央人民政府赠送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大型礼品雕塑《永远盛开的紫荆花》。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