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232079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504
- 出版时间:2023-04-01
- 条形码:9787522320793 ; 978-7-5223-2079-3
本书特色
1.探讨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涵盖18个热点议题,直面挑战和问题,助力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领域的全面发展 2023年两会上,“高质量发展”成为热门话题,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强调要牢牢把握这个首要任务。在总理记者会中,李强总理在介绍新一届政府工作时也提出,要集中力量推动高质量发展。 本书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包括经济增长稳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际经济循环、经济结构调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科技创新、生态文明、国企改革、乡村振兴、城市化、反垄断、房价问题、基本经济制度等议题。同时也对经济学界流行观点进行反思,内容新颖,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通过经济学原理和大量经典案例,深度剖析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为实现高质量发展阐明可行路径 本书作者通过巧妙的案例,以生动易懂的方式讲解经济学理论,深入浅出地解答一些模糊的、不确定的经济概念、事件和问题。同时,结合大量的经典案例,多维度、多层面地探讨国家和企业如何提高发展质量,其观点独到、引人深思,可以帮助读者深刻了解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掌握中央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 3.中央党校原副校长王东京为党员领导干部和企业管理者带来的18堂别开生面、生动有趣的经济学课程 本书延续了作者独特的讲课风格,内容生动有趣,颇具特色。作为一本极具可读性和实用性的经济学通俗读物,本书不仅可以帮助党员领导干部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还可以启发企业管理者在提高发展质量方面进行更好的部署和落实。对于普通读者,本书也可以解答一些疑惑,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经济形势,形成正确的认识。
内容简介
近年来,“逆全球化”冲击叠加新冠疫情,各国经济持续下行。中国要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跨越,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本书针对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难点,分18个专题,从学理、体制、政策三个维度,运用现实案例作分析,有助于读者深入领会党中央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作者长期担任中央党校主讲教员,讲课风格独树一帜,深受学员好评。本书语言生动简练,内容深入浅出,适合领导干部、企业管理者和经济理论工作者阅读。
目录
研判经济形势应重点关注发展质量 / 004
稳中求进:货币投放不能大水漫灌 / 008
扩内需应坚持从供给侧发力 / 011
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应重点针对金融资本 / 015
参与国际循环要防止“卡脖子” / 019
推动共同富裕应重点做好三件事 / 023
第二讲 中国经济稳增长的关键要素 / 031
破解困局:既要见物也要见人 / 033
容错边界:区分风险与不确定性 / 037
稳定预期:适应性预期与理性预期的启示 / 041
集中采购:应保护竞争而不能竞争 / 045
行政问责:应慎用“一票否决” / 049
第三讲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 059
从“萨伊定律”到“供给学派” / 061
供给侧改革:三个关键词及其逻辑机理 / 065
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案例讨论 / 076
四点重要结论 / 085
第四讲 国际经济循环需澄清的认识误区 / 093
政府为何鼓励出口 / 095
如何看待国际收支平衡 / 099
高关税能否保护国内产业 / 102
国际贸易是否对发展中国家不利 / 106
人民币是否应该对外贬值 / 110
第五讲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结构调整 / 119
“配第—克拉克定理”与结构演进趋势 / 121
李嘉图定理与结构调整通则 / 125
按比较优势调结构不会落入“陷阱” / 129
调结构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政府 / 133
第六讲 正确认识政府与市场的作用 / 139
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怎样结合 / 141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 145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 149
发挥政府作用要尊重市场规律 / 153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分工 / 157
第七讲 积极财政政策的目标取向 / 165
着力点在供给侧而非需求侧 / 167
主要手段是减税而非发债 / 170
重点是结构性减税而非全面减税 / 173
第八讲 为何要实施稳健货币政策 / 181
“规则”与“权变”之争 / 183
理论渊源:货币中性与非中性 / 187
“权变”政策的理论支持:菲利普斯曲线 / 191
“权变”政策的经验佐证:奥肯法则 / 195
中国的货币政策选择 / 198
第九讲 通过制度创新推动科技创新 / 205
科技创新呼唤企业家精神 / 207
创新投资体制支持核心技术创新 / 211
创新融资机制分散创新风险 / 214
创新分配机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 216
如何看待数字经济的边际收益 / 218
界定数据产权的两个规则 / 223
几点重要结论 / 227
第十讲 用市场机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233
人类文明转型的一般规律 / 235
社会成本内化:控制污染的两种方案 / 238
社会收益内化:绿水青山的盈利模式 / 240
三点重要结论 / 243
第十一讲 研究共同富裕的五个维度 / 249
给“公平”下定义是个难题 / 251
市场经济的一般分配规则 / 255
怎样衡量收入差距 / 259
不宜过度渲染收入差距 / 263
政府怎样补贴低收入者 / 266
第十二讲 国企改革攻坚的路径选择 / 275
从所有权与产权的区别说起 / 277
产权结构与企业行为选择 / 281
国企“混改”应分类推进 / 285
去行政化无须取消行政级别 / 288
怎样看待高管限薪 / 292
第十三讲 振兴乡村产业要以农民为主体 / 297
从土地承包到乡村振兴 / 299
“三变”改革与振兴乡村产业 / 302
振兴乡村产业目的是富裕农民 / 304
解决农民贷款难刻不容缓 / 307
第十四讲 中国城市化的未来走向 / 317
从一种消费选择现象说起 / 319
从消费选择聚中看工商企业扎堆现象 / 321
从工商企业扎堆看城市化规律 / 323
中国城市化趋势会逆转吗 / 326
推进城镇化不能盲目“造城” / 328
第十五讲 准确把握反垄断的边界 / 333
反垄断是反“违背等价交换”的行为 / 335
反垄断不能简单“反大” / 339
垄断竞争才是市场常态 / 343
不应将矛头指向技术垄断 / 347
哪些企业会“掠夺性定价” / 351
第十六讲 怎样看待国内房价问题 / 361
房价并不由成本决定 / 363
地价不能推高房价 / 367
高杠杆会加剧炒房 / 371
政府应重点稳定房价 / 374
补砖头不如补人头 / 377
第十七讲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演进的逻辑 / 383
生产资料所有制调整的理论逻辑 / 386
经济体制转轨的历史逻辑 / 396
分配制度改革的实践逻辑 / 403
简短的结论 / 408
第十八讲 对经济学界几个流行观点的反思 / 415
拉动经济有“三驾马车”吗 / 417
“合成谬误”不是市场失灵 / 421
逆选择的真实原因 / 425
公共品并非只能由政府提供 / 429
供给过剩未必是需求不足 / 433
附录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 / 439
附录二:政府改革的经济学分析 / 449
附录三:怎样给领导干部讲经济学 / 467
节选
《高质量发展的选择》: 也有学者提出,在早期物物交换时代,甚至是金银货币时代,经济运行的确能自动实现总量平衡,但纸币出现后情况就不同了。由于货币可以储藏,当人们卖出商品后却不马上买,货币被储藏,商品就会过剩。对此观点,笔者认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货币是金银,并且有人预计未来金银会升值而将金银储藏,所对应的商品可能会因为缺少货币而滞销。但如果货币是纸币,由于纸币不能储藏,只能在银行储蓄,而银行又是靠存贷利差赚钱,吸储后一定会千方百计贷出资金,所以一个人的储蓄终究会变成另一个人的需求,这样看来,市场需求总量并不会改变。 而所谓结构均衡,是指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相匹配,若供求结构不匹配,必然会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行。举个例子,市场需要500套住房和5000斤大米,可厂商供给的却是600套住房和4000斤大米,显然供需结构不匹配,市场上房产会过剩,而大米供给不足。在现代经济条件下,结构失衡有诸多表现,例如投资过多而消费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而部分产业发展不能满足市场所需,经济脱实向虚,等等。 如何实现经济均衡?马克思对此作过深入分析。他在《资本论》第二卷中指出,社会总生产分为两个部类:一是生产资料,二是消费资料;社会再生产的进行必须实现“实物补偿”和“价值补偿”,即社会生产两个部类之间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 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表现在市场上,就是要求所有生产部门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卖得出去,卖掉全部产品收回价值,实现价值相互补偿;二是要买得进来,通过购买把已消耗掉的各种物质资料买回来,实现物质相互替换。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这个运动不仅是价值补偿,而且是物质补偿,因而既要受社会产品的价值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比例的制约,又要受它们的使用价值,它们的物质形态的制约。” 为了解释再生产中的结构失衡,马克思以19世纪英国棉纺织业中棉布生产过剩为例,说明某些社会主要产品部门的生产过剩*终会导致其他行业的生产过剩,引发结构性矛盾。他说:“它们现在突然发生相对的生产过剩,因为用来购买它们的钱减少了,从而对于它们的需求减少了。即使这些生产领域生产的东西并没有过多,现在也要发生生产过剩。”同时他还强调,社会再生产实现的核心问题,归根到底是按比例问题。这表明,要实现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重点是结构均衡,而不是总量均衡。 事实上,社会再生产本身就潜藏着供给与需求在总量与结构上不均衡的两种可能性。总量均衡不等于结构均衡,结构均衡比总量均衡更为重要。因为经济总量均衡主要是价值均衡,包括财政收支、信贷收支、货币供求、国际收支等;而结构均衡则要求实物上的均衡,即投资品供需的均衡、消费品供需的均衡以及中间产品供需的均衡。换句话说,经济结构反映的是经济总量的内部比例关系,而经济总量是经济结构在数量上的总和。当供求总量均衡时,其结构仍然可能不均衡;而如果结构均衡,其本身就包含供给与需求在数量上的一一对应,因而总量上也必然是均衡的。 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大致会呈现三种情况:一是供需总量平衡,供需结构也平衡,总量平衡建立在结构平衡基础之上;二是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但供需结构不平衡,这种情况虽然经济不会出现大起大落,但是经济效益差,财政状况可能恶化,如果持续得不到改善,供需总量平衡也难以持续保持;三是总量失衡与结构失衡并存,比如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市场就表现为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升,造成通货膨胀。 由此可见,总量均衡不等于结构均衡,总量均衡时结构可能均衡,也可能不均衡;总量均衡必须建立在结构均衡的基础上,结构均衡有助于推动总量平衡。 ……
作者简介
王东京,经济学家、教授、博士,长期担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省部级、地厅级干部班、 中青年干部班主讲教员,讲课风格独树一帜,深受学员欢迎。历任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教务部主任、教育长、副校(院)长,十三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 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财贸经济》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在《经济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学习时报》等报刊发表专栏文章近千篇;著有《经济学笔谭》《经济学反思》《经济学分析》《中国的难题》《中国的选择》《中国的前景》《王东京经济学讲义》等 20多部专著。 2000年前后撰写的“与官员谈”系列丛书在国内领导干部和企业管理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
世界贸易战简史
¥19.0¥52.8 -
博弈论
¥11.8¥38.0 -
博弈论
¥14.0¥36.0 -
追赶:世界经济中的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world economy
¥15.7¥49.0 -
国富论
¥8.8¥35.0 -
甜甜圈经济学
¥19.7¥58.0 -
元代榷盐与社会(2009/8)
¥10.5¥30.0 -
经济常识一本全
¥12.3¥35.0 -
图解资本论
¥12.0¥46.0 -
中世纪商业合伙史
¥16.7¥49.0 -
曾国藩的经济课
¥23.1¥68.0 -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48.0¥75.0 -
1949-2009-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
¥33.6¥55.0 -
博弈论
¥27.4¥49.8 -
经济学通俗读物:北大经济课(受益一生的经济学智慧)
¥10.5¥35.0 -
(平装)哈佛经济课
¥14.4¥45.0 -
中国经济思想变迁与制度发展概论
¥17.5¥50.0 -
经济学通识-第二版
¥20.3¥58.0 -
金钱心理学:财富、人性和幸福的永恒真相
¥38.1¥56.0 -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来自超过25万人的经济学课堂
¥34.3¥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