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在天壤间:光影三十年寻踪:村落之旅 田园之梦 归宿之诠三部曲

包邮心在天壤间:光影三十年寻踪:村落之旅 田园之梦 归宿之诠三部曲

1星价 ¥63.7 (5.0折)
2星价¥63.7 定价¥12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807681991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497页
  • 出版时间:2018-01-01
  • 条形码:9787807681991 ; 978-7-80768-199-1

本书特色

本书从遴选照片到后期制作历时7年,是沈继光先生继拍摄“胡同之没”后摄影人生的总结之作,共收录近400张照片和7万多字影记,是作者30余年来的私藏。

从北京古城到安徽村落再到新疆大漠,镜头聚焦的景象有的业已消逝,有的正在衰败,一张张照片和一段段影记为昨天的中国立传,其间流露的不仅是作者的一己之思,更是中国人的群体乡愁。

不同于外国摄影师拍摄中国的“东方化”视角,亦不同于官方摄影师对中国的“正面”特写,沈继光先生的摄影作品是一个布衣艺术家、一个平凡的中国百姓对昨日中国的深情凝视。照片多着眼于景物的局部,使“残片”成为通向诗意的途径,让人在设法构想失去的整体时,收获独有的感悟,品位艺术的真谛。

不同于彩色照片中花花绿绿的颜色带来的视觉刺激,书中的黑白影像在肃穆中彰显时代风华和岁月的年轮,在不经意间带来心灵的震撼和永久的回味。

后记“‘窥视’50平方米的艺术天地”图文并茂,带领读者走进沈继光先生的居所,让读者从另一个角度走近沈先生其人其作。

内容简介

中国乡愁记忆的典藏影记,镜头聚焦业已消失的或正在衰败的景致,为乡愁里的中国留下珍贵的记忆,三联生活书店诚意出品

前言

自序心在天壤间
三十年来,断断续续拍摄过的照片,除了集结成“旧京残片”和“老物件”两个系列外,还有一些放着待做后阶段的整理,这,让我长久放心不下。越老,就越放心不下。有一回我蓦然想到,在有生之年,如果没能把它们整理出来,怎么办?这样一想,心里竟然生出了亏欠感、负罪感!原来,它们之于我,并非私物,那些照片上,凝结着的是造物的生命,是生命流逝的灵光。上苍借我稚拙之手,将其采撷,使其彰显,倘不整理,便是报重托以轻慢,便是昧命遮光,便是无有交代!
这谁敢?
不能,也不敢再往后推了,于是,我终于决然搁下身边所有的事,集中了精力,凑齐了节俭生活积攒的有限银两,恭恭敬敬地把它们从胶片里、从小样片上请了出来。对它们进行整理的时候,运用了一些被人忽视或弃置了的传统技艺,进行了一些近乎重返照相发明初始感觉的必要寻找,为的是让摄影语言的独特魅力尽可能饱和又质朴地得到展现。自然,那些“处理”中,也顽固地流露着自己的美学追求和践行心得。

目录

自序 心在天壤间


村落之旅

田园之梦

归宿之诠


后记 “窥视”50平方米的艺术天地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村落的诗意,并不属于栖居在此村落的每一个人,也不属于所有的季节时辰。年轻人走了,老的少的也跟着走了。连老屋也顾不了,都出走了。我对于忘却本源、忘却故土、忘却我之为我的担心,造成了自己一而再、再而三地跋涉,寻访了几十个村落庭院,反认他乡为故乡,以唤起可能忘却的记忆。


家园在哪里?我问自己。见过不少石阶柴扉的田园,好像是;见过几个朴素、庄重、静穆的砖灰色小教堂,好像是;见过几次海边的石屋小舟,好像是;见过图片上歌德散步的林间小路,好像是;见过几幢宁谧古雅的博物馆,好像是;一切都像是我的家园,又确实不是我的家园。


西行,是在寻找一种精神。精神在哪里?我只能边走边寻找。后来,我发现了隆起的山脉、昏暗的墓穴、夯泥的土屋、广瀚的戈壁、坚实的废墟……正是从这些物质中,从构成这些物质的形态、质感、材料、色彩、年代,以至经人居住使用的留痕中,我找到了蕴含其间的内容,找到了精神的脉络。

作者简介

沈继光,1945年生于北京羊房胡同,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美术系,于1987年举办个人画展。曾参加日本举办的“中国现代画家油画展”。1992年应国际老舍学术研讨会之邀,举办“胡同之没”黑白摄影展。1997年举办“家园•沈继光、邢国珍油画展”。2009—2012年在三味书屋先后举办个人艺术展“走不上的地平线——我与油画”回顾展、“心在天壤间”摄影作品展、“借草——逃往诗意的栖居地”设计作品展。

代表作有“作家与故乡”系列之沈继光摄影插图本《老舍的北京》《城南旧事》,以及《旧京残片:沈继光摄影集》《乡愁北京:寻回昨日的世界》《物语三千:复活平民的历史》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