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03075195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36
- 出版时间:2023-04-01
- 条形码:9787030751959 ; 978-7-03-075195-9
内容简介
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客观趋势。推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点方向。本书通篇以城镇化发展的国家战略为主线,从城镇化过程到城镇化主体,再到城镇化的未来,一贯到底,按照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9章36节内容系统介绍了城镇化发展的国家战略地位、城镇化进程与基本规律、城镇化的资源环境效应、城镇化的空间组织格局、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世界城市与国家中心城市、城市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城市发展新动向与新模式、未来城市的发展愿景等。全书内容不是面面俱到,而是突出了现实问题、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的科学分析,贴近国家战略需求,贴近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贴近中国城市发展实情,更好地为落实城镇化发展的国家规划蓝图培养高级实用型人才。
目录
前言
**章 引论 1
**节 城镇化发展的国家战略需求 1
一、城市发展的国家战略地位 1
二、城镇化发展的国家战略部署 5
第二节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城市地理学 8
一、国家需求导向下的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8
二、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城市地理学研究内容 10
第三节 框架结构与核心要点 17
一、框架结构 17
二、突出特点 19
三、核心要点 20
主要参考文献 23
第二章 城镇化进程与基本规律 24
**节 城镇化的基本内涵与转变过程 24
一、城镇化过程的基本内涵 24
二、城镇化水平的度量方法 26
三、城镇化发展的新旧转型 27
四、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方针 31
第二节 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32
一、城镇化发展的三阶段规律及局限性 33
二、城镇化发展的四阶段规律 35
三、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及规律性 37
四、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与世界的比较分析 41
第三节 城镇化发展质量与提升方向 45
一、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演进规律 45
二、城镇化发展速度-质量-水平的互动关系 47
三、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测度指标体系与方法 49
四、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提升方向 52
第四节 城镇化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 54
一、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模式 54
二、城镇化发展的城乡融合模式 57
三、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69
主要参考文献 74
第三章 城镇化的资源环境效应 76
**节 城镇化与资源环境的相互作用 76
一、城镇化圈与资源环境圈的构成与演变过程 76
二、城镇化圈与资源环境圈相互作用图谱 77
三、城镇化圈与资源环境圈始终保持*佳距离 79
四、根据城镇化圈与资源环境圈相互作用状态调控城市发展走向 79
第二节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圈理论 80
一、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性与耦合塔 81
二、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与交互方式 84
三、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圈理论及其图谱 87
四、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圈的演替阶段 90
第三节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效应 93
一、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胁迫及耦合机理 93
二、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基本定律 94
三、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规律性 97
四、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测度方法 100
第四节 城镇化与水土资源保障效应 102
一、城镇化与水资源利用的耦合效应 102
二、城镇化与土地利用的耦合效应 108
主要参考文献 113
第四章 城镇化的空间组织格局 116
**节 城镇化空间格局组织的影响因素 117
一、城镇化空间格局组织的全-球性影响因素 117
二、城镇化空间格局组织的本土性影响因素 120
第二节 城镇化空间组织的轴线格局 122
一、沿海地区城镇化发展主轴 124
二、沿长江地区城镇化发展主轴 125
三、沿京哈、京广线地区城镇化发展主轴 126
四、沿陆桥地区城镇化发展主轴 126
五、沿包昆线地区城镇化发展主轴 126
第三节 城镇化空间组织的分区格局 127
一、城镇化发展综合分区依据与原则 127
二、城镇化发展综合分区的主要功能 128
第四节 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的新金字塔型组织格局 132
一、现行大中小城市构成的金字塔型空间格局的评价 132
二、未来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的新金字塔型空间格局 135
主要参考文献 139
第五章 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 141
**节 从都市圈到城市群 141
一、都市圈 141
二、城市群 144
三、城市群的识别标准 149
第二节 城市群发展的战略地位 153
一、全球视野中的城市群 153
二、国家战略中的城市群 156
第三节 城市群的形成演化过程 161
一、城市群空间的拓展过程 161
二、城市群高度一体化过程 163
三、城市群基本同城化过程 166
第四节 城市群形成发育机制与规律 168
一、城市群形成发育的驱动机制 168
二、城市群形成发育的基本规律 177
第五节 城市群的空间组织格局 182
一、全球城市群空间组织格局 182
二、中国城市群空间组织格局 186
主要参考文献 192
第六章 世界城市与国家中心城市 195
**节 世界城市 196
一、世界城市的基本内涵与战略控制权 196
二、世界城市的基本特征与功能 198
三、世界城市的分类标准与评价方法 200
第二节 国际大都市 203
一、国际大都市的概念与基本功能 203
二、国际大都市的主要类型与特征 205
三、国际大都市建设的总体思路与策略 210
第三节 国家中心城市 216
一、国家中心城市的基本功能与分类 216
二、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条件 217
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注意的相关问题 219
主要参考文献 220
第七章 城市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 222
**节 城市规划 222
一、城市规划及编制体系 222
二、城市规划的编制内容 224
三、城市规划的法律体系 227
第二节 城市多规合一 228
一、城市多规合一在国家空间规划体系中的重要意义与作用 228
二、城市多规合一的核心实质与基本属性 231
三、城市多规合一的技术路径 234
第三节 国土空间规划 238
一、国土空间规划及编制体系 238
二、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思路 239
三、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内容 240
四、国土空间规划的关注重点 244
主要参考文献 247
第八章 城市发展新动向与新模式 248
**节 创新型城市 248
一、创新型城市组成要素与判断标准 248
二、创新型城市建设现状与评估体系 251
三、创新型城市建设趋势与空间格局 254
第二节 低碳城市 256
一、低碳城市的概念与基本内涵 257
二、低碳城市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258
第三节 韧性城市 260
一、韧性城市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260
二、韧性城市评价方法与韧性水平 262
三、韧性城市评价体系 264
第四节 收缩城市 266
一、收缩城市演化的国际背景与内涵 266
二、收缩城市演化的影响因素与评价指标 270
第五节 智慧城市 272
一、智慧城市的基本内涵与构架 273
二、智慧城市的评价体系 274
三、智慧城市的应用体系 276
第六节 美丽城市 279
一、美丽城市的基本概念及重要意义 280
二、美丽城市的评估体系 281
三、美丽城市的建设思路 284
主要参考文献 286
第九章 未来城市的发展愿景 289
**节 未来城市的生产生活方式 289
一、未来城市的生产方式 290
二、未来城市的生活方式 292
第二节 未来城市的发展特点与形态 295
一、立体性和浮动性:未来的多维空间城市 296
二、包容性与共享性:未来的包容共享城市 298
三、品质性与文化性:未来的文化品质城市 300
四、公平性和安全性:未来的公平安全城市 303
五、活性与韧性:未来更具活力韧性的城市 305
第三节 未来城市的主要功能 308
一、数字经济功能 308
二、智能社会功能 313
三、智慧服务功能 317
四、创意文化功能 318
五、立体生态功能 319
第四节 未来城市的空间布局 320
一、实体空间 320
二、虚拟空间 322
主要参考文献 324
节选
导读 城市作为人口、经济、社会等各种要素的高度集聚地,在国家城镇化及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城市作为一个自然有机体,一直是支撑国家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引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先后召开了四次城市工作会议,并于2013年召开了首次城镇化工作会议,历次会议均把城镇化发展和城市建设作为国家战略。本章从国家城镇化的战略需求入手,分析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研究内容和研究重点。以城镇化的国家战略为主线,突出国家战略需求、学科创新、现实问题、实际应用和国际学科前沿等5大导向,从城镇化过程到城镇化主体,再到城镇化的未来,构建本书的总体框架结构,突出战略性、创新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特点。以满足在新形势下培养适应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化城市建设应用型科技人才的战略需求,这也是新时代城市地理学肩负的历史使命。 **节城镇化发展的国家战略需求 一、城市发展的国家战略地位 (一)城市 城市是特定区域人口、经济、社会等各种要素的高度集聚地,也是区域政治、经济、贸易、交通和文化交流中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辞源》将城市定义为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方;《辞典》(修订版)将城市定义为相对于乡村而言具有宽广繁盛的街道,人口集中,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汉语大词典》将城市定义为人口较集中、工商业经济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住地,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地理学》将城市定义为有一定的人口规模,并且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许学强等,2009);《城市经济学》把城市定义为在相对较小的面积里居住了大量人口的地理区域(阿瑟,2008)。城市是“城”与“市”的组合词,“城”主要是为了防卫,并且用城墙等围起来的地域,起初用于防御野兽侵袭,后来演变为防御敌方侵袭,但有的防御城郭的居民点不一定是城市,有的村寨也有设防的城墙。《管子 度地》说“内为之城,外为之郭”。《吴越春秋》一书则记载:“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卫民”。城以墙为界,有内城、外城的区别,因此内城叫城,外城叫郭。“市”则是指进行交易的场所,“日中为市”、“五十里有市”。《说文解字》中释:“市,买卖所之也。”这两者都是城市*原始的形态,严格地说,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 城市是大部分人类活动的中心,不仅仅是文明中心,还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变化的形态,在悠久的历史中,城市已成为社会进步、知识发现、国家和文明兴衰的主要场所。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是以人为本的多功能地域空间。城市的多功能包括: (1)满足人的居住需要,提供固定居所的居住功能; (2)满足人的生计需要,提供就业岗位和机会的就业功能; (3)满足人的休闲需要,提供放松游玩场所的休憩功能; (4)满足人的出行需要,提供便捷交通方式的交通功能; (5)满足人的发展需要,提供经济发展、生产制造和商务服务的经济功能; (6)满足人的教育与文化交流需要,提供教育服务及文化传承的文化功能; (7)满足人的科技创新需要,提供科技研发、科技中介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的功能; (8)满足人的管理管控需要,提供行政管理服务和管治的政治功能; (9)满足人的国际交往需要,提供国际交流服务与贸易的国际商贸功能; (10)满足人的安全需要,提供军事防御功能等。城市多功能的发挥使城市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 (二)城市是一个自然有机体,也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点 城市作为自然有机体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自然生长过程与历史过程,遵循诞生、成长、壮大、繁荣、衰落和再生的客观规律,一般有着发生、成长、成熟和鼎盛的演化规律,处在每一个特定阶段的城市发展,都需要与该阶段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都需要与特定时期的城市经济发展阶段相匹配,都需要确保城市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与自然演替规律基本保持一致。 城市的扩展使其逐步成为带动周围地区政治、经济、商贸、社会、文化和交通中心,自古以来都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也是加快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在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城市的发展历来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先后召开了四次城市工作会议,多次强调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表1.1)。 尤其是2015年12月20日召开的第四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是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市化进入新阶段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工作会议。会议部署了未来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总体任务。按照第四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新时期城市发展与建设中需要突出如下重点①: 1.遵循一个规律 遵循城市发展的自然规律,将城市看做为一个自然有机体,才能有效根治城市病,科学建市,科学管护。违背城市发展规律,盲目推动城市发展,必将导致更为严重的城市病乃至城市灾难。 2.抓住两个基点 即围绕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把城市工作的出发点确定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思想,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和更美好。二是将城市工作的落脚点确定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人民城市保民安,人民城市为人民。 3.依托三手合力 是指借助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这“三手”,同向发力,共同推动城市的精明增长和精细管理。把市民当做城市发展的体验者和守护者,把市场培育成为城市发展的驱动者,把政府视为城市建设的管理者。推动市民、政府、社会同心同向行动,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4.调控五个变量 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正确处理好城市发展的规模与速度、数量与质量、快变量与慢变量之间的辩证关系,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立足国情,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通过五大变量的优化调控,确保城市发展形成健康的“体质”,适速的“节奏”和适度的“体量”,推动城市由亚健康状态转为健康状态。 5.实现五个统筹 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升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全局性、系统性、持续性、宜居性和积极性,实现城市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城市生产空间集约高效,城市生活空间宜居适度,努力把城市建成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6.划出六条红线 城市发展要在尊重自然、传承历史、倡导绿色低碳的前提下,将环境容量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作为确定城市定位和规模的基本依据,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控制城市开发强度,划定水体保护红线、绿地系统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和历史文化保护线,推动城市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 7.建成七类城市 在城市发展科学规律指引下,不断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创新城市发展新模式,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将城市建成为创新城市、智慧城市、紧凑城市、精明增长城市、低碳城市、平安城市和法治城市,建成富有活力、和谐宜居、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三)城市规模划分的*新国家标准 城市的大小通过城市规模度量,城市规模一般包括城市的人口规模与建设用地规模两种指标,通常将人口规模作为衡量城市规模大小的决定性指标。按城市聚居人口多少可区分城市规模大小,但各国的具体分级标准不尽一致。 联合国定义城市规模的标准为,小城市人口规模为不低于2万人,大城市的人口规模不低于10万人,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不低于100万人。 中国在2014年以前对城市规模的分类标准为:按市区非农业人口,其人口规模在20万人以下的为小城市,介于20万~50万人的为中等城市,介于50万~100万人的称为大城市,大于100万人以上的称为特大城市。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加速发展,城市数量和规模都有了明显增长,原有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局限性,已难以适应城镇化发展等新形势要求,需要与时俱进调整城市发展方针,将城市规模等级按照新的标准划分为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五类(方创琳,2013,2014),以便更好地实施人口和城市分类管理,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2014年11月20日国务院以国发〔2014〕51号文件下发了《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采用城区常住人口指标,将城市规模的*新标准划分为五类七档(表1.2):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人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500万人以上1000万人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100万人以上500万人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其中300万~500万人为Ⅰ型大城市,100万~300万人为Ⅱ型大城市),50万人以上100万人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50万人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其中20万~50万人为Ⅰ型小城市,20万人以下为Ⅱ型小城市)(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二、城镇化发展的国家战略部署 (一)城镇化的概念及其国家战略意义 城镇化过程是由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由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由农业经济转化为非农经济、由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四大过程的有机统一。 一般情况下,城镇化过程可理解为城市化过程,但针对一个特定区域而言(例如国家尺度、省域尺度或地区尺度等),可称为城镇化过程,而针对一个特定城市而言(例如直辖市、地级市、县级市等),可称为城市化过程。无论是城镇化还是城市化,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必然过程,是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保持区域经济高质量持续发展的强大引擎,是推动区域协调均衡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快速城镇化不仅决定着中国的未来,而且决定着世界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不仅决定着中国现代化的成败,也决定着世界城市化的未来。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坚定不移地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既是对中国做贡献,也是对世界做贡献。 (二)城镇化发展的国家战略部署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于2013年12月12日召开,这次会议是党中央召开的**次城镇化工作会议,也是从中央层面战略高度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本次会议从国家顶层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做出的战略部署。具体体现在:明确了一个主体,突出了两大核心,肯定了三大过程,守住了四条红线,构筑了五大主轴,提出了实现的六大目标①。 1.明确一个主体:把城市群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的空间主体。可以说,中国的城市群不论在过去,还是在未来都是国家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活力和潜力的核心区,是中国主体功能区划中的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也是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在中国国土空间格局中起着战略支撑点的重要作用。发展到今天,中国的城市群已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全新地域单元,城市群的发展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主宰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命脉,影响着21世纪全球经济的新格局。 2.突出两大核心:把以人为本和提质为上视为城镇化发展的核心 一是把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作为首要核心任务,不断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二是紧紧围绕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稳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切实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提高城镇土地
-
中国知识地图便携版 防水 耐折 撕不烂地图(2022版)
¥2.0¥7.0 -
世界地理地图
¥1.1¥2.7 -
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学生版二合一)
¥4.3¥12.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对开图
¥3.1¥5.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英中对照
¥3.9¥15.0 -
走遍大洋洲
¥1.9¥7.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盒装(2022版)
¥6.9¥15.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系列地图山东省地图新版
¥2.8¥6.0 -
亚洲腹地旅行记-精编版
¥22.9¥44.0 -
鲁西南平原-中国地理百科
¥19.0¥49.9 -
中国地理地图
¥2.2¥5.0 -
河南旅游地理
¥4.4¥15.0 -
西北地区公路里程地图册陕西省 秦风唐韵华夏之根
¥3.3¥10.0 -
杭州CiTY城市地图
¥3.6¥10.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系列地图江西省地图新版
¥2.8¥6.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系列地图河北省地图新版
¥2.8¥6.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系列地图陕西省地图新版
¥2.8¥6.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系列地图四川省地图新版
¥2.8¥6.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系列地图·江苏省地图(折叠袋装)
¥2.8¥6.0 -
湖南及周边省区公路里程地图册
¥3.5¥10.0